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脖子樹
一
合適的運動量可以大幅改善情緒,讓人覺得快樂。只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制定合適的運動計劃,才能充分享受運動的好處。運動因人而異,不要癡迷刷步數(shù),也不要盯著步行一種運動。一個合理的運動計劃,應該包括日常活動、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只有如此,才能保證健康。
看到這些關于運動養(yǎng)生的文字,我才明白,以前我每天堅持步行一萬步的運動健身計劃并不那么完美。于是,趁著禮拜天,我約了原單位的同事老蘇,重新商議制訂新的健康運動計劃,時間就在下午四點。
“我去文家溝旅游山莊涼快一陣,你在老地方喝茶等待40分鐘左右。下午,咱們在水上公園大排檔大盤雞店里聚餐,在餐桌上修訂健康運動計劃。”
掛斷電話,我有些納悶:“我們五個朋友組成的小組,一有聚餐、健康運動、出游等活動,都要統(tǒng)一出行。今天,怎么就落下我,他們幾個擅自出游了呢?上次聚餐,由我做東,還搭了女兒給我買的價值兩千多元的好酒,我滴酒未沾,都被他們享受了。他們怎么這樣不領情呢?”
約五點許,老蘇打來電話:“我們已經(jīng)在16號餐廳喝茶,你趕快過來?!?/p>
一看距離晚餐時間還綽綽有余,我從茶點起身,步行到中街準備搭乘公交到達目的地。從早上六點開始,到下午七點以前,縣城的新能源公交車不會停,每隔五分鐘不到就準能坐上車。如果遇不到下雨天,入秋以來小縣城的氣溫比三伏天還熱。多云天的下午氣溫開始趨于涼爽,公交車上的人比較多,而且多為婦女、兒童。
禮拜天的公交車上,男人為什么這么少呢?因為,禮拜天男人們最愛去麻將館打發(fā)時間,那里雖然要無緣無故地丟掉很多錢,手氣不好的話一天能輸幾百甚至成千元??墒菦]有辦法,那些不求上進的臭男人們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掏錢買樂的壞毛病。這點很像每到晚上,愛臭美的女人去美容店美甲、做眉毛、做皮膚護理、美發(fā),臨回來還拎著大包小包價值成千上萬的護膚產(chǎn)品,打造不成平面美女,滿足不了她們的虛榮心,她們花錢無上限。抖音、快手,成了愛臭美女人們展示她們花容月貌的平臺,而抖音、快手的美顏功能正好契合了她們丑小鴨變漂亮公主的心理需求。
公交車偶爾空出來一個座位,我本來可以搶先坐上去的,但我沒有,我想把座位讓給婦女、兒童或者老人,這也算我的一點小善小德吧。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把每個人的閃光點積聚在一起,我們的社會就能進步一大步。新時代需要更多更亮的閃光點,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麗。有一個小男孩立即搶到我左身旁的一個座位,然后大聲地反復地喊他媽媽來坐??墒牵麐寢屢辉偻谱?,她堅持還是讓兒子坐著好。一個母子情深的細節(jié),差點讓我淚光閃閃。
五分鐘左右,我到達了目的地,從公交車下來,但我的思緒仍留在公交車上,總在想著那對母子溫暖互動的場景。我想,那個小男孩長大以后,一定會成為一個很有骨氣的暖男,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中流砥柱;那個母親,一定是一個慈母,她會用愛心,一定能夠培養(yǎng)出根正苗紅的接班人來。
二
大排檔大盤雞店在莊浪縣水上公園東門的右側馬路對面。一走進店里,沸反盈天,廚房里多套設備同時都在急速運轉著,各個餐廳顧客爆滿,服務員齊上陣,忙得不亦樂乎。他們用跑步和笑臉高頻率地招呼著每一個客人,為顧客上菜,為顧客端褲帶面,為顧客拿酒,為顧客指引洗手間的位置。
我進店之后沒有直接去16號餐廳,而是先去了洗手間,為接下來的入座就餐做準備。因為入座以后再想去洗手間的話,席間的所有人都要站起來,騰出空間,方可通行。因為那樣的話,有可能讓席間有趣的話題中斷,不那樣的話坐在那里硬撐也不舒服。
與此同時,老蘇卻去飯店的外面給我打電話,等著接我??磥恚咸K心上還是有我的,迫不及待地想與我早點見面,結果上演了一出南轅北轍的小插曲,惹得大家為兩個老友重逢送上了一片笑聲。
16號餐廳除了老蘇外都是一些生面孔。老蘇依然坐上席位,他的左邊依次坐著小丁、小劉兩個男的,右邊是我,還有小馮、小韓兩個女的。四男兩女組成了一個宴席。
“這是我從鄉(xiāng)下老家來的四個老鄉(xiāng),小丁在我們鎮(zhèn)供電所工作,小劉是村干部考入的公務員,現(xiàn)在在我們鎮(zhèn)政府工作。”
介紹到小馮和小韓兩個婦女時,老蘇像刻意停了下來,給我留下了很大的懸念,讓我不明白他們四個之間的關系,所以讓我說話時都非常拘謹。
不一會兒,帶著歡聲笑語的服務員端上來熱氣騰騰的三大盤雞肉,頃刻間餐廳里飯香四溢。老蘇主動勸大家動筷子用餐,趁熱品嘗美味無窮的莊浪大盤雞。我心里立刻明白,今天由老蘇做東招待遠道而來的老鄉(xiāng)。我和老蘇用一盤,小丁和小劉用一盤,小馮和小韓用一盤。小劉不停地贊嘆莊浪縣水洛城里的大盤雞好吃,其他人都邊吃邊嗯嗯地點頭應聲。
在享受美味佳肴的同時,老蘇也發(fā)出了“人生無常,世事難料”的感嘆。他曾經(jīng)是一事業(yè)單位的會計,如果好好把握命運,他現(xiàn)在就是某局的局長。只因他染了賭博,動了來快錢、來大錢的邪念,去跟社會上的朋友販賣私鹽,結果十萬元的私鹽被沒收,公職被開除,把大會計的崗位就這樣拱手讓給了能力不及他的小梅,現(xiàn)在小梅已經(jīng)是縣教育局的局長。
三大盤雞肉快吃完的時候,體態(tài)優(yōu)雅、熱情含笑的服務員端上來三大碟褲帶面,倒進熱氣尚存的雞湯里,用公筷攪拌,讓雞湯的美味均勻地滲進潔白的褲帶面里,色香味在瞬間生成了,味蕾和食欲被第二次點燃了。歲月靜好的味道,那么深、那么厚、那么遠、那么濃。用餐的間隙,透過二樓的窗戶玻璃還能看到水上公園的紅樓翠柳,還有碧水藍天和白云,還有成雙成對的野鴨子在湖水里追逐嬉戲。
三
無酒不成席。吃完雞湯里的褲帶面,這才算是光盤行動。老蘇說,我們要把光盤行動的好習慣,傳給兒子,傳給孫子,傳給子子孫孫。因為我們挨過餓、受過罪,日子過得再富裕也不能浪費糧食。眼疾手快的服務員看到客人已經(jīng)吃好了,三兩下就把餐桌收拾得干干凈凈,拿來一箱子青島啤酒和已經(jīng)洗好備足的酒杯,給客人們一一斟滿。老蘇先給大家敬了一杯酒,然后讓小劉開始打通關。
酒后吐真言。在猜拳飲酒的過程中,小丁很勤快地給小馮帶酒,小馮也很頻繁地給小丁帶酒,兩個人互相照料體貼得很默契。開始,我以為他們兩個是夫妻關系。飲酒期間,小馮還出去接了三次電話。小韓說,她和小馮是妯娌關系,她丈夫是老大,小馮丈夫是老二。老二對妻子管得太緊,小馮平時很少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和空間。老大卻不太管老婆,她在酒吧、歌廳工作多年,丈夫從來不過問什么,只要能把工資拿回家就行。加上其他一些語言信息,慢慢地我才發(fā)現(xiàn),小丁和小馮兩人關系曖昧。小馮和小韓的酒量嚇著了我,看上去非常文靜的兩個女人,卻比男人能喝酒,老蘇喝不下去的酒,她們兩個爭著搶著給代。
酒一喝多,小韓再不裝溫柔不溫柔的了,話多得讓我們插不上嘴,還叫了一聲小劉“姐夫”,把小劉叫懵了,百思不得其解,三番五次地問,小韓偏偏不道明。后來,小劉給小韓代了兩杯酒,小韓才把話說破,十年前她姐與小劉的戀人關系,后來因為她姐的原因,兩個人分手道別了。
至此,我才理清,老蘇與小丁、小劉是多年的酒友,小丁與小馮是情人關系。這次小馮因為一棵歪脖子樹吃了官司,拉著小丁到縣城里來疏通關系,小丁拉著酒友小劉到縣城里來找老蘇,萬一老蘇這里幫不了忙,就準備用小韓在縣城里的人脈,于是小馮也就把小韓叫了來,而我恰恰是一個巧遇。這樣一來,一桌席就在水洛城的水上公園附近的大排檔大盤雞店里湊成了。
歪脖子樹是我們今天飯局的起因。家住農(nóng)村的小馮,回家要經(jīng)過鄰居家門前這一條路,鄰居家門埂上長著一棵碗口那么粗的歪脖子樹,斜伸進來把小馮家農(nóng)用車道擋得死死的,地里的收成就是拉不到家里去。小馮和鄰居家協(xié)商多次未果,就動了村支書,然而村支書一見鄰居家的小媳婦,兩個人就黏糊到了一塊。于是,歪脖子樹就成了小馮家農(nóng)用車不可逾越的紅線。小馮丈夫為此事四處張羅沒有結果,聽說小丁已經(jīng)退休的哥哥給已經(jīng)退休的市委書記開過車,小馮就主動出馬,和小丁搭上了關系。
“這兩個人如果沒退休,這事就不算個事!”
小丁一邊安慰著小馮,一邊自掏腰包,在鄉(xiāng)下酒店張羅了一桌酒席,請來經(jīng)多見廣、足智多謀、樂于助人的老蘇幫忙出主意。吃飽喝足以后的老蘇大手一揮,示意小馮“把歪脖子樹砍掉”,其他人異口同聲地說“好”。
這下真好了,看見自家歪脖子樹被砍,小馮鄰居的母親撒潑打滾,鬧夠了,就住進了醫(yī)院。小馮鄰居的兒子見母親被氣得住進醫(yī)院,就報警了。
酒后,他們五個人又開始商議令人生厭的“歪脖子樹”的事情,我就借故離開了。
父親住院
凌晨時分,正酣然沉睡之際,常常被轟隆隆的炮聲猛然震醒。我暗自思忖,這想必不會是什么喜事,大抵是哪家有老人與世長辭了,又在一陣震天動地的炮聲和隱隱約約的悲泣聲中被送走。此時,睡意已然全無,望著那月缺花殘之景,不禁黯然淚下,心中又開始擔憂起自己的父母來。
父親今年恰逢杖朝之年,早在2013年,因房顫之癥接受了心臟起搏器介入治療手術。自那之后,雖長期服藥,卻也未曾因嚴重病變而住院,身體狀況尚算令人欣慰。母親已然八十一歲高齡,往昔曾患精神病達四五次之多,幸得四處求醫(yī)問藥,精心治療,再加上我平日悉心照料、防范周全,痊愈之后便再也未曾復發(fā)。
父母親身經(jīng)目見著國家日益強大,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富足。雖已至耄耋之年,可他們對這個愈發(fā)美好的世界滿是眷戀,不舍離去。他們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便是:國家愈強大,民眾愈幸福,真想多享受幾年這太平盛世的福澤??!
真是怕啥來啥,父親的感冒反復無常,好了又犯,犯了又好,如此下去,看來不住院治療是不行了。我聯(lián)系了縣醫(yī)院的主治醫(yī)生,就是曾經(jīng)治療父親房顫、為父親植入心臟起搏器的那位醫(yī)生。他醫(yī)術高超,曾讓父親起死回生,而且服務態(tài)度極佳,在父親心中,他宛如神醫(yī),令父親心服口服。他說,明日會在專家門診等候我們前往。
可我兜里僅有區(qū)區(qū)幾百元錢,這恐怕支撐不了父親幾日的住院花銷。于是,我便向一位朋友借了6000元現(xiàn)金。說來也怪,我從朋友手中接過錢,當面清點時,數(shù)目是分毫不差的。回到家中,未曾讀過一天書的母親也想顯露一下她的算術本事,當著我的面又數(shù)了一遍錢,依然無誤。為防意外,我趕忙把錢拿到銀行的存款機去存。要知道,如今的醫(yī)院大多使用微信支付,鮮少用到現(xiàn)金了。然而,銀行的存款機卻讓我滿腹狐疑,6000元怎的就少了100元呢?父親還未入院,就出現(xiàn)這般不祥之兆。
所幸,夜間我夢到老家四處起火,不過火勢很快便被撲滅,并未造成嚴重的損失。我暗自思忖,父親此次生病應無大礙,只需花費些錢財,想必就能消災解難。再說了,我實在不愿讓父親就此離我們而去。畢竟,他所享的福分與他養(yǎng)育子女所歷經(jīng)的苦難和付出的代價相比,還差得遠呢。倘若他此時離去,于我心中,此生此世,這情感的天平又怎能平衡呢?
在前往縣醫(yī)院的路途之中,疫情防控的關卡林立。然而,只要遵循政府的防疫要求行事,住院治療的通道依舊十分順暢。當我們抵達心臟內(nèi)科門診的時候,前來就診之人已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那隊伍從科室辦公室里延伸出來,占滿了半邊樓道,人們一個緊挨著一個,安靜地等待接診。
忽然,一位身材矮小的老太太擠入接診室。她的背駝得厲害,兩腿也極度彎曲,頭發(fā)花白而稀疏。只見她徑直插隊到坐診醫(yī)生跟前。眾人瞧去,這是一位飽經(jīng)歲月滄桑的老人,于是誰也沒有指責她插隊的不當之舉。唯有陪同老太太的女兒,臉上瞬間泛起紅暈,仿佛覺得老媽此舉讓自己丟了顏面。
待父親就診之時,大夫一番簡單的望聞問切后,在征得父親同意之下,便致電住院部安排好了病床。待手忙腳亂地辦完各類住院手續(xù),已然過了11點,而一些醫(yī)療檢查尚未完成,卻已到了12點的下班時間。
中午時分,父親吃完一小碗燴面后,便滿心期待著藥到病除的那一刻早些來臨。
住院治療期間,打吊針乃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午后,護理人員開始給父親扎上吊針,總共是三瓶藥液,配藥以治療肺炎和改善心臟功能的藥物為主,同時輔以利尿的口服藥和速尿針劑。在第二瓶吊針輸注時,護士加入了兩劑速尿藥。可誰知,這催尿藥一經(jīng)使用,父親反而排不出尿來了。直至三瓶吊針全部輸完,父親依舊無法正常小便。他使盡渾身解數(shù),恰似初次分娩的產(chǎn)婦一般,持續(xù)努力著想要順利排尿,卻總是功敗垂成。父親的小腹鼓脹起來,猶如半個小西瓜大小。醫(yī)生吩咐我?guī)Ц赣H去廁所,拿個水壺反復倒水,或者直接打開水龍頭,讓父親看著水流、聽著水聲,也許就能順利引出小便。我們依照醫(yī)囑,在廁所里折騰了許久,可直至深夜,父親仍是一滴尿都未排出。
父親坐臥難安,索性兩手抱膝蹲在病床上,拼盡全身的力氣,想要憑借自身的體力把脹痛的小便排出。他不停地努力著,卻始終未能成功。我將這一情況告知值夜班的醫(yī)生。醫(yī)生表示,看來只能插尿管進行引流了,只是庫房里已經(jīng)沒有引流設備了,只能先堅持到明天再做打算。
病友們早已鼾聲如雷,父親卻依舊蹲坐在那里,雙手緊緊抱著雙腿,將下巴抵在膝蓋上,身體蜷縮著。他還在憑借那已經(jīng)微弱至極的體力,如同一名即將難產(chǎn)的孕婦般苦苦掙扎。他不停地與病痛展開較量,從未放棄哪怕一絲希望。在他心中,勝利似乎就代表著繼續(xù)生存下去的希望,而失敗則意味著永遠地與世長辭。
病房里的燈光亮得有些刺目,令人心生畏懼。就在那一瞬間,我看到父親停止了呼吸,同時摸到他的雙手和雙腳冰冷得如同剛從冰窟中取出一般。我以為父親已然離世,而且是這樣坐著走的。熱淚默默滑過我的臉頰,我很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可我屏住氣息,沒有哭出聲來。因為我覺得,父親不會輕易舍棄這個他無比眷戀的世界——這個孕育著美好新時代的世界。這里有他享不盡的幸福,還有數(shù)不清的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新鮮事物,都在等待他親身經(jīng)歷和見證中國夢的美好與偉大呢。
我一只手緊緊握著父親的腳,另一只手緊緊握著他的手,兩眼直直地盯著父親,關注著他的氣息動態(tài)。片刻之后,父親開始有了正常的呼吸,冰冷的手腳也漸漸有了些許暖意。父親沒事,父親沒事。我心中暗自高興地念叨著,同時長長地舒出一口氣,這時,我那顆冰冷且懸在半空的心才落了地,回歸到它原本該在的地方。
我發(fā)現(xiàn),父親喘了一口長氣之后,兩行熱淚奪眶而出,緩緩地從他那滿是皺紋的臉頰流下來,滾落在潔白的病床上。我這才意識到,父親已經(jīng)從那邊走了一遭,而后又憑著他那頑強的生存欲望又掙扎了回來。這兩串熱淚,是父親能為獲得重生而感動萬分的情感表達。
活人豈能被屎尿憋死?我征得了醫(yī)生的同意后,在外面的私人診所購得一套小便引流器,而后迅速返回醫(yī)院。我滿懷期望地將其拿給醫(yī)生,懇請醫(yī)生即刻為父親施行小便引流手術。
可是,醫(yī)生說變卦就變卦。他以私人診所的醫(yī)療器械出現(xiàn)安全隱患無人承擔責任為由,又拒絕了我們的約定。我盯著醫(yī)生的面孔,不知道該說些什么!
我邁著沉重的步伐,那腳步似有千鈞重,滿是無可奈何地返回那家診所。診所主人微微一笑,說道:“我這兒和醫(yī)院的供貨商可是同一家,怎會懷疑我的小便引流器有安全隱患呢?”不過,他倒也沒有為難我,十分爽快地把錢退給了我,將那套引流器放回庫房。
回到醫(yī)院,我只能無助地看著父親,從午夜一直疼到黎明,又從黎明疼到早上八點半醫(yī)生上班。這段時光于父親而言是如此漫長,宛如他人生中的萬里長征,每一步都舉步維艱,每一秒都是生死的考驗。這一切,我都能從父親每一回的掙扎、每一次的呻吟聲中讀懂,那是一篇交織著萬分疼痛與千萬種情感的生死之文:鉆心的病痛難以忍受,太平盛世的美好又令人難以割舍。
父親生于1942年,那時新中國尚未成立,人們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今日尚在,明日能否存活卻未可知。在那個年代,貧困與疾病如影隨形,一大家子人一年餓死三四口的情形屢見不鮮。目睹當下的美好時光,這是父親做夢都未曾想過的啊。如今農(nóng)民種地無須繳稅,還有土地補貼,年滿六十歲后還能領取養(yǎng)老金,不愁吃穿,老來可享樂趣、能學習、有所作為、有所依靠、安度晚年,兒媳孝順,國家政策更是逐年向好。這般美好的時代,無論多么年邁之人,誰又舍得離去呢?
次日,護士從庫房找出一套頗為老舊的小便引流器,給父親安置妥當。引流器閘門打開的剎那,父親那如西瓜般隆起的小腹瞬間癟了下去,憋了一天一夜的尿液得以排出,父親長長地舒出一口氣,所有的疼痛竟在一瞬間煙消云散。我瞧見,父親的臉頰又掛上兩行清淚,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父親拿出那塊用了多年、始終不肯舍棄的手帕—— 一塊陳舊卻承載了父親無數(shù)人生滄桑的手帕,一遍又一遍地擦拭著濕潤的眼眶。父親的目光緩緩地將病房里的每個人仔細打量了一番,而后轉頭望向病房外明媚的陽光,爽朗而輕松地一笑,說道:“我原以為再也見不到今日的太陽了。就昨夜那疼痛難忍的情形來看,我以為自己已經(jīng)走到生命的盡頭了,那時金銀財寶都已不再重要,我只渴望能多活一天啊?!?/p>
病痛祛除之后,精神自是爽朗。父親的胃口大開,早餐要了三個土豆包子,吃得干干凈凈。中午還點了一碗燴面,也吃得所剩無幾。掛完吊針,父親仿若一個活潑開朗的孩童,出題考起病房里的眾人來:“誰能回答,婆婆是由什么變成的呀?”見無人應答,便自己揭曉謎底:“媳婦老了,就成了婆婆。所以啊,兒媳要學會孝敬婆婆,這樣自己變成婆婆的時候,也能得到兒媳的孝敬?!惫粫r間,病房里滿是歡聲笑語。
第三天早上,父親吃了三個土豆包子,中午把一小碗燴面快吃完了。好幾天食欲不好的父親,突然這么能吃,就意味著他很快能夠康復。為此,我特別高興。
晚間,父親的身體狀況發(fā)生了戲劇性的轉變,他又開始排便不暢。我從醫(yī)生那兒拿來兩瓶開塞露,可不知是使用有誤,還是另有緣由,幾乎毫無效果。自那之后,父親便不再怎么進食了。住院十五天下來,父親瘦得只剩一副骨架。入院時,父親是走著進去的,出院時,卻只能坐在輪椅上被推出。他的身體虛弱到坐立不穩(wěn)、寸步難行。見此情形,家族里的兄弟們建議我,趕緊為父親籌備后事。這話語仿若一道電流擊中我的心,疼痛難忍。
正所謂“災難遇貴人”,也許像之前能治好父親病癥的醫(yī)生還未出現(xiàn)呢。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又把父親背進了一家鄉(xiāng)村衛(wèi)生院。
在這個衛(wèi)生院里,父親開始了新的治療歷程。這一住,便是十天。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父親的狀態(tài)竟一天比一天好。他的精神漸漸振作起來,那眼里的光彩也在慢慢恢復。再看他的飯量,居然逐步恢復到了得病以前的水平。這已經(jīng)足夠讓我欣喜若狂了,然而更讓我驚喜不已的是,父親開始有了自己下床走路的能力。他的腳步雖然還有些蹣跚,但每一步都像是希望的象征,讓我心中充滿了感恩與欣慰。
“不論是縣醫(yī)院,還是這鄉(xiāng)村醫(yī)院,只要是能給老百姓把病治好的醫(yī)院,那就是好醫(yī)院?。 背鲈旱哪翘?,父親站在醫(yī)院門口緩緩回首,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這家鄉(xiāng)村醫(yī)院上,眼神里滿是眷戀與感激,嘴里反復念叨著這句話。他的聲音不大,卻飽含著深情,仿佛每一個字都承載著這段時間在這里治病的難忘經(jīng)歷,也似乎在表達著對這家醫(yī)院的敬意,因為這里是他重獲健康的地方,是讓他重新燃起生活希望的地方。
作者簡介:
郭婷婷,女,漢族,1985年11月生,文化館館員,畢業(yè)于西北師范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為群眾文化。作者單位:華亭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