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橘盡成陳,香隨青史傳?!标惼ぃ瑥木眠h歷史中緩緩走來,向人們訴說著父母溫情。
我生長于千年古郡——江門新會。秋日里,在大街小巷隨便一處空地上,你都能看到阿姨們忙著將新剝好的果皮放到陽光下晾曬。一片片陳皮安然舒適地躺在溫和明亮的陽光下。那金黃的陳皮,泛著溫潤的光,散發(fā)出陣陣獨特的清香。
這陣陣甘香從空地上飄向我家。
“哎,媽媽這個傻豬豬又把柑皮割裂了……”“哈哈,媽媽說自己是傻豬豬?!蔽覀円患业男β曪w出了小小卻溫馨的陽臺。笑聲中,我的媽媽笨手笨腳地拿著刀,在新會柑的身上割下三刀,再順著刀口慢慢剝開果皮,小心取出果肉,盡量不破壞果皮底部的完整性。爸爸告訴我,家里曬陳皮是為了我——煮“父母愛心牌”的陳皮湯水給感冒咳嗽的我喝。
那個時刻,我覺得媽媽不再笨手笨腳,而是化身為煮湯高手——陳皮蜜棗水、陳皮雪梨水、陳皮淮山蘿卜豬骨湯、陳皮老鴨湯、陳皮鴿子綠豆湯、陳皮淮山蓮子芡實茯苓豬骨湯……
在各種湯湯水水中,那原本卷曲的陳皮逐漸舒展開,柔軟的肉質感訴說著足夠的火候。哦,不僅如此,它還訴說著父母對我的愛,講述著新會千千萬萬個父母對孩子的愛。
這陣陣甘香從空地飄向我心間——一杯飄著淡淡陳皮香的奶茶浮現(xiàn)在我的腦海中。
平時,我是一個很沒有耐心的人:做數(shù)學題會跳步驟,不腳踏實地;做作業(yè)時常找借口跑出書房溜達……為此,我沒少挨媽媽的批評。
一日,媽媽讓我嘗試做陳皮奶茶:將陳皮放入水中烹煮至出味,撈出陳皮,將白涼粉倒入陳皮水中,小火煮至白涼粉完全溶于水中,關火,晾涼至陳皮白涼粉水凝固后切成小塊。接著將茶葉放入水中,小火烹煮至茶葉完全舒展后,撈出茶葉,往茶水中加入純牛奶及煉奶,攪拌均勻,奶茶就制作好了。最后,將做好的陳皮白涼粉塊加入奶茶中,一杯陳皮奶茶就制作好了。
嘗著這杯飄著幽幽陳皮香的奶茶,我好奇地問媽媽為什么要制作陳皮奶茶。媽媽緩緩說道:“因為你喜歡喝的奶茶有成長的底色。一塊柑皮要經(jīng)過三年以上的陳化,才能成為優(yōu)質的陳皮。媽媽希望你在成長過程中能像一塊陳皮那樣,沉得住氣,慢慢地磨煉自己。”
媽媽的話語就像一道光那樣,點醒了我:腳踏實地努力耕耘,才能抬頭看見星辰大海。
此刻,我聽到了陳皮在講述著我父母以及新會千千萬萬個父母的教育智慧。
陳皮香,父母情,在岡州大地上流傳不息。
指導老師:鄔麗薇
(此文獲“灣區(qū)美味尋蹤”粵港澳小學生童心相連同題創(chuàng)作大賽一等獎)
本欄目責編:林楓煬
點 評
“記憶之中,每至秋末冬初,傾金瀉玉的澄明的秋陽下,我家門前就鋪滿了金黃色的柑皮。那樹叢間篩落的光影,和著地面鋪陳的片片金黃,竟搖曳出一片令人驚異的奢華?!遍喿x這篇作品時,我的腦海里總是出現(xiàn)這樣一幅曬陳皮的畫面。在小作者筆下,陳皮是與父母對“我”的愛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媽媽“笨手笨腳”地割柑皮,到為“我”煮各式各樣的陳皮湯水;從媽媽教“我”做“我”愛喝的陳皮奶茶,到告訴“我”樸素的做人道理,這些細膩的描寫無不蘊藏著父母對孩子深深的愛。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能由此及彼,由“我”到“他”,通過父母對“我”的愛,看到了新會千千萬萬個父母對自己孩子的愛以及他們的教育智慧。文章結構完整,行文舒展自如,語言樸實,感情自然流露,開篇與結尾呼應主題,是一篇質量上乘的佳作。
——《少男少女》雜志社副總編輯 呂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