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人:廣州市白云區(qū)新紀元小學 秦德巢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古人以筆墨為舟,以智慧為帆,引領著一代又一代學子,在知識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們以古詩詞為鏡,從中汲取力量與靈感,讓古人的智慧成為我們成長道路上的燈塔。
勸學詩
□宋·朱 熹
少年易老學難成,
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
階前梧葉已秋聲。
注 "釋
◇學:學問,學業(yè)、事業(yè)。
◇一寸光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形容時間短暫。
◇輕:輕視,輕松放過。
◇未覺:未感覺到。
◇階:臺階。
理 "解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還沒從美麗的春色中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勸 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注 "釋
◇五更雞:天快亮時,雞鳴叫。
◇黑發(fā):年少時期,指少年。
◇白首:頭發(fā)白了,這里指老年。
◇方:才。
理 "解
三更挑燈夜讀,五更雞鳴即起,這一早一晚正是男兒讀書的好時候。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奮學習,到老了后悔讀書少就太遲了。
賞 ""析
這首詩自然流暢,富含哲理。全詩的核心是“黑發(fā)勤早學,白首讀書遲”。作為有志氣的人,要抓緊時間讀書學習、修身養(yǎng)性,最好的讀書時間是在三更五更,晨讀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堅持,才能真正學到報國、興家、立業(yè)的本領。這首詩勸勉年輕人不要虛度光陰,要及早努力學習,免得將來后悔。
勸 學
□唐·孟 郊
擊石乃有火,
不擊元無煙。
人學始知道,
不學非自然。
萬事須己運,
他得非我賢。
青春須早為,
豈能長少年。
注 "釋
◇乃:才。
◇元:原本、本來。
◇始:方才。
◇道:事物的法則、規(guī)律。這里指各種知識。
◇非:不是。
◇自然:天然。
◇運:運用。
◇賢:才能。
◇青春:指人的青年時期。
◇豈:難道。
理 "解
只有擊打石頭,才會有火花,如果不擊打,連一點兒煙也不會冒出。
人也是這樣,只有通過學習,才能掌握知識,如果不學習,知識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任何事情必須自己去實踐運用,別人得到的知識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青春年少時就應趁早努力,一個人難道能永遠都是“少年”嗎?
觀 書
□明·于 謙
書卷多情似故人,
晨昏憂樂每相親。
眼前直下三千字,
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
東風花柳逐時新。
金鞍玉勒尋芳客,
未信我廬別有春。
注 "釋
◇故人:老朋友。這里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故人”。
◇胸次:胸中,心里。
◇逐:挨著次序。
◇金鞍:飾金的馬鞍。
◇玉勒:飾玉的馬籠頭。
◇廬:本指鄉(xiāng)村一戶人家所占的房地,引申為村房或小屋的通稱。這里指書房。
理 "解
書卷就好像是我多年的朋友,無論清晨傍晚還是憂愁快樂,總有它的陪伴。
眼前瀏覽過無數的文字后,心中再無半點塵世間的世俗雜念。
堅持讀書,新鮮的想法源源不斷地涌來,用之不竭。勤奮攻讀,像東風里花朵和柳樹不斷展現新的姿態(tài)。
漫跨著金鞍,權貴們猶嘆芳蹤難尋,不相信我這書齋里別有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