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jì)90年代,我與《讀者》初次相遇。那時我在上中等師范學(xué)校,在一個百無聊賴的下午,一縷暖陽帶著我走進(jìn)學(xué)校的圖書館,我隨手翻開一本《讀者》雜志,立刻被精彩的“卷首語”吸引。讀后,我的精神為之一振。從那一刻開始,我便與《讀者》結(jié)下了不解的情緣,一路相隨,一生相伴。
2001年,我結(jié)識了我的愛人。當(dāng)時,她負(fù)責(zé)管理學(xué)校的圖書室。每次我去圖書室,既能見到《讀者》,也能見到她。她知道我喜歡《讀者》,于是新報刊送來時,她都會先把《讀者》挑出來供我閱讀。就這樣,一來二去,在《讀者》的“牽線搭橋”下,我們逐漸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最終,我們相知,相愛,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021年,我生了一場大病,是《讀者》陪伴我渡過了人生的難關(guān)。它一次次將我從疾病的泥潭中拖拽出來,讓我忘記了病痛,振作起來,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在《讀者》中,我遇見了另一個堅強的自己?!蹲x者》總是以母親般的溫柔撫慰著我,療愈著我,鼓舞著我。
在我潛移默化的影響下,我們?nèi)胰硕汲闪恕蹲x者》的忠實粉絲。我兒子特別喜歡《讀者》,每期雜志我讀完后,都會寄給他,讓他讀。后來,我的愛人成為一名語文老師,她將《讀者》推薦給學(xué)生。《讀者》已經(jīng)成為我們一家人的床頭書,甚至連我6歲的女兒也喜歡欣賞《讀者》中的插圖和攝影作品。
《讀者》的成就得益于其40多年來的精心“釀造”和長期“沉淀”?!蹲x者》的文章清新雋永,富有哲理,筆觸細(xì)膩,情感真摯,能夠直擊讀者的心靈。我會閱讀每一期《讀者》中的所有文章,它們總能引發(fā)我的思考,給予我智慧和啟迪。截至目前,我共收藏了200余冊《讀者》。
《讀者》上,“卷首語”文辭優(yōu)美,短小精悍;刊登的小說飽含深情,感人至深;刊載的詩歌美妙典雅,意象優(yōu)美,讀來讓人如沐春風(fēng);精辟的“言論”用極簡的文字道出了生活的卑微與崇高、謬誤與真諦……
在一期期《讀者》中,我遇見了許多高貴的靈魂和人生的導(dǎo)師。我領(lǐng)略了稻盛和夫的哲學(xué),懂得人生的真諦在于磨煉靈魂、提升心性;我遇到了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感受到他堅韌不拔、寬容深邃、博愛平等的精神;我邂逅了泰戈爾,他的“天空中沒有翅膀的痕跡,但我已經(jīng)飛過”,讓我動容,從心底生出花朵。
《讀者》以其包羅萬象、海納百川的胸懷接納和包容著每一位讀者,讓人們感受到世態(tài)炎涼而不萎靡,品味到人情冷暖而不偏執(zhí)?!蹲x者》為漂泊的靈魂提供了棲息和滋養(yǎng)之所。
人生本就孤獨,太多時候也許我們只需一句佳言。因為《讀者》,因為愛,隨一本好書奔赴山海,我不怕生命中的冷場。
(〔意大利〕喬伊·吉多內(nèi)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