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研習
作品一
擬行路難(其六)
〔南朝·宋〕鮑 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cè)。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賞析
《擬行路難》是鮑照擬漢樂府雜曲《行路難》而作的組詩作品。這首詩分三層,前四句寫詩人仕宦生涯中備受摧抑的悲憤心情。詩句以“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三個相連的動作描寫來展示內(nèi)心的憤懣不平。以“垂羽翼”比喻自己像飛鳥折了翅膀一樣,表明詩人在重重束縛中有志難伸、有懷難展的處境。中間六句是轉(zhuǎn)折,用家庭生活的場景來反襯內(nèi)心的憤懣不平,以此襯托在官場的不得志。結(jié)尾兩句再次轉(zhuǎn)折,表面上引古圣賢的貧賤以自嘲自解,實質(zhì)上是將個人的失意擴大、深化到整個歷史的層面——懷才不遇并非個別人的現(xiàn)象,而是自古皆然,連圣賢也在所難免,以此表達自己的憤慨之情。
作品二
行香子·過七里瀨
〔北宋〕蘇 軾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賞析
詞的開頭,詞人滿懷深情地描繪了一系列事物:水、天、小船、游魚、白鷺,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圖畫。“翻”寫魚游的活潑,“點”寫鷺安靜的狀態(tài)?!爸刂亍薄扒?,分別從縱和橫的角度,寫兩岸連山重重疊疊、曲曲折折;運用疊詞,音韻和諧,寫出了群山連綿之美。“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與上半闋“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遙相呼應?!伴L”寫遠山連綿,“亂”寫白云變幻,“青”寫山青翠欲滴,煉字精準,生動傳神地寫出了景物的特點。“魚翻藻鑒”“重重似畫,曲曲如屏”,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面比作明鏡,把兩岸連山比作畫景、屏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水的狀態(tài)和兩岸連山縱、橫不同角度的美。寫景、敘事清新明快,簡潔凝練。
作品三
詠 風
〔唐〕王 勃
肅肅涼風生,加我林壑清。
驅(qū)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
賞析
這首詩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以風喻人,借風詠懷,贊美風的高尚品格和勤奮精神,抒寫了詩人普濟天下蒼生的情懷。首聯(lián)以“肅肅”起勢,描寫了“涼風”的發(fā)生與風勢之疾。頷聯(lián)中“驅(qū)煙”“卷霧”不僅淋漓地表現(xiàn)了風的動態(tài)美,亦化被動為主動,寫出了風的動情之處,從而引出頸聯(lián)。涼風來來去去本來沒有蹤跡,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卻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風有情,情之所鐘是什么呢?原來,當紅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靜的時候,它又自松林間吹起,響起一陣松濤聲。黃昏日暮、夕陽斜照、萬籟俱寂之時,風吹響松濤,不辭辛勞地為已經(jīng)在“澗戶”人家作客的“君”——即詩人,送上濤聲。
鏈 接
詩詞是所有文學作品中思想感情最充沛、藝術(shù)想象最豐富、藝術(shù)語言最凝練的文學樣式?!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文學閱讀與寫作”學習任務群要求學生在古典詩歌閱讀中“感受作品中的藝術(shù)形象,理解欣賞作品的語言表達,把握作品的內(nèi)涵,理解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因此,我們可以從思想內(nèi)容、表達技巧、形象、語言四個方面著手,掌握鑒賞古典詩歌的一般方法,探尋古典詩歌中的詩意。
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是詩人用詩化的語言所反映的社會現(xiàn)實;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指詩歌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感情、生活態(tài)度、個人理想和政治傾向等。詩歌的內(nèi)容和作者觀點總是要通過詩歌的表達技巧、形象、語言、意境等來表現(xiàn),因此,鑒賞詩歌時要關(guān)注這幾個方面。
表達技巧是指能讓詩歌整體或部分給人鮮明強烈的印象,感染讀者的藝術(shù)手段或方法。從狹義上看,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抑揚、聯(lián)想、想象、渲染、烘托、對比、以小見大、象征等。從廣義上看,包括修辭手法、抒情手法和表達方式等。
詩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人物形象一類是主人公形象,即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另一類是詩人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是作者在詩中的“代言人”。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巴形镅灾尽笔瞧涑_\用的表達技巧,故明確“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內(nèi)容,是鑒賞事物形象的兩個關(guān)鍵要素。景物形象是指詩歌中描繪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有單個景物形象,也有由多個景物形象組合成的意境。
鑒賞詩歌語言,就是要了解詩歌語言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調(diào)動想象、聯(lián)想等多種方法,品味語言的精妙。對詩歌語言的鑒賞包括:品味關(guān)鍵詞(煉字)、賞析詩眼、賞析關(guān)鍵句(煉句)和賞析詩歌的語言風格。
讀書筆記
讀王勃《詠風》,承清風之精神
葉 爽
王勃筆下的清風,無論幽林深壑,還是淺灘低谷,所到之處,皆帶來清爽與活力,正映照出詩人在面對生活種種境遇時那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我不禁開始思考,當我在人生的旅途中遭遇艱難險阻、挫折困境時,能否像清風穿越郁郁山林那般,無畏無懼、奮勇向前呢?屠呦呦面對一次次試驗失敗,依然繼續(xù)前行,才有了青蒿素的誕生;史鐵生面對殘疾的身體,仍然熱愛生命,堅持寫作,最終成為著名的作家……面對困難,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像風一樣,從未停止前行的腳步,最終在各自的領(lǐng)域閃閃發(fā)光。他們身上所體現(xiàn)出來的勇往直前、積極向上的精神照耀著我,使我充滿前行的動力。
人生在世,從不會一帆風順,挫折與困境如影隨形,但愿你我都如在山林間穿梭的清風,不懼荊棘與阻礙,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用一顆熾熱的心去擁抱世間萬物。
【湖北咸寧市崇陽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