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1910—1996)是著名劇作家,晚年的曹禺添了一個習慣,就是每當有客人來訪時,他總會取出畫家黃永玉寫給他的一封信,然后當著客人的面大聲念出來,這讓許多人很不解。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話劇導演米勒應邀到曹禺家做客。曹禺像往常接待其他客人那樣,拿出那本裝幀講究的小冊子大聲讀起來:“我不喜歡你解放后的戲,一個也不喜歡。你心不在戲里,你失去偉大的靈通寶玉,你為勢位所誤……命題不鞏固、不縝密,演繹、分析得也不透徹。 " " " " " " " " " " " " " " " " "過去數(shù)不盡的精妙休止符、節(jié)拍、冷熱、快慢的安排,那一籮一筐的雋語都消失了?!?/p>
如此措辭嚴厲的信,曹禺竟毫無顧忌地讀給大家聽,使在場的人大惑不解,更讓米勒如墜云霧。米勒曾專門撰文描述了自己當時的迷茫和后來的感動:“我當時真不明白他恭恭敬敬地把這封信裱在專冊里,又把它用感激的語氣念給我聽時是怎樣想的。后來我終于明白了,這正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盡管他已是功成名就的大劇作家,卻不過分愛惜自己的榮譽與名聲,他的清醒和真誠,讓我無比感動!他的‘傻氣’,透露出他對自己作品中存在的藝術缺陷的真切悔悟,并把那封信作為鞭策自己的珍貴禮物,時刻讓自己清醒著。”
(摘自《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