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距離新的學期還有一個星期,林楠決定在外婆家再住上一段時間。他發(fā)覺當康自從來到這里,總是神出鬼沒的。無論早晚,當康都會不時跑去和兩個門神商量些什么。這讓林楠內(nèi)心很是不安,過去當康可從不會瞞著自己什么。
這天清晨,當康再次去找神荼和郁壘的時候,林楠悄悄跟了過去,躲在門后偷聽他們的對話。
“我們還有多少時間?”當康問兩位門神。
“時間不多了,再過兩天,我們就得離開了?!鄙褫焙陀魤井惪谕暤卮鸬?,聽起來就像是同一個人在說話。
“有人過來了?!遍T上的椒圖提醒他們。
林楠只好從門口慢慢走出來,不安地詢問道:“還有兩天離開?你們要去哪兒?”
“你怎么也在?”當康既驚訝又像是松了一口氣,“再過兩天,我們就得回到神獸的世界去了?!?/p>
“啊?”林楠有些錯愕,一時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畢竟也沒有誰規(guī)定當康就得永遠留在自己身邊。林楠又想起茉莉和九尾狐的故事,于是補充道:“不是說要等守護的孩子長大,神獸才會離開嗎?”
“事情突然變得不一樣了,”當康解釋說,“一股神秘的力量讓整個神獸世界的規(guī)則發(fā)生了變化。”
“總會有辦法的吧?我們曾經(jīng)遇到過那么多困難都能解決?!绷珠f。
“這些天,我每天都過來跟門神和椒圖商量,就是為了找出解決辦法,”當康說,“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新的線索,導致這些規(guī)則發(fā)生改變的源頭是一個說故事的人?!?/p>
“這么說,我們只要找到那個人就有辦法解決了?”林楠振作了起來。
“我就說有一股神秘力量一直操控著一切,”椒圖忽然開口說,“我們剛商量著要告訴林楠這些事,林楠自己就跑出來了?!?/p>
“無論如何,我們先找到那個人再說,”當康話音剛落,一只鸚鵡落在了屋頂,嘴里不停重復著“講古仔、講古仔……”等到大家注意到它時,它又飛走了。
“快跟上它,那股看不見的力量在指引我們?!苯穲D提醒道。林楠和當康立刻追了上去。鸚鵡飛飛停停,最后落在了一棵大榕樹上。
2
榕樹下擺放著一張老舊的木桌,旁邊圍坐著幾個好奇的孩子,他們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位身著唐裝、頭發(fā)花白的老人身上。這位老人手持一把折扇,輕輕搖動,忘乎所以地講著故事。
“難道他就是你們說的那個說故事的人?”林楠問道。
“我也不確定,先看看再說?!碑斂嫡f。
“話說當年,宋朝有位忠肝義膽的大將軍,名叫岳飛……”老人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粵語獨特的音調(diào)與詞匯,讓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地域色彩和生活氣息。隨著故事的深入,孩子們的臉上或露出驚訝,或泛起微笑,又或是眉頭緊鎖,完全沉浸在那一個個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之中,偶爾還會因為故事中的英雄壯舉而興奮地拍手歡呼。
林楠也聽得入了迷,等老人開始收攤才回過神來。林楠連忙過去詢問道:“請問是你讓神獸們回去的嗎?”
“神獸?”老人一臉疑惑,“你是想聽神獸的故事嗎?”
“你為什么要在這里講故事?”林楠換了個方式問,希望能問出些有用的信息。
“這個就說來話長了,”老人笑著說,“在我還是小孩的時候,我就在這里聽粵語講古,長大后我也成了一個‘講古佬’。因為習慣了在這個地方講故事,就一直沒有離開過?!?/p>
“看來我們找錯了人。”林楠有些失落地說。當康發(fā)現(xiàn)老人說話的時候,眼神看向了不遠處的一尊石像。它走向石像,撥開了灑落在上面的雜草,發(fā)現(xiàn)是有著虎頭、獨角、犬耳、龍身、獅尾、麒麟足的諦聽。
當康撿起一根狗尾草在諦聽石像的鼻子里面撓了撓,石像打了個大大的噴嚏,一下變出了真身。諦聽生氣地揉了揉鼻子:“你就別玩弄我了?!?/p>
“你在這里做什么?”當康問它。
“我……”諦聽吞吞吐吐地說。
“你守護的孩子也在這里嗎?”林楠也走了過來。
“我是來聽故事的?!敝B聽搖了搖頭。
老人急匆匆地走過來,打發(fā)大家離開:“你們快走吧,今天講古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明天再來吧?!?/p>
“你應該知道那條規(guī)定,”當康還是說出了真相,“神獸守護的孩子長大后,它就應該離去。”
“可是我不想走!”諦聽堅定地說,“這個規(guī)定到底是誰定下來的呢?”
“我也很想知道?!绷珠叵肫鹆塑岳蚝途盼埠氖虑?。
“今天的故事講完了,你們該走了?!崩先送蝗磺榫w激動起來,拿起醒木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嚇眾人一跳。他對諦聽招了招手,諦聽立刻跟著老人離開了。
問題還是沒有解決,林楠失落地看著當康說:“既然諦聽有辦法留下來,你也有辦法的吧?你可以變成石頭嗎?”
“我又不是孫悟空。”當康說。
“誰能變成石頭,誰不能變成石頭,這又是誰規(guī)定的呢?”林楠腦袋里的疑惑越來越多。
“我們明天再來一次吧?!碑斂堤嶙h道。
3
第二天,林楠他們早早地來到了講古的地方。但是等了半天,老人都沒有出現(xiàn),孩子們也覺得奇怪。林楠想要探個究竟,不知不覺走到榕樹下的木桌前,也學著老人一樣輕輕拍了下醒木。孩子們以為林楠要講故事,紛紛鼓掌。林楠一時羞紅了臉,他根本不會講古。正要下去,卻看見當康也在臺下鼓掌。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吧?!碑斂灯鸷宓?。
“我講什么呀?”林楠問道。
“就講神獸的故事呀,”當康說,“講我的故事?!?/p>
林楠想了想,剛開口說了句“從前”,就聽見有孩子提醒說:“用粵語講?!彼麄円呀?jīng)習慣了粵語講古的韻味。
“從前,有一只神獸,它的名字叫當康……”林楠切換成粵語,一邊講述一邊回憶。跟當康相處的這些日子,在腦海里像幻燈片一樣重新播放了一遍。林楠不知道自己講了多久,講到當康即將離開自己時,他再也講不下去了。
此刻,夕陽將天空染成了紫紅色,為現(xiàn)場渲染出一絲悲涼的氛圍。臺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老人和諦聽也走了出來。
“講得實在太好了!”老人高興地說,“粵語講古后繼有人了。”
“我已經(jīng)把你講的故事傳給所有的神獸聽了。另外,我還召喚大家過來一起想辦法?!痹瓉碇B聽不僅能聆聽萬物的聲音,還能將聲音傳送出去。
4
世界各地的神獸聽到后,紛紛朝這里聚集而來。沒過多久,林楠就見到了老朋友九尾狐、英招、饕餮、南海蝴蝶;接著藥獸、麒麟、文鰩魚、鴟吻、嘲風也趕來了;然后是囚牛、無支祁、蒲牢、鳳凰、鸞鳥、椒圖,還有貔貅、狻猊、白澤、鹿蜀……就連神荼和郁壘也過來了。
很快,這個小小的地方就擠滿了神獸。大家聚在一起討論,討論這些奇怪的規(guī)定到底是誰定下來的。可是,所有神獸討論了很久也沒有結(jié)果。
最后,大家將希望都放在了白澤身上。白澤對每個神獸都了如指掌,也是它創(chuàng)造出的白澤圖。然而,這次白澤卻像大腦宕機了一樣,什么也想不出來。因為世上根本沒有任何記載關于神獸離開的規(guī)定。
林楠泄氣地坐在草地上說:“要是有本神獸百科全書就好了?!闭Q坶g,一本《神獸百科全書》就落在了林楠跟前。這一切都太奇怪了。林楠拿起書打開一看,里面全是空白的。林楠心想:“這算是什么書,要是能有一些圖畫也好?!?/p>
林楠又翻了幾頁,里面真的出現(xiàn)了神獸的圖片。林楠又想,至少得有文字描述吧,那些圖片下面又立刻生出了神獸們的描述。林楠感覺自己像是能操控這個世界,只要自己想什么,書上就會出現(xiàn)什么。這一奇妙的現(xiàn)象吸引了神獸們過來圍觀。這次,林楠直接說出了口:“那至少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是怎么來的吧?!?/p>
再翻開一頁,里面出現(xiàn)了這么一段文字:“神獸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文化的傳承,許許多多的人有著相同的記憶。當人們逐漸把這些神獸遺忘,那么神獸也就不復存在了。這也是文化需要傳承的原因之一。故事中的神獸相比神獸概念而言,擁有了更多的生命力,也更具體。這些神獸的存在依托于作者的想象力,以及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但是,當一個形象誕生的時候,也意味著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推動著所有角色前進,這甚至可以擺脫作者的主觀意志……”
看到這里,林楠突然明白過來,這些神獸是因為被記錄下來才存在,那么誰才是寫下這些的人呢?自己又能否繼續(xù)記錄下去呢?
就在林楠沉思之時,筆和紙也出現(xiàn)在他面前,他幾乎可以確定那股正在推動著一切前進的神秘力量是真實存在的。林楠對著天空大喊道:“雖然我不知道你們是誰,你們在哪,但我知道你們正在看這個故事。現(xiàn)在,我要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了?!?/p>
當林楠在記錄的同時,神獸們也一起吟唱起來,他們唱的是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那么多聲音一起吟唱不同的故事,卻沒有雜亂,反而像是優(yōu)美的大合唱。與此同時,老人再次站在了講壇前,講起了林楠所記下的故事。隨著老人的講述,天地開始飛速運轉(zhuǎn)著,如同白駒過隙。在林楠把故事寫完的同時,老人也說出了“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p>
這時,神荼和郁壘憑空打開了一扇門,所有的神獸都朝門里走去。林楠不舍地抱緊當康,挽留道:“不是說有辦法留下來嗎?”
“我們只是暫時回去,因為在另一個世界里還有別的故事等著我們?!碑斂邓砷_了林楠,“林楠,相信我!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回來的!”
“那我等你們?!绷珠獡]手,目送當康走進門內(nèi),仿佛又回到了當初在西關大屋剛遇到當康的那一天。
責編:林楓煬
小知識
*“講古”即說書、講故事?!盎浾Z講古”是藝人用廣州方言說書、講故事,是一種口頭語言藝術?;浾Z講古反映嶺南的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承載著廣州許多歷史文化信息,成為嶺南文化傳統(tǒng)得以保持和延續(xù)的重要因素,有著深厚的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價值。
*嶺南人所說的“講古”,在北方叫“說書”或“評書”。據(jù)說,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師爺,即明末清初的江南說書大家柳敬亭。柳敬亭曾為明末抗清將領左良玉的幕僚,常在軍中以說書鼓舞士氣。相傳柳氏隨左良玉南下抗清,隨軍南征時把說書藝術傳入廣東,并吸收、融合粵語的方言藝術,形成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曲藝形式。
*在廣州,說書藝人往往被人們稱為“講古佬”,說書的地方被稱為“書場”或“講古壇”。2009年,“粵語講古”列入廣東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傳說諦聽是地藏菩薩經(jīng)案下伏著的通靈神獸,可以通過聽來辨認世間萬物,尤其善于聽人的心,在《西游記》中有講述諦聽辨別真假美猴王的故事。
作家簡介
尋麥,作家、編劇。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著有《神獸來了》《枯枯草王國》《山海奇想錄》等圖書。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上海好童書獎,小百花兒童文學獎,小百花好作品閱讀人氣獎,廣州青年文學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