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如果你是資格的四川人,那么肯定不會對“燈盞窩窩”四字有任何質疑。四川人都曉得“燈盞窩窩”就是四川回鍋肉,而且是做得最地道、最好吃的四川回鍋肉?;劐伻庾鳛榇ú水敿一ǖ矣谩盁舯K窩窩”做小店的名字,自然也說明店家應該是對這道菜很有研究,把這道菜做得很好吃。
發(fā)現(xiàn)這家店還是得喬姐這樣的香香嘴。那天,我們幾個人坐在一起曬冬天的暖陽,擺龍門陣,享受星期天生活的慢時光。喬姐提議,晚上去吃一盤“燈盞窩窩”。別看喬姐頭上已有了幾根白頭發(fā),卻與時俱進,把手機玩得真溜。她在手機上這么一搗鼓那么一搜索,就搜到了評分4.7的“燈盞窩窩”。她說這家店評分挺高,還可以領券。又看了看,嗯,離我們曬太陽的院壩路途也不遠,十來分鐘就到了。我整不來這些,關于評分的知識也是喬姐給我普及的,她說,只要上了4.5分,就說明這家店的東西“可以”,4.7的評分,一定錯不了。是的,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之前,幾人相約去看青年川劇演員比賽的閉幕式,在生旦凈末丑和唱念做打中精神會餐,為拼車回家,我先行一步坐車走人。后來,荷葉妹兒與喬姐去吃包子。那家包子店品種齊全味道好,荷葉妹兒說,她從來沒有吃過那么好吃的包子。她還說,光包子品種就有叉燒包、火鍋肥腸包、水晶包、生煎包等,吃了還不算,還打包帶回了家,待第二天又大快朵頤。她就笑我,李姐姐好瓜哦,這么快就回家了,火鍋肥腸包子都沒有吃。所以,今天跟著喬姐吃一回燈盞窩窩,好吃嘴的大餐,一定不能再錯過。
下午6點,我們一行人走進了燈盞窩窩的店門。進門選張靠窗的大桌子坐下,喬姐說,這會兒是飯點,怕人多打擁堂,我們就沒位置坐了。
服務員送來菜單,喬姐上看下看,翻頁又看,開始點菜。
涼菜是涼拌折耳根和豌豆涼粉,熱菜有椒麻魚、肝腰合炒、燈盞窩窩、熱涼粉、素炒豌豆尖和蘿卜排骨湯。點燈盞窩窩時,上面寫著三種菜可選,蒜苗燈盞窩窩、青辣椒燈盞窩窩、腌菜燈盞窩窩。喬姐說,現(xiàn)在正是吃蒜苗的季節(jié),就來一份蒜苗燈盞窩窩,我說好。愛吃辣椒的蘭妹兒還端來一盤辣椒鰍魚。
菜單一出,幾分鐘之后,服務員就一盤菜又一盤菜送上了桌子。
燈盞窩窩端上來,肉片色澤紅亮,與蒜苗相配,紅白綠之間,香噴噴的熱氣讓我們的味覺一下子變得靈敏起來,那肉香與蒜苗香在每個人的鼻尖起舞,口水在嘴里涌動。喬姐讓大家快動筷子,說不要客氣,菜冷了就不好吃了。燈盞窩窩真是名不虛傳,肉片半肥半瘦,用筷子拈起來,肉片像是在抖動,并且有卷起如燈盞似的窩?;劐伻饨袩舯K窩窩,成品就是要像這樣的。忙送一片進嘴里,細細咀嚼,半肥瘦的肉片肥肉軟糯,瘦肉化渣,鮮咸合適,口感甚佳。白蒜頭有嚼頭,青蒜苗有味道,只能感嘆:這個味道,不擺了!
回鍋肉本是四川百姓過年過節(jié)祭拜祖先時放在神龕上的祭品加工而成。熟肉拜了祖先自己再“回鍋”吃肉?,F(xiàn)在回鍋肉這道菜的用料講究,要用“二刀肉”,就是豬的臀尖肉,或者豬后腿肉,其次才是五花肉。材料選好,肉先在鍋里用水煮一煮。這個煮的火候也有說道,煮久了肉老不好吃,煮不夠時間肉又斷不了生。煮好的肉起鍋放一放,待稍微冷了開始切片,刀工好的師傅切的肉片更容易炒制成燈盞窩窩。回鍋肉的作料不復雜,郫縣豆瓣不可少。另需豆瓣、大蔥、料酒、姜、蒜、花椒、干辣椒、甜面醬、白糖、老抽和鹽。
我們吃的這家店在一味川菜里創(chuàng)新突破,沒有延續(xù)多年來川菜調味都用豆瓣醬的做法,而是采用自己家做的水豆豉。水豆豉作為調味靈魂加入燈盞窩窩,又是另一種味道。
正是飯點時間,只一會兒的工夫,左鄰右舍就坐滿了食客。大長條木桌邊坐的是一大家子,有十來人,他們點了大份的燈盞窩窩,有“圍爐聚炊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的樂趣。有四口之家,兩個寶寶與父母在進餐,他們點的是中份燈盞窩窩,兩個寶寶吃得眉開眼笑,興致很高。還有老兩口在進餐,他們點的是小份燈盞窩窩,正細嚼慢咽,細細品味,老爺子拈一塊燈盞窩窩到老伴的碗里,老伴回一個笑容。在進店左側一小方桌上,一位衣著樸素頭發(fā)花白的婆婆在吃一碗米飯,她的面前擺了一份素炒青菜,她吃得很慢,過了一會兒,服務員為她端上了一碟白蘿卜泡菜。
店大不欺客,無論你點菜多少,消費幾何,店主與服務員一視同仁。如此店家,才吃得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