一個癮君子為獲取毒資,竟自愿偷越國境至毒販老巢充當人質,其間還參與了大宗毒品交易。同伙案發(fā)后,他逃回國內藏匿,最終難逃法網。2024年11月,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了對他的無期徒刑判決。
楊某家住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吳忠市。他年輕時脾氣暴躁,20歲那年因為鄰里糾紛將人打傷,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4年。刑滿釋放后,楊某與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廝混,不僅沾染上毒癮,還走上了“以販養(yǎng)吸”的邪道,后因犯運輸毒品罪被判入獄9年,至2011年下半年刑滿釋放。
2022年3月初,同樣“以販養(yǎng)吸”、與楊某相熟的蘇某某和鄭某某(均另案處理)想從境外“進貨”到國內販賣,但手頭缺少資金。為此,他們聯(lián)系楊某,讓楊某前往緬甸,到毒品上線曹某某處充當人質,待蘇某某收到毒品并販賣獲利后,再將楊某贖回。蘇某某對楊某說:“最近你手頭是不是也沒錢了?你幫我們干成這事,除了有錢賺,再免費給你點貨?!?/p>
楊某聞聽,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蘇某某和鄭某某給了楊某500元現(xiàn)金作為路費。按照蘇某某和鄭某某的安排,楊某乘坐汽車從老家吳忠趕到云南昆明。幾天后,楊某乘坐汽車從昆明前往一個邊境小鎮(zhèn)。在那里,楊某聯(lián)系上了身居緬甸的毒販曹某某。按照曹某某的指示,楊某偷越中緬邊境的勐古河,經曹某某派人接應,到達緬甸境內的曹某某住所。
其間,曹某某手下的人一直盯著楊某,不允許他外出。楊某在那里通過手機與蘇某某聯(lián)系,告知蘇某某毒品交易的時間、地點等信息。2022年4月14日,曹某某的人將毒品運至云南某地,交付已經等在那里的蘇某某和鄭某某。
蘇某某和鄭某某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在公安機關的監(jiān)控之下。原來,銀川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此前接到群眾舉報:蘇某某等人欲從外省向銀川運輸并販賣毒品海洛因。2022年3月13日,銀川市公安局決定立案偵查——這時距楊某離開寧夏還不到兩周。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公安廳指定該案由永寧縣公安局管轄。
2022年4月17日,蘇某某和鄭某某攜帶毒品駕車從云南某地趕至四川某地。他們哪里知道,寧夏和四川兩地警方已經在此嚴密布控。在蘇某某和鄭某某欲將毒品轉車運往寧夏時,被埋伏的公安干警當場抓獲。
警方在鄭某某駕駛的本田CRV越野車里的紙箱內查獲用黃色膠帶包裹的海洛因46塊,還有藍色小塑料袋包裝的紅色片劑毒品1袋。經稱重,海洛因凈重15981克,經抽檢,其純度為33.2%—41.4%;紅色片劑經抽檢,含有毒品甲基苯丙胺成分。
蘇某某和鄭某某被抓,毒品被查獲,后續(xù)自然無人向曹某某支付毒資了。為此,曹某某一直扣留楊某。到2023年2月,楊某認為再這樣下去自己的人身安全面臨威脅,于是央求曹某某放自己回國。他對曹某某說:“看這情況,他們(蘇某某和鄭某某)人和貨可能出事了。你這樣扣著我沒有用,不如放我回去。等我搞清楚狀況就通知你,以后我還可以幫你銷貨?!?/p>
曹某某覺得楊某說的有道理——自己繼續(xù)扣留他毫無用處。于是他把楊某放了。楊某偷越中緬邊境的勐古河進入云南某地。2023年2月11日,楊某向當?shù)毓矙C關求助,聲稱自己是寧夏人,到云南討生活,無奈沒找到合適的工作,想回老家但是身上沒錢了。當?shù)毓踩藛T遂把他送至昆明市救助站。救助站工作人員資助了一些路費給楊某,楊某這才返回寧夏吳忠老家。他心知肚明——蘇某某和鄭某某肯定出事了,很可能是因運毒被抓了。自己的犯罪行為很可能已經敗露。猶如驚弓之鳥的楊某沒跟任何人提起自己參與販毒活動的事,悄悄藏匿了起來。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檢察機關在辦理蘇某某、鄭某某販賣毒品案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楊某偷越國境及參與販賣毒品的線索,遂向永寧縣公安局發(fā)出立案通知書。永寧縣公安局決定對楊某立案偵查,并自2023年5月24日起對其采取網上追逃措施。同年6月7日,藏匿于吳忠市的楊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
2023年10月,檢察機關對楊某提起公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法院經審理查明:楊某無視國法,明知蘇某某等人販賣毒品,仍自愿赴境外充當人質,實為擔保毒品交易,并參與傳遞毒品交易時間、地點等信息,為大宗毒品犯罪提供幫助,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楊某違反國(邊)境管理法規(guī),偷越國境,情節(jié)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偷越國邊(境)罪。在販賣毒品共同犯罪中,楊某起次要作用,系從犯,應當從輕處罰;楊某曾因犯運輸毒品罪被判處刑罰,系再犯,應當從重處罰;楊某一人犯數(shù)罪,應當數(shù)罪并罰。
被告人楊某及其辯護人提出,公訴機關指控楊某構成販賣毒品罪,事實不清、證據不足。楊某在境外時手機被人收走,未能與蘇某某取得聯(lián)系,也未參與實施販賣毒品的行為,不構成販賣毒品罪。
楊某的辯護人還提出,即使認定楊某構成販賣毒品罪,也應考慮其對具體情況不知曉,是被誘騙到緬甸作為人質的。另外,本案中查獲的毒品純度較低,且沒有流入社會,故應對楊某從輕處罰。
針對上述辯解及辯護意見,銀川中院經審理指出:根據公路巴士票據信息、被告人楊某的供述、蘇某某及鄭某某的供述可知,楊某與同案犯蘇某某聯(lián)系后,自愿在曹某某安排下偷越國境,到達位于緬甸境內的曹某某居所充當人質。楊某辯稱其手機被人收走,未與蘇某某取得聯(lián)系。但楊某有在云南注冊手機號碼的記錄,且其到達緬甸后的四五天內及兩個月左右,該號碼與蘇某某的手機通過話,機主信息及號碼通話清單可以證明這一點。另外,根據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相關司法鑒定意見書,送檢音頻中的通話語音與樣本即楊某的語音來自同一人。
另據同案犯鄭某某供認,楊某自愿去緬甸給這次毒品交易充當人質。這也證實楊某明知蘇某某等人販賣毒品,仍自愿充當人質來擔保毒品交易。
法院指出,本案中查獲的毒品純度為33.2%—41.4%。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57條第2款之規(guī)定,涉案毒品的數(shù)量以查證屬實的數(shù)量來計算,而不以純度進行折算。另外,毒品未流入社會并非楊某本人的主觀意愿,而是公安機關及時查處的結果。
綜上,法院對被告人楊某及其辯護人所提的辯解及辯護意見不予采納。
2023年10月23日,銀川中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楊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犯偷越國(邊)境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并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合并執(zhí)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宣判后,楊某不服,向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楊某的上訴理由是:其未實施販賣毒品的行為,不構成販賣毒品罪。相關手機的通話錄音不是其本人的,要求重新鑒定。楊某的辯護人提出:即使認定楊某的行為構成販賣毒品罪,也應考慮楊某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誘騙被動加入,系從犯,且毒品純度較低,未流入社會,建議二審查清事實后重新裁判。
寧夏高院經審理認為:原判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定罪準確,量刑適當,審判程序合法。2024年11月,寧夏高院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姚志剛" "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