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藏自己,是對自我的謹慎審視,發(fā)現(xiàn)自身的短板與不足;展露自己,是對未來的發(fā)展?jié)M懷期望,把握動蕩中的風云與機遇。唯有做到“當藏則藏,該露則露”,才能走好人生輝煌路。
藏為沉淀,是綻放的時機未到時的韜光養(yǎng)晦。“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了“十年生聚”后的復國,勾踐臥薪嘗膽,將復仇的火焰壓在心底;為了“兩彈一星”的強國夢,鄧稼先隱姓埋名,深耕于一次次的試驗中;為了對科學的進一步探索,居里夫人沒有止步于鐳元素的發(fā)現(xiàn),而是深藏名利和榮譽,再次投身永無止境的研究中。不難發(fā)現(xiàn),正是因為勾踐的隱忍,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吳”的露;正是因為鄧稼先的默默奮斗,才有了祖國利劍的露;正是因為居里夫人的不斷鉆研,才有了原子物理學的露。他們“藏鋒守拙,以退為進”,在不停地潛藏中打磨自己,厚積薄發(fā)。
露為綻放,是時不我待的一展鋒芒。魯迅有言:“不在沉默中爆發(fā),就在沉默中滅亡?!泵鎸η剀姷膰ィ煲匀绮粻€之舌,挽救了水深火熱中的趙國;面對歐美田徑的壁壘,劉翔以12.91秒的成績打破了猩紅塑膠跑道上的紀錄,讓世界的目光聚焦東方;面對雙耳失聰帶來的致命打擊,貝多芬咬住連接鋼琴的鼓槌,用心靈之手擊響了沉重的琴鍵,流淌出眾多經(jīng)典作品。顯而易見,若不是毛遂挺身而出,他的才華怎能有用武之地?若不是劉翔自信亮相,他的天賦怎會被世人認可?若不是貝多芬堅持演奏,他的汗水怎會化作一首首奏鳴曲,流傳后世?“你若盛開,清風自來?!鼻‘?shù)臅r機要展露自我,敢于亮劍。
然而,藏與露并非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沒有海面下八分之七的浮冰奠定根基,海面上八分之一的冰山不會巍然聳立。在生活中,我們要把握好藏與露的尺度,一味地藏,只會讓自己的才華被湮沒;一味地露,只會讓自己驕傲自大。以藏為沉淀,以露為綻放,藏起浮躁與虛榮,敢于在合適的時機展現(xiàn)實力與風采,我們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遠,飛得更高。
陜西省西安市鐵一中學
指導老師 何占所
◢ 推薦語
文章以“藏為沉淀,露為綻放”為核心論點,闡述了人生既需內(nèi)斂沉淀又需適時展現(xiàn)的智慧,主題鮮明,立意高遠。開篇提出論點,隨后分“藏為沉淀”“露為綻放”兩部分進行論述,每部分均通過名人事例、歷史典故等論據(jù)加以佐證,增強了論點的說服力。結尾部分則總結全文,強調(diào)藏與露的相互依存關系,并指出如何在生活中把握這一平衡,邏輯清晰,條理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