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p>
正值暖春時節(jié),來參加濰坊風箏節(jié)的阿石和何小飛激動得睡不著覺,你一句我一句地對詩。從明天開始,他們將要參與一只獨一無二的風箏的制作。
第二天一大早,阿石拉著何小飛來到褚?guī)煾导摇R贿M院子,各式各樣的巨型風箏讓人眼花繚亂。以前放的風箏都是“小家碧玉”型的,所以從未見過如此陣仗的阿石與何小飛直愣愣地立在原地,直到褚?guī)煾党霈F,兩個人才回過神來。
阿石的三叔與褚?guī)煾迪嘧R,聽說阿石和何小飛想來向他拜師學藝,褚?guī)煾敌廊煌狻?/p>
“兩個娃娃想做什么樣的風箏?。俊?/p>
“做這個!”二人指著院子里最引人注目的龍頭蜈蚣風箏,異口同聲地說。褚?guī)煾悼滟澦麄冄酃夂?,說這龍頭蜈蚣風箏是他的傳家手藝,也是最難做的風箏。
阿石他們放過的風箏大多是平面的,而濰坊的風箏多是立體的,不光有華麗的外表,還有結實的骨架。龍頭蜈蚣風箏最復雜的部分就是龍頭骨架,骨架由毛竹制成。褚?guī)煾导业脑鹤永飻[放著許多翠綠的毛竹片,細細一看,這些毛竹片全被褚?guī)煾荡蚰ミ^,表面光滑明凈。
毛竹片被褚?guī)煾涤皿杜烧毜闹駰l。褚?guī)煾的贸鲎约豪L制的龍頭示意圖鋪在地上,每個部位都在大圖紙上顯示得清清楚楚。無論是龍角和眼睛,還是龍嘴與耳須,都需要將竹條精準定型。阿石與何小飛學著褚?guī)煾档臉幼?,把竹條放在火上烤軟,再放在圖紙上調整成標準的形狀,有的圓如玉盤,有的狀如波紋。
耐心地完成準備工作后,褚?guī)煾蛋堰@幾十個大小形狀各異的竹條穿線打結綁定在一起,最終制成一個完整的龍頭骨架。身體的制作較為簡單,由名為“腰片”的單片組成。腰片就是用竹條做成的圓圈,雖然制作方法簡單,但這樣的腰片需要制作一百來個,實屬不易。竹圈做好后,接著便是綁扎橫擔,這是一條長約一米的竹條,橫穿竹圈中心,在左右兩端綁上雞毛,不僅美觀,還可以讓風箏保持平衡。褚?guī)煾蹈嬖V他們,腰片做好之后排列在一起就像蜈蚣的身體,那細細長長的橫擔像極了蜈蚣腿,非常逼真!
歷經幾個日夜,在褚?guī)煾档哪托闹笇c兩人的認真努力下,風箏骨架做好了。阿石與何小飛幫忙把小塊的絲絹精心地裱糊在風箏骨架上,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表皮繪制,只能讓褚?guī)煾荡笳股硎至?。只見褚?guī)煾涤貌煌旨毜墓P蘸著不同的顏料在絲絹上細細勾勒著,深深淺淺,色彩漸變,好看極了!大功告成之際,阿石和何小飛不由得感慨,這只風箏猶如真龍一般,神采奕奕。
風箏節(jié)這天,褚?guī)煾祹О⑹c何小飛來到了放風箏的地方。阿石感慨山東濰坊不愧是紙鳶之都,這里林林總總的風箏簡直讓他們大開眼界,有“長長的列車”在空中行駛;有“八爪章魚”在云層下游動;有“嫦娥仙子”在舞動紅綢……
褚?guī)煾蹬e著“龍頭”,阿石與何小飛把一長串腰片一字排開,最后二人一起持著“龍尾”準備,當風力變大的時候,褚?guī)煾底蕰r機把“龍頭”一提,阿石與何小飛把“龍尾”一放,風箏就迎著風飛向了空中。
阿石和何小飛看著龍頭蜈蚣風箏在空中飄飄蕩蕩、游弋生姿,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