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場上,運動員揮灑汗水、力爭佳績,展現出青春活力;閱覽室中,同學們靜心思考、讀書啟智,展現了青春探索;博物館里,青少年認真聆聽、專心學習,展現了青春魅力;街頭巷尾,志愿者無私奉獻、積極行動,展現了青春擔當……放眼望去,這里或那里都留下了他們躍動的身影。
請將題目“看,青春在 躍動”補充完整,或記述經歷,或講述故事,或發(fā)表看法,并完成作文。
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現含考生個人真實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這是一道帶有引語的半命題作文。審讀引語不難發(fā)現,這段文字是“分 — 總”的關系,分句是由“賽場上”“閱覽室中”“博物館里”“街頭巷尾”構成的一組排比句。省略號,意在強調青春無處不躍動,青春無處不精彩。因此,補題時可以參考引語,填上一個表示具體地點的詞語。比如,“看,青春在賽場上躍動”,想一想,是什么比賽,發(fā)生了什么事,什么樣的場景讓你感動,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看,青春在田間躍動”,講述自己參與勞作的經歷,描寫勞作時的細節(jié),體會勞作的艱辛,進而寫出自己勞動后的深刻感悟。
除此之外,還可以將躍動的青春和經典書籍、傳統文化、美麗中國等相聯系,通過生動的故事、細致的描寫、精當的議論為青春代言,展現青春的責任擔當和無限魅力。
當然,不管如何補題,都要精心選材,精巧構思,內容具體,情感真摯,表達要有深度,行文要有起伏,要在小故事、小場景的寫作中彰顯大品格、大責任、大情懷。此外,在結構安排上要注意文章前后照應和點題,在語言運用上要重視人物的刻畫和細節(jié)描寫。
看,青春在漢字里躍動
謝高通
青春,魅力無限。無論在哪一個角落,都有青春的身影在躍動。想到歷史厚重、文化深厚的中原大地,我就不禁把它和漢字聯系到一起,也就自然而然回想起第十屆河南省漢字大賽那熠熠生輝的決賽舞臺。
賽場上,青春的面孔上寫滿了從容自信與朝氣蓬勃。選手們手執(zhí)筆桿,目光專注,等待主考官念出那一個個蘊含著千年智慧的漢字的線索。當主考官的聲音響起,他們凝神靜思,或微微抬頭,或稍稍側耳,或低頭思索……青春的思緒全力在漢字的海洋中遨游,在漢字的賽道上奔跑。倒計時響起的那一刻,筆尖在書寫臺上停止了舞動。再看選手,個個氣定神閑,手握筆桿?!叭空_!”主評委的話音剛落,全場爆發(fā)出熱烈的掌聲。
每一個選手都是那么投入,那么用心。當他們認真思索、果斷下筆的那一刻,青春不正在一撇一捺的漢字里躍動?不正在承載歷史文化的漢字里閃亮?他們的身影是那么堅定,他們的青春是那么動人。
其實,為了這一刻的璀璨,選手們在備賽期間付出了無數汗水。坐在教室,一有空,他們就翻開厚厚的字典,查著,記著,時不時地動筆寫寫。有時,在自習課上,他們會專心研究字源字謎、傳統文化。有天晚上,我注意到一個學生在反復琢磨漢字的筆畫順序和結構特點,旁邊放著幾本厚厚的書?,F在想來,她所在的新鄉(xiāng)市代表隊能夠在第十屆河南省漢字大賽中學組團體賽中取得季軍是多么不易。這些經歷都是青春追夢的見證!
既然是比賽,就會有淘汰,有輸贏。但這場傳承漢字文化的比賽,在我看來,大家都是勝利者。能夠站在舞臺上,寫下一個個端端正正的漢字,就是對青春奮進的最好詮釋,就是對漢字文化的最好傳承。
青春與漢字相擁,綻放出美麗的芬芳;青春與漢字交織,譜寫出優(yōu)美的旋律。看,青春在漢字里躍動,青春追夢人正帶著對漢字文化的熱愛,向著未來,快樂出發(fā)。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看,青春在紅色小院里躍動
王珺瑤
“沒想到,真的沒想到,在這個小院里還能遇到同學?!币蛔哌M耿風泉抗戰(zhàn)實物展覽館,我們一下子就被兩個穿著同樣校服的志愿者給吸引住了,不同的是他們倆身披綬帶,經過詢問,原來他們是這次紅色研學實踐的講解員。
踏進展覽館,撲面而來的是一股陳舊卻交織著青春熱血的氣息。一件件展品有序地陳列著,仿佛在訴說昔日的經歷。一縷金色的陽光斜斜地射進小院里,灑在屋門前那棵宛如衛(wèi)士般的大樹上,灑在左邊的展柜上。展品上星星點點細碎的光,恰似時光使者,將我們帶到抗戰(zhàn)時期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
“ 大家請看這三枚地雷,有沒有發(fā)現它們的獨特之處?”一名講解員右手斜指著展臺問。“有字!”“對!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左邊這枚刻著‘死’字,中間這枚是‘有來無回’,右邊這枚是‘保衛(wèi)村莊’?!敝v解員表情凝重起來,“這三枚地雷不僅是很珍貴的歷史文物,更是生動的教科書。這里收集的地雷比較多,但刻字的只有這三枚。這些字展現了人民群眾抗戰(zhàn)的決心和意志!”同學們聽得連連點頭?!按蠹以賮砜?,這塊黑板……這把大刀……這個繳獲的日軍水壺……”
聽著兩名講解員熟練的講解,我覺得他們的聲音仿佛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歷史的大門,讓我看到了那些浴血奮戰(zhàn)的戰(zhàn)士們的身影。這聲音仿佛有種魔力,讓無聲的文字記錄、沉默的武器裝備有了生命,化作一篇篇有血有肉、充滿情感的記憶華章。這聲音,恰似涓涓細流,將戰(zhàn)士們的勇氣、堅韌與犧牲精神,灌注到每一個聆聽者的心田中。戰(zhàn)士們的故事就像夜空中璀璨的星辰,帶著青春與信仰,載著不屈與拼搏,在展館中閃耀著青春的活力,將星光映照在歷史的長夜之上。
“這一件件歷史的見證物是我們中國人民英勇抗戰(zhàn)的真實寫照,這里的展品都是耿爺爺和他的父親一件件收集而來的,下面請耿爺爺為我們上課。”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響徹整個紅色小院。聽著耿風泉爺爺的講解,我的思緒飛揚起來:耿爺爺的青春與這片土地上的烽火歲月不也緊緊相依嗎?他執(zhí)著地搜集和保護著這些抗戰(zhàn)實物,把它們從塵封的歷史中喚醒。而我的同學——兩名優(yōu)秀的講解員——不正是耿風泉爺爺精神的傳承者嗎?他們憑著自己的青春與熱情,讓更多的人聆聽到那些被歲月長河淹沒的聲音。
看,青春在抗戰(zhàn)實物展覽館里躍動,在這間紅色小院里躍動!在這間小院里,戰(zhàn)士們的英勇事跡、耿風泉爺爺的執(zhí)著堅守、年輕講解員的無私奉獻,都宛如一泓清泉,滋潤著我的心田。
雖然是短暫的研學之旅,但每當我回想起那天的經歷,我都覺得躍動的青春不僅僅是一段努力奮斗的時光,更是一種追夢向前的精神。想著紅色小院里那躍動的青春身影,我內心更加堅定——在未來的道路上,努力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點 評
文章選材新穎,中心突出,立意高遠。作者將視角鎖定在一次紅色研學實踐,選材別具匠心。兩名志愿者的講解讓“我”感受到亮麗的青春原來就在一座紅色小院,可謂以小見大。語言描寫讓敘述節(jié)奏富有變化。此外,敘議結合,突出文章中心,結尾的議論,深化了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