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針對梨小食心蟲的發(fā)生規(guī)律和危害特點,以測報為基礎,可以更準確地作出預測,采用綜合措施,在有效時間內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關鍵詞" "梨小食心蟲;測報;時效性;綜合防治措施
焦廣明,安徽省碭山縣酥梨研究院,郵編235300。
收稿日期:2024-11-08
梨小食心蟲是黃河故道地區(qū)梨園、桃園發(fā)生普遍、危害嚴重的害蟲。近年來,隨著種植業(yè)結構的調整,梨樹、桃樹等不同樹種品種混栽現(xiàn)象有所增多,梨桃混栽拉近了中間寄主的距離,致使梨小食心蟲危害較重。我們針對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和危害特點,以測報為基礎,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 "發(fā)生規(guī)律
梨小食心蟲在黃河故道地區(qū)1年發(fā)生5代,根據(jù)經驗數(shù)據(jù),第1代周期56 d左右,第2代、第3代均為28 d左右,第3代25 d左右,其后受害蟲由桃園向梨園遷徙影響,8~10 d成蟲出現(xiàn)1次羽化高峰期,形成世代周期混亂現(xiàn)象。以上數(shù)據(jù)受氣象因子影響,波動幅度2~5 d。
2" "危害特點
梨小食心蟲又名折梢蟲,簡稱梨小,其第1代和第2代以幼蟲蛀食新梢為主。核果類硬核期、仁果類膨大期以幼蟲鉆蛀果實為害,幼蟲孵化后蛀入皮下旋轉蛀食,3齡后直蛀果心,蟲果的果皮壞死變黑,故又稱“黑膏藥”。老熟幼蟲前4代脫果化蛹,第5代脫果在樹體上的粗翹皮下和一些機械傷疤里及樹冠下的淺土層中以老熟幼蟲越冬。
3" "動態(tài)測報作用與方法
3.1" "測報作用" "根據(jù)梨小食心蟲發(fā)生規(guī)律,結合寄主物候生理,判斷其發(fā)生動態(tài)趨勢,作出準確預測,對科學有效防治梨小食心蟲具有重要作用。
3.2" "測報方法" "即時測報是以預防為主的測報方法,屬短期測報范疇,這種測報主要是掌握梨小當前蟲態(tài)、發(fā)生量和發(fā)生趨勢。常用測報方法有3種。
1)成蟲誘捕法。以防控園為主,利用梨小食心蟲性誘芯誘捕雄性成蟲,4~8碗為1組,組數(shù)越多測報數(shù)據(jù)越精確。每天早晨清理碗中成蟲,記錄各組誘蛾量的平均數(shù)和總平均數(shù)。每30 d更換1次誘芯。為方便峰期顯示,可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制成坐標圖, 峰值出現(xiàn),即可發(fā)出預報信息。
2)查卵法。在需調查的果園中定果100個進行編號,近峰期每天檢查落卵數(shù)量,平常時間可隔日檢查。查卵法的峰值預報標準為百果1卵。此法的缺點是查果轉動時果實容易脫落。
3)蟲齡預測法。從園中的蟲果中獲取幼蟲20頭以上,按幼蟲齡期分類,取幼蟲量最多的組為計算基數(shù),第1代幼蟲齡期受溫度影響差異較大,總體呈漸次減少態(tài)勢,1齡蟲期3 d以上,5齡蟲期只需要2 d。第3代幼蟲齡期間隔1.5 d,然后加上蛹期7~12 d,測出的時間即為成蟲羽化峰期。受氣象環(huán)境因素影響,這種預測方法適合有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應用。
4" "梨小食心蟲防治的時效性
梨小食心蟲初孵幼蟲入果后,蛀食和排糞均在果內進行,幼蟲老熟后脫果化蛹,形成了生理抗(避)藥性。為提高防治效果,要注重防治的時效性。
梨小食心蟲成蟲羽化峰期測報出來后,食心蟲即進入產卵高峰期,同時早產的卵進入孵化期,這是化學防治成蟲和初孵幼蟲的最佳時期。實踐表明,防治最佳時間在峰期出現(xiàn)后3 d內。過早,晚羽化成蟲躲過藥劑滅殺;過晚,早孵化幼蟲蛀果。
5" "綜合防控措施
5.1" "主要防治靶標
1)成蟲。體長4.5~5 mm的小蛾子,翅展10~15 mm,前翅暗灰色,翅緣有7~10塊白色短斜紋,翅外緣處中室有一明顯的白點塊,前翅外緣靠邊處有8~10個黑斑,后翅緣毛灰白色。成蟲是梨小食心蟲防治的主要靶標之一,因其沒有蠟殼包被,且有趨性,采用物理和化學防控效果都很好。
2)卵。淡黃白色,半透明,扁橢圓形,具蠟質外殼,觸殺藥劑和滲透能力差的藥劑殺卵效果較差,但初孵幼蟲有吃食卵殼的習性,因此選擇胃毒藥劑防治效果較好。
5.2" "人工防控
1)刮樹皮。徹底刮除樹體上的粗老翹皮,掃凈落葉,集中燒毀,同時深挖樹盤,將鉆入土讓表層的越冬幼蟲深埋,使其不能羽化出土。
2)剪除蟲枝,摘除蟲果。及時摘除被害桃梢,減少蟲源,減輕后期對梨的危害。
3)誘殺越冬幼蟲。越冬幼蟲脫果前,在主干主枝上綁縛草束或麻袋片誘殺。
4)避免混栽。堅持“桃梨不為鄰”,杜絕梨小在寄主間相互遷移。
5)套袋保護。選擇抗老化、透氣性好的膜袋和高質量紙袋進行果實套袋,可有效防止梨小食心蟲危害。套袋前是防治果實病蟲害的關鍵期,要嚴把防治關。
5.3" "物理防控
1)糖醋液誘殺成蟲。梨小食心蟲成蟲對糖醋液有較強的趨性,4月初,可將糖醋液(1份紅糖+4份食醋+0.5份白酒+8份水)裝入直徑20 cm以上的小盆內,懸掛于背陰的枝干上,在盆口下1.5 cm處鉆2~4個排水孔,盆距地面1.5 m左右,能誘殺大量梨小成蟲,降低蟲口密度。每畝均勻懸掛6~7個為宜,注意勤檢查,及時打撈盆里的蛾子,每10~15 d更換1次糖醋液。雨后及時更換糖醋液。
2)黑光燈捕殺。每30~50畝安裝1盞黑光殺蟲燈,可捕殺大量成蟲,降低蟲口密度。
5.4" "生物防控
1)誘芯誘殺。3月中旬,每畝果園放置誘盆(碗)5~6個,盆(碗)內加水至2/3處,并加入少量洗衣粉,水面上方1~2 cm處用鐵絲懸掛性誘芯1枚。每3 d清理1次蟲尸,及時加水,1個月更換1次誘芯,誘殺梨小成蟲,減少落卵量。
2)迷向絲防治。從4月中旬開始懸掛迷向絲,迷向絲懸掛于樹冠中部較粗的枝條上,每畝均勻懸掛散發(fā)器60根。整個防治區(qū)外側邊界的兩排果樹上,迷向絲用量要加倍。
5.5" "藥劑防控" "藥劑防控梨小食心蟲應以成蟲和卵為靶標,以測報為基礎,切實掌握各代發(fā)蛾峰期和產卵高峰期,以保果為重點,確定施藥時間和用藥種類。
一般在梨小食心成蟲高峰期后3~5 d進行藥劑防治。中早熟品種梨6—8月份是防治重點,碭山酥梨從7月中旬開始進入防治關鍵期,根據(jù)食心蟲發(fā)生情況選擇噴藥間隔期。藥劑可選擇60 g/L乙基多殺菌素1 000倍液、2.5%溴氰菊酯1 5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1 500倍液、5.7%甲維鹽2 500倍液、35%氯蟲苯甲酰胺5 000倍液、15%茚蟲威2 500倍液、10%四氯蟲酰胺2 000倍液、10%硫蟲酰胺2 000倍液、10%蟲螨腈1 500倍液、5%虱螨脲1 500倍液、25%二嗪磷1 500倍液等。注意交替用藥,合理混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