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襲人與寶玉的感情之比較,是古典名著《紅樓夢》中一個經(jīng)典的話題。寶玉是《紅樓夢》的中心人物,他具有叛逆精神,對封建禮教和婚姻制度持反叛態(tài)度,他與眾多女性角色的關(guān)系也是小說中重要的情感線索,其中與晴雯和襲人的關(guān)系尤為引人注目。晴雯是賈寶玉房中的大丫鬟之一,以“勇”著稱,她的地位雖然低微,但她的精神和個性卻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襲人以“賢”著稱,她從小因家貧被賣入賈府為婢,原是跟著賈母,后來成為賈寶玉的首席丫鬟。本文對兩人與寶玉的情感關(guān)系作一比較分析,以期幫助讀者更深入地理解晴雯、襲人與寶玉之間的情感關(guān)系。
一、晴雯與襲人的身世、個性概述
(一)晴雯的身世、個性
晴雯是《紅樓夢》中寶玉的丫鬟,位于金陵十二釵又副冊之首。關(guān)于晴雯的姓氏、父母、家鄉(xiāng)皆無處可考。第七十七回寫道:“這晴雯當日系賴大家用銀子買的,那時晴雯才得十歲,尚未留頭。因常跟賴嬤嬤進來,賈母見他生得伶俐標志,十分喜愛。故此賴嬤嬤就孝敬了賈母使喚,后來所以到了寶玉房里?!鼻琏┑牡匚徊煌谝话阊绢^,粗雜事情自然無須晴雯親自動手,而且人人都知道她性情直率,小丫頭和老婆子都不敢得罪她,她雖身為丫鬟,卻輕閑得很。
晴雯美麗聰慧,桀驁不馴,剛直鋒利,疾惡如仇,敢于反抗,雖出身低賤,但她擁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尊嚴,這方面與離經(jīng)叛道的賈府少爺寶玉極為相投。晴雯的人品心術(shù),皆無可非議,她絕對是整個賈府心性最端正的丫鬟,但晴雯的問題出在為人處世上,她對人對事皆肆意而為,不考慮人情世故,最終在大觀園內(nèi)失去人心。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王善保家的抓住機會,在王夫人跟前讒言,讓王夫人將繡春囊與晴雯聯(lián)系起來,誤將晴雯認作是“狐貍精 ”,最終將其攆出怡紅院,不久后晴雯便香消玉殞。
(二)襲人的身世、個性
襲人是《紅樓夢》中的重要人物,位列金陵十二釵又副冊第二位。襲人,姓花,原名珍珠,出生于一個尋常人家,由于家中貧窮,父母無法承擔她的生活費用,于是將她賣入賈府為婢,這樣的經(jīng)歷讓襲人從小就體驗到了生活的艱辛和世態(tài)的炎涼。進入賈府后,她先是賈母的丫鬟,后又被賈母指派去服侍史湘云幾年。在這段時間里,襲人憑借自己的勤勞和忠誠,贏得了賈母的信任和喜愛。賈母見襲人心地純良,恪盡職守,便將她賜給了賈寶玉,讓她成為寶玉的首席丫鬟。寶玉知她本姓花,又見她如花般美麗,便聯(lián)想到 “花氣襲人知驟暖”的詩句,為她改名為“襲人”。從此,襲人便走進了他的生活。襲人與晴雯的性格截然不同,她溫柔和順,懂得察言觀色,富有心機,贏得了賈府主子的歡心。襲人對所服侍之主忠心耿耿,盡心盡力地做好本職工作,賢良的性格和出色的工作能力,使得她能夠在復雜的賈府環(huán)境中立足,并得到王夫人的賞識和信賴。但她和寶玉最終無緣,在賈府敗落,寶玉出家之后,襲人嫁給了伶人蔣玉菡,比起黛玉郁郁而終、晴雯香消玉殞,襲人的結(jié)局算得上善終。
二、晴雯、襲人與寶玉情感的比較分析
晴雯和襲人二人與寶玉之間的關(guān)系存在相同之處。首先,二人皆為賈府的丫鬟。襲人雖獲得王夫人的支持,但沒有實質(zhì)的名分,一直到最后都只是丫鬟;晴雯與寶玉性情相投,但二人的關(guān)系并非男女之情,晴雯最后也未能善終??梢钥闯?,由于階級關(guān)系的懸殊,二人與寶玉的關(guān)系在表面上都是主仆關(guān)系。其次,無論是晴雯還是襲人,她們都對賈寶玉極為忠誠。晴雯性格直率,擁有反抗精神,能在精神層面理解他、支持他;襲人則溫柔賢淑,能在生活上給予寶玉無微不至的照顧。
襲人對寶玉的忠誠是無可置疑的,作為寶玉的貼身丫鬟,襲人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全心全意地照顧寶玉的生活起居。襲人對寶玉的情感是深厚而復雜的,她忠誠于寶玉,同時也對他抱有期望,希望他能取得功名;寶玉對襲人的能力也有著極高的評價,對她的照顧和關(guān)心感到無比安心,他甚至在夢中都將心事傾訴給襲人,足見對她的信任和依賴之深。寶玉深知襲人的辛勞和付出,因此時常對她表示感激和贊賞,在晴雯被趕出大觀園后,寶玉還特意請襲人幫忙,用商量的口吻請她“瞞上不瞞下”,把晴雯的財物送出去,表現(xiàn)出對襲人的尊重和信任。總之,二人的相處方式既像主仆,也像親人。當然,作為寶玉“初試云雨”的對象,二人相處模式中也有一些男女交往的意味。
而晴雯真心地將寶玉視為知己和朋友。在日常相處中,晴雯對寶玉的關(guān)心和體貼無微不至。當寶玉有需求時,晴雯總是盡力幫助他。無論是為他補裘還是為他排解憂愁,她都盡心盡力。晴雯與寶玉之間的互動充滿了親密與默契,雖然晴雯有時會對寶玉的任性和不羈表示不滿,但她總是以直率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寶玉也對她的話十分在意。他們之間的爭吵和頂撞更像是朋友之間的嬉笑怒罵,而不是主仆之間的訓斥。晴雯對寶玉的忠誠和信任也是她與寶玉格外親密的體現(xiàn),盡管晴雯在賈府中的身份地位較低,但她始終堅定地支持寶玉,當寶玉面臨困境時,晴雯總是毫不猶豫地站在他身邊,為他提供幫助和支持。這種忠誠和信任讓他們的關(guān)系更加堅固。但是,晴雯對寶玉的親密并非出于男女之情,而是一種基于深厚友情和相互理解的情感表達,這種情感的定位讓他們的關(guān)系更加純粹和真摯。
(一)從情感關(guān)系的實質(zhì)看
關(guān)于晴雯、襲人與寶玉的情感關(guān)系歷來就有著不同的看法。
學界對晴雯與寶玉的關(guān)系主要存在三種不同的觀點:友情說、愛情說以及回避定性的感情說。持友情說的學者,如何其芳,他在《論〈紅樓夢〉》中指出,晴雯對待寶玉如同對待親密的兄弟和友人一樣,用平等的無邪的心去相處。他認為寶晴之間的關(guān)系主要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以及互相引為知己的基礎(chǔ)上,這種感情更傾向于一種深厚的友情,而并非異性之間的愛戀。筆者也傾向于友情說,從互動上來看,寶玉和晴雯之間的相處方式更像是朋友而非主仆。晴雯性格直率、潑辣,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而寶玉則對她十分寬容和理解,兩人之間的相處沒有過多的繁文縟節(jié)和等級束縛。例如,晴雯因為寶玉的一句玩笑話而生氣,并撕毀了扇子。寶玉并沒有因此責怪她,反而向她道歉并讓她繼續(xù)撕,這種互動方式更像朋友之間的相處。而且寶玉和晴雯互相尊重和理解,他們都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尊重對方的感受和選擇,像朋友一樣溝通交流。在晴雯為寶玉補裘的情節(jié)中,晴雯顧不上自己的身體,替寶玉修補金雀裘,可見其二人友誼的珍貴。若要將“愛情”因素帶入這些情節(jié),筆者認為是不妥的,因為朋友之間存在這些行為本身就是合理的。
在分析寶玉與襲人情感關(guān)系的學者中,劉心武先生對《紅樓夢》中的人物關(guān)系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寶玉與襲人之間的關(guān)系既有主仆之分,又有情感上的交融。襲人的忠誠和體貼讓寶玉深感依賴,而寶玉的叛逆和不受束縛又讓襲人感到無奈。李劼教授對《紅樓夢》中的人物性格和關(guān)系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寶玉與襲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一種特殊的主仆情。寶玉與襲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一種超越了主仆界限的深厚情意,襲人的善良和體貼讓寶玉感受到了人性的溫暖,而寶玉的真誠和坦率也讓襲人感受到了情感的共鳴。林黛玉曾當著襲人的面說過:“你說你是丫頭,我只拿你當嫂子待?!卑褜氂窈鸵u人的暖昧關(guān)系毫不客氣地捅了出來。寶玉挨打后襲人的表白,字里行間充滿了私情,自己也毫不客氣地把自己當作寶玉的小老婆。在寶玉與晴雯發(fā)生沖突時,襲人張口勸架,也把自己和寶玉稱作“我們”,完全把寶玉占為己有,似乎自己也真變成了主子。由此可見,襲人與寶玉之間有不一般的男女之情。
(二)從情感結(jié)局看
晴雯的判詞“霽月難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完整描繪了她的高傲、短暫、悲慘的一生。“霽月難逢,彩云易散”描繪了晴雯的稀有和短暫,“霽月”象征著晴雯高潔傲岸的品質(zhì),這樣的品質(zhì)在復雜紛繁的大觀園中是難能可貴的,“彩云易散”暗示了她終將遭受不幸的命運。“心比天高,身為下賤”展現(xiàn)了晴雯這個人物的矛盾性,她擁有強烈自尊心,不愿屈從于命運的安排,但現(xiàn)實中她身處低位,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這種矛盾讓晴雯這個人物形象顯得更加鮮活、飽滿。“風流靈巧招人怨”表明晴雯因性情與美貌招致麻煩,她的性格正直坦率,樣貌美若天仙,招來了他人的嫉妒和怨恨,最終香消玉殞。
與晴雯相比,襲人的結(jié)局相對較好。她性格溫柔、體貼入微,深得王夫人喜愛。襲人的判詞“枉自溫柔和順,空云似桂如蘭。堪羨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則描繪了她溫柔和順的性格以及她未能與寶玉公子結(jié)緣的命運?!巴髯詼厝岷晚槨苯沂玖艘u人性格中最為顯著的特點——溫柔和順從。在大觀園中,襲人以和善可親的態(tài)度贏得了眾人的喜愛和尊重。她善于處理各種人際關(guān)系,無論是對待寶玉還是其他姐妹,她總是顯得溫柔體貼、和顏悅色。然而,“枉自”二字卻透露出一種無奈和遺憾,暗示了襲人這種溫柔和順的性格并未能給她帶來真正的幸福和滿足?!翱赵扑乒鹑缣m”中的“空云”二字暗示襲人雖然在寶玉面前表現(xiàn)得百般溫柔賢惠,卻無法改變她的命運,沒能實現(xiàn)做姨娘的夢想。最后,“堪羨優(yōu)伶有福,誰知公子無緣”則直接揭示襲人與寶玉的情感結(jié)局,襲人另嫁伶人,與寶玉無緣。
三、晴雯、襲人與寶玉情感關(guān)系存在不同的原因分析
寶玉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反叛思想的人物。他身處封建社會,卻對封建社會的種種規(guī)范和束縛深感不滿;他鄙視功名利祿,不愿走上仕途,對“八股文”和科舉制度更是深惡痛絕;他反對封建禮教,對于封建家庭所推崇的倫理道德和婚姻制度持否定的態(tài)度;他熱愛自由,追求個性的解放;他尊重女性,善待下人,言行舉止具有強烈的民主色彩,是作者刻畫出反對封建制度的重要人物形象。
寶玉真心喜愛晴雯的原因,除晴雯直率、潑辣的性格和敢愛敢恨的態(tài)度深深吸引了他之外,還在于晴雯身上所展現(xiàn)出的真實與自由。在封建禮教的束縛下,晴雯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不屈不撓地追求自我,這種精神與寶玉內(nèi)心深處的追求是相通的。晴雯的出現(xiàn),仿佛為他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由世界的窗戶。
相比之下,寶玉與襲人的關(guān)系則沒有上升到這個境界。襲人雖然溫柔體貼、善解人意,但她的性格相對較為保守和傳統(tǒng),難以與追求自由平等的寶玉在精神層面產(chǎn)生真正的交流。此外,襲人始終執(zhí)著地引導寶玉走上仕途,這與寶玉的想法相悖,種種原因使得寶玉雖然感激襲人的照顧,但無法在感情上與她產(chǎn)生真正的共鳴。
(浙江海洋大學)
作者簡介:楊舒靜(2000—),女,浙江臺州人,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學科教學。
通信作者:高巖,郵箱:gaoyan1980ok@163.com。
責任編輯" "時鳳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