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育子女的終極目標,是幫助他們脫離我們的生活,并且成功地進入他們自己的生活。
——親子教育心理學家約翰·羅斯蒙特
與其追尋“真實的自我”,不如聚焦于“可能的自我”。
——“真實的自我”難以尋覓,從未固定存在;而“可能的自我”立足當下,探索未來的無限可能
生活是要有所停頓的,而美恰恰會在停頓的時刻生成。
——遲子建《群山之巔》
一個奔跑的人是沒辦法進行觀察的。
——身體保持松弛,眼睛才有時間來觀察
你學到的知識里,很大一部分會被忘記。但被忘記的知識的影子會保護著你,讓你避免陷入一些錯覺。
——重要的是保持學習
對任何事情思慮過度,大都會陷入僵局。
——在合適的時候來點“妥協(xié)”“無奈”和“隨意性”
河流永遠在流動,但每朵浪花都帶著獨一無二的姿態(tài)。
——赫爾曼·黑塞《悉達多》
歇斯底里是崩潰,底里歇斯(delicious)是美味。
——年輕人玩的“抽象”,其實挺“具象”
可愛不是擠眉弄眼,靈動不是嘰嘰喳喳,端莊不是動作僵硬,清冷不是面無表情……美人的絕色在于風韻。
——網(wǎng)友評論影視劇里令人尷尬的演技
“怕麻煩”不是不想做,而是“想做,但算了”。
——現(xiàn)代人的“怕麻煩”,指的是對同一目標既想接近又想回避的兩種相互矛盾的動機引發(fā)的心理活動
“文化體力”告急。
——“文化體力”對應著“生理體力”,指的是我們閱讀嚴肅書籍、進修學習、看藝術展等泛文化休閑活動的精力。當“文化體力”被消耗殆盡,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心理罷工”現(xiàn)象,也更愛看不費腦的“電子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