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篇
我吟詠過《敕勒歌》中的“風吹草低見牛羊”,也讀過《草原》里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我還讀過許多作家對草原無限的贊美。今天,我終于踏上了這片令我魂牽夢縈的綠地。
坐在大巴車里望向窗外,映入眼簾的是一片連綿的綠色。大巴車緩緩行駛在土路上,窗外的風景也在不斷變化。草有多種多樣的顏色,一會兒變成墨綠色,一會兒變成翠綠色,一會兒又變成淡綠色。草地上的小坡起伏不斷,形成優(yōu)美的波浪線條。此刻,正是野草生長的時節(jié),它們一個個你推我擠,都爭著攀上最高處,想更好地將陽光占為己有。再往遠處看,就是連綿曲折的山川,一直延伸到蒼茫藍天邊。草原是如此的雄偉、美麗,仿佛一幅嵌在車窗玻璃里的會動的畫,由近及遠,富有層次感。
下了車,我雙腳踏上草原,頓時就體會到了草地的松軟。輕風拂過草地,發(fā)出沙沙的聲響。站在草地高處眺望,我的視野一下開闊起來,真正體會到了詩歌中“天似穹廬,籠蓋四野”的壯觀。廣闊的草原上,除了一片綠色,偶爾還有幾匹駿馬出現在視線里,但它們又很快飛奔而過,就像一群自由快樂的孩子。有時,又會有白色的羊群走過,為這片綠色的草原增添不同的色彩。一轉頭,還有幾只老牛正低頭悠閑地吃著草,時不時甩甩尾巴,驅趕身上討厭的飛蟲。
我蹲下身,仔細地觀察起來,一株株的小草青綠可愛。它們有的細細長長,像一條綠線;有的很粗,頭部卻是尖尖的;有的翹起來,頂上帶著一兩片葉子。有時會有拇指大的蝗蟲蹦蹦跳跳地出現,站在葉尖上。它們穿著黃綠色的衣裳,用骨碌碌的大眼睛環(huán)顧四周。如果你試圖用手觸碰它,它就會“嗡”的一聲飛走。草地上還有許多螞蟻窩,時不時會有排成隊列的螞蟻經過,像一條彎曲的黑線。
望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和連綿的山川,我感受到草原的無限樂趣……
濕地篇
離開草原后,我又來到了哈素海。
在一片生機勃勃的綠色植物中間,就是哈素海。這番景象,就像一面透亮的鏡子嵌在綠色的絲絨上,鏡子透著微微的綠光,純潔明亮,在藍天的映照下,顯得和諧而寧靜。
下了車,穿過大門,我走在高處的小土路上,四下一片生機盎然。從草間穿過,草兒發(fā)出“沙沙”的聲音,這是大自然為我演奏的動聽音樂。湖邊,一大叢蘆葦圍繞著整個湖岸。蘆葦毛絨絨的,摸上去就像一條舒適的墊子。
我走上蘆葦叢旁邊的亭子,坐下來靜靜地觀賞周圍的景色。身后是茂密的草叢,面前是碧綠的河水。水的確是碧綠色的,越往湖中央,湖水就越清澈。在陽光的照耀下,風一吹,湖面變得波光粼粼,襯著邊上搖曳的蘆葦,真是好一幅湖光蘆葦圖。
在亭邊的湖面上立著幾根柱子。偶爾有鳥飛來,落在木柱子上,嘰嘰喳喳叫兩聲,接著又瞇起眼睛,一動不動地立著。有時候會是一只嘴巴扁扁的、身子灰白的鸕鶿,有時是一只大雁,也有可能是一只小型的黑鳥,盡管我不知道它們確切的名字,但它們在柱子間跳來跳去的樣子可愛極了。
我運氣真好,還遇上了一只渾身雪白的天鵝。只見它緩緩游到柱子旁,瞪了柱子一眼,接著又高傲地抬起頭,轉過身去,游開了,仿佛瞧不起那木頭柱子。它還會張開寬大的翅膀,抖兩下,向游客展示它美麗的羽毛。
微風拂過,帶著悠閑的心情,我行走在濕地之間……
沙漠篇
5天后,我來到了沙漠。
踏上沙漠,我就體會到了沙子的松軟,跟雪地一樣。一腳踩下去,沙子緩緩流動,腳就深深地陷了進去。我用手抓起一把,再輕輕一揚,沙子就被風吹向另一邊,在空中分成一粒一粒,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fā)光,像一粒粒金子般落在地面,再次與沙漠融為一體。
一步一步爬上大沙丘,終于登上了頂峰。躺在柔軟的沙丘上,仰望天空,清風吹過,一陣舒適。起身觀望整片沙漠,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沙丘隨處分布,好像在黃色的宣紙上畫著一排排波浪線。在陽光下,沙丘還會變成金黃色,這場面真是壯觀?。?/p>
沙丘上層的沙被太陽曬得熱熱的,但如果你慢慢地往下挖,就會發(fā)現,它底下的沙子其實是濕的。它們已經結成了一塊一塊,變成了棕色。你只要把它捏成一個團,就可以得到一個可愛的小球,再順手將其滾下沙丘,別有一番趣味。
我還看到了一只黃色的沙漠蜥蜴。小蜥蜴靈活可愛,在沙漠里竄來竄去,抖動著白白的肚皮,為這荒蕪的沙漠平添了一點小小的活力。
這次內蒙古之旅,我見到了草原、濕地和沙漠三種不同的生態(tài)景觀,大飽眼福。大自然就是這么千姿百態(tài),我深切地感受到:最美好、最純潔、最溫柔、最讓人沉醉的相處,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
指導老師:陳海燕/責編:黃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