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的一個下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帕拉馬拉瓦村褪去了往日的寧靜面紗??諝庵屑な幹娴霓Z鳴,五顏六色的賽車以每小時80公里的速度駛向泥濘的深潭。頃刻間,泥漿四濺,直沖云霄,將目光所及之處的一切都包裹其中。歡迎來到狂野的“爆漿”盛宴。注意,可別把這當成一般的競速賽。
該項運動的傳奇選手埃羅爾·卡特說:“這不是競速賽,而是泥漿障礙挑戰(zhàn)賽?!边x手們傾盡心力,對兩驅(qū)賽車進行了極致的改造,只為在重重泥濘與艱難險阻中一往無前。
卡特用一句話點明了比賽規(guī)則:“你得穿越這些泥坑?!边@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容易。
要想得分,參賽者就必須成功穿越短道上的大小泥坑。如果賽車深陷泥潭,就會被扣分。當車動不了時,副駕駛會馬上出來將拖車繩系到一旁的拖拉機上,以節(jié)省救援時間。車要是翻了,等待的時間會更長些??ㄌ卣f:“這真的能讓人腎上腺素飆升。除非親自體驗過,不然你真的很難明白這種感覺?!?/p>
自20世紀40年代起,這種機械和泥土的激烈對抗就成為了澳大利亞內(nèi)陸文化的一大特色。泥地越野最初只是流行于鄉(xiāng)村地區(qū)的消遣活動,后來逐漸發(fā)展為一種獨立賽事。
制造并維護“爆漿車”的成本很高,但比賽獎金卻不高。對參賽者來說,獲得全州或全國年度最佳“爆漿手”的榮譽稱號才是真正重要的。為了贏得這項終極榮譽,來自沃爾蓋特、薩里納和科拉雷內(nèi)布賴等偏遠小城的愛好者們,每年都要在受澳大利亞賽道聯(lián)盟嚴格監(jiān)管的賽事中比拼五至六次。
帕拉馬拉瓦村是此次新南威爾士州年度“爆漿”大獎賽的舉辦地。這是一片遍布著小麥、棉花和油菜的沃土。
幾場大雨過后,當?shù)氐哪嗤翖l件變得異常理想,盡管這也為負責賽道籌備的志愿者們帶來了不小的挑戰(zhàn)。比賽前一天的晚上,工作人員排干積水、填補凹溝、做最后的檢查。籌備工作一直持續(xù)到了深夜。
次日一早,賽車的轟鳴聲打破了黎明的寂靜。每輛賽車都有自己響當當?shù)拿?,比如“小惡魔”“布魯斯”“狂人”。四個級別的賽車展開角逐,由配備了改裝版引擎的車帶頭沖鋒。這些安裝了防滑鏈的車,就像從電影《瘋狂的麥克斯》中開出來的一樣。賽車在泥地馳騁,化身泥中巨獸,引來眾人喝彩。它們迎頭沖向大大小小的泥坑,頃刻間,淤泥飛揚四濺,該運動因此得名。
許多參賽選手都來自“爆漿手”世家,有的已是第三代傳人。他們承襲了先輩的愛車和駕駛智慧,因?qū)δ酀{的深厚感情而相聚于此。比賽期間,他們的副駕駛位上通常會有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司機坐鎮(zhèn),隨時指點迷津,只為探尋穿越泥坑的最佳路徑。
為了延續(xù)這一傳統(tǒng),青少年組別應運而生。如今,年僅十歲的孩子也有機會乘坐2.0升排量的改裝車踏上賽道。為了保護這些小參賽者,車輛都配備了額外的安全裝置。
這次參賽的選手中有一名叫格蕾絲的小女孩,剛滿十歲。她的父親是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爆漿手”,父母二人都鼎力支持她參賽?!拔腋械綗o比的暢快自在。”她在描述自己高速沖向泥坑的瞬間時,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那一刻,仿佛整個世界都任我馳騁。”
場邊人頭攢動,洋溢著歡樂的氣氛。10澳元(1澳元約等于4.7元人民幣,10澳元約合人民幣47元)一張的門票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人前來觀賽。
隨著時間推移,泥坑被壓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難以穿越。與此同時,在維修區(qū),另一種喧囂與忙碌正在上演:工作人員手握軟管不斷沖洗車輛,并對賽車進行緊急維修。許多車都因達到極限而不得不提前結(jié)束這一天的比拼。
獎勵向來不會太多,以前發(fā)過一盤肉或一個獎杯,這次的冠軍則會獲得1000澳元(約合人民幣4700元)。對許多人來說,這筆錢都不夠付旅費。這項運動的欣欣向榮完全得益于人們對這一獨特挑戰(zhàn)的滿腔熱情。
60歲的老選手杰克·厄爾說:“是比賽和友誼讓這項運動一直火著。沒別的,我就特愛在泥巴里玩兒。”
每年都有這么幾個周末,“爆漿手”們會沉浸在這種自由與激情的水乳交融中,延續(xù)著歷代選手的精神力量。正如卡特所說:“在我們血管里激蕩的不是鮮血,而是泥漿。”
編輯:馬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