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人誤以為越野的安全感來源于其厚重的鎧甲,卻忘了風的凌厲、鷹的迅疾、羚羊的優(yōu)雅,都源于對重力的背叛。事實上,當全球探險者不斷向極地、沙漠與高原發(fā)起挑戰(zhàn)時,傳統(tǒng)設計邏輯的局限性逐漸顯現(xiàn)——冗余的重量不僅制約續(xù)航與機動性,更成為跨越復雜地形的無形枷鎖。
于是,國內頂級越野房車品牌銳野房車,在去年推出了開啟輕量化越野篇章的阿莫迪羅攀爬者S和銳行者S。用以克為單位的極致輕量化設計,融合尖端材料科技與全地形性能宣告:真正的越野自由,始于對每一克重量的敬畏。
阿莫迪羅攀爬者S基于“越野之王”烏尼莫克U4023底盤打造,這款車型搭載直列四缸5.2L柴油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可瞬間爆發(fā)出170kW的最大功率與900N·m的峰值扭矩,配合奔馳UG100八速自動變速器,讓U4023在越野路況下能夠輕松應對各種挑戰(zhàn)。其最小離地間隙485mm,接近角44°、離去角34°和縱向通過角41°,這樣的配置再加上烏尼莫克標志性的門式車橋結構,賦予了攀爬者S卓越的越野能力,能夠在各種復雜地形中自如行駛,在爬坡和下坡時也能夠擁有更大的操作空間和更好的通過性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U4023還配備了中央輪胎充放氣系統(tǒng),駕駛員在車內可一鍵控制輪胎胎壓,于“公路”“越野”“沙漠/泥濘/雪地”“應急”四大模式間一鍵切換,瞬間解鎖全地形適應能力。再加上鄧祿普405/70R20專業(yè)越野輪胎的超大顆粒胎紋設計,不僅提升了越野性能,還增強了車輛的適應性和安全性。
阿莫迪羅攀爬者S,整車尺寸約為5995、2490、3490mm,方正的車身輪廓與烏尼莫克標志性的梯形車架相得益彰,宛如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它不僅延續(xù)了烏尼莫克經典血脈,更以超輕量化設計突破傳統(tǒng),輕量化作為攀爬者S的核心靈魂,其創(chuàng)新設計貫穿于每個細節(jié)。
車身廂體采用全碳纖維無骨架熱壓三明治結構,運用最頂級的干碳工藝,將高強度碳纖維預浸料在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下固化一體成型。相較于傳統(tǒng)的房車廂體材料,碳纖維的應用不僅使得整車重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更在保證車輛強度的同時,提升了車輛的燃油經濟性和操控性能,也消除了金屬導熱的問題,顯著提升了隔熱性能。此外,碳纖維材料還具有出色的耐腐蝕性和抗疲勞性,延長了車輛的使用壽命。
320L主油箱搭配的75L副油箱(選裝),320L清水箱、70L黑水箱以及60L灰水箱,也采用了低密度、高強度的鈦合金材質打造。連廂體內部的板材也均選用新型超輕材料,這些材料不僅重量輕,還具備良好的環(huán)保性能與耐用性,既減少了整車質量,又為車內營造出舒適、健康的居住環(huán)境。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著攀爬者S對輕量化設計的執(zhí)著追求,旨在為用戶帶來更加卓越的越野旅居體驗。
那內部的空間又是怎樣的呢?
輕觸密碼面板,輕量化碳纖維結構的艙門應聲而開,隨著自動步梯的緩緩展開,步入車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前部的無明火廚房區(qū)。精準控溫的隱藏式電磁爐、嵌入式微波烤箱,滿足煎、炒、烹、炸的各種需求;排脫油煙機時刻待命,可迅速將烹飪產生的油煙與異味排出車外,保持車內空氣清新。143L大容量冰箱,為旅途提供源源不斷的食材保障。
櫥柜內配備有全套頂級廚具,從刀具到鍋具,從餐具到調料瓶,一應俱全。而且它們的收納也深藏玄機,顛簸路況下也能紋絲不動。
設想一下,在荒野之地,可以從容不迫的為家人或同行的伙伴烹飪出一餐熱氣騰騰的美食,那種幸福感與滿足感簡直無法言喻。
此外,攀爬者S更是直接把野外生存痛點玩成爽點,自帶干濕一體衛(wèi)生間,洗臉臺盆、美妝鏡、電吸馬桶、混水器及花灑等一應俱全,讓你在野外也能享受到家一般的便捷與舒適。
攀爬者S車廂后部是休閑休息區(qū)域。
白天,環(huán)形沙發(fā)區(qū)是溫馨的會客廳,你可以與同伴們圍坐在此,品茶聊天,暢聊旅途中的見聞與趣事。而那扇超大的后車窗,是一個天然取景框,沿途的壯麗風景可毫無保留地收入眼底。車內溫暖如春,車外是廣袤無垠的草原,是連綿起伏的山脈,是波光粼粼的湖泊,是大自然饋贈的美景。
到了夜晚,這里又能搖身一變成為舒適的睡眠空間。環(huán)形沙發(fā)可以巧妙地拼成一張約1900mmx1050mm的單人床,平整而舒適。而上方還有一張約2000mmx1280mm尺寸的電動升降床,只需輕輕一按按鈕,床便會緩緩降下。搭配阿莫迪羅獨家研發(fā)的床墊,能夠有效緩解身體壓力,讓你在旅途中也能擁有高質量的睡眠,仿佛在家中一般安心。
阿莫迪羅攀爬者S以工程思維解構越野旅居需求,通過輕量化革新、全地形性能與人性化設計的深度融合,重新校準了超級越野房車的價值緯度——當輕量化與高強度不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當技術參數(shù)與用戶體驗形成閉環(huán),所謂“征服荒野”的本質,實則是以謙卑姿態(tài)實現(xiàn)與自然的共生。
當碳纖維的剛性抵御風沙,鈦合金的輕盈承載遠方,每一次出發(fā),皆是科技對自然的優(yōu)雅回應。攀爬者S的車轍之下,每一克重量的精算,都是對遠方更深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