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春天是極美的,這種美是韋莊“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的清新淡雅,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明媚艷麗,更是虞集“報道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的如詩如畫……
江南的春天有多美呢?我們可以在春天的蘇州,找尋答案。
三月,這座城市的春天,悄然而至。玉蘭開了,白得晃眼,像是誰家晾曬的綢緞;垂柳抽了新芽,嫩綠得幾乎要滴下水來;櫻花也按捺不住,一夜之間便粉紅了半條街。這些花木,年年如此,不因人事代謝而改其時節(jié)。
熱愛生活的人們也動了起來。葑門橫街上,那家每年春天都排長隊的青團子店,今年也是如此。有時候想不通,為了一只青色的團子,排個半小時,值得嗎?但真的吃到口中,那一口春天的味道,對于吃貨來說,也是回味無窮。
蘇州的明前茶,早已名聲在外。老茶客們喜歡找一個舒心的園子,泡一杯新鮮的碧螺春,讓茶煙混著柳絮,飄散在春風里。年輕人就不一樣了,一杯“本本分分”的碧螺春是滿足不了的,他們喜歡碧螺春奶茶、碧螺春精釀,也正是這樣的“獵奇”,才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創(chuàng)意。
金雞湖畔就是另一番景象。年輕人在圓融時代廣場的咖啡館外支起陽傘,對著筆記本電腦工作,偶爾抬頭望一眼湖光。東方之門的玻璃幕墻反射著陽光,竟比古塔的琉璃瓦還要耀眼。這里的年輕人談論著納米科技、生物醫(yī)藥、股權投資,與老城區(qū)評彈里的才子佳人故事相映成趣。
春日夜晚的蘇州,既有評彈聲里的千年風雅,也有霓虹燈下的現(xiàn)代脈動。古城的月光照著新區(qū)、園區(qū),新與舊在這溫柔的夜色里握手言和。寒山寺的鐘聲緩緩敲響,金雞湖的噴泉翩翩起舞,而平江路的青石板上,剛下夜班的年輕人騎著共享單車駛過,車鈴驚起一只夜鶯。
一年又一年,園林里的花朵兒開了又謝,產(chǎn)業(yè)園流水線上的機械臂不知疲倦地揮舞。我們的城市,在日復一日中,把古典與現(xiàn)代嚼碎了咽下去,“消化”出了越來越好的日子。
春風吹過太湖,吹過寒山寺的鐘,吹過實驗室的試管,最后消失在地鐵站的人流中。不禁想起那首《春天的故事》,雖然唱的是南海邊的小漁村,但在這太湖之濱的千年古城,春天何嘗不在講述新的篇章?木屐踏過的青石板路,如今跑著新能源汽車;繡娘手中的絲線,現(xiàn)在編織著光電纖維。
蘇州的春天,從來就不只是風花雪月。這最強地級市的脈搏,又一年,隨著春潮一起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