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的冬天,宛如一部鐫刻著歲月痕跡與多元文化交融的史詩長卷,在凜冽寒風(fēng)的吹拂下,徐徐展開其厚重而迷人的篇章,每一頁都飽蘸著民族融合、地域歷史文化、獨特美食以及煤炭記憶的濃墨重彩。
當西伯利亞的寒流如洶涌潮水般席卷而來,平城瞬間被嚴寒的幕布所籠罩。風(fēng),恰似草原鐵騎奔騰之際揚起的滾滾沙塵,帶著一往無前的剽悍氣息,尖嘯著掠過大街小巷,刮得行人臉頰生疼。街頭巷尾的人們,身著融合了多民族風(fēng)格元素的厚實棉衣,腳步匆匆。遙想往昔,平城作為北方游牧民族與中原漢族的重要交匯樞紐,胡服的干練便捷與漢服的典雅端莊相互借鑒,歷經(jīng)歲月的精心雕琢,最終形成了如今平城冬日別具一格的著裝風(fēng)尚。與此同時,這片土地之下,煤炭資源恰似一座沉睡的寶藏,儲量頗為可觀。自明清時期起,民間的小煤窯便如繁星般散布于各處。在這寒冷的冬日里,采煤工人們不畏艱辛,深入幽黑深邃的井下,一鎬一鎬地采掘著煤炭,那一塊塊烏黑發(fā)亮的煤炭,如同冬日里的“黑色暖陽”,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地面之上,為人們驅(qū)散寒意,點燃生活的希望之火。
雪花,仿若一群身著潔白羽衣的精靈,輕盈地自高遠天際飄落人間,不多時,便將平城妝點成一個如夢似幻的銀白世界。古老的平城,往昔曾為北魏都城,見證了鮮卑族、漢族等多民族在此聚居融合的繁榮盛景。城中的建筑群落,巧妙地將中原傳統(tǒng)建筑的規(guī)整對稱、飛檐斗拱之美與游牧民族建筑的豪放粗獷、實用大氣之風(fēng)融為一體。此刻,這些飽經(jīng)歷史滄桑的建筑靜靜地佇立在皚皚白雪之中,宛如一位位默的智者,默默見證著千百年間民族融合的漫長歷程。那聞名遐邇的云岡石窟,其佛像的雕刻藝術(shù)更是將西域犍陀羅藝術(shù)的獨特魅力與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完美融合,在紛紛揚揚的白雪映襯之下,愈發(fā)顯得莊嚴肅穆,仿佛在低聲訴說著佛教東傳的漫漫歷程中,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相互汲取養(yǎng)分的輝煌篇章。而煤炭的開采與應(yīng)用,恰似一條堅韌的紐帶,貫穿于平城的歷史發(fā)展脈絡(luò)之中,不僅為居民們抵御冬日的嚴寒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還為各類工坊的正常運轉(zhuǎn)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源泉,有力地推動著這座古老城市在歲月的長河中穩(wěn)步前行,留下一串串堅實而深刻的發(fā)展足跡。
平城的冬天,美食無疑是民族融合最為生動鮮活的展示窗口。漫步于街頭巷尾,那一家家小吃攤散發(fā)出來的誘人香氣,恰似無形的絲線,緊緊地牽引著過往行人的腳步與味蕾。瞧,那烤得滋滋冒油、香氣四溢的羊肉串,鮮嫩的羊肉在炭火的精心烤制下,散發(fā)出濃郁的肉香,再均勻地撒上一層孜然與辣椒面,二者的香味相互交織纏繞,瞬間點燃了人們內(nèi)心深處潛藏的食欲之火,令人垂涎欲滴。羊肉,作為草原游牧民族餐桌上的傳統(tǒng)珍饈佳肴,在平城這片土地上,與中原地區(qū)的烹飪技藝巧妙融合,碰撞出全新的美味火花,成為了男女老少皆難以抗拒的舌尖誘惑。還有那一碗碗熱氣騰騰的刀削面,經(jīng)驗豐富的師傅們手法嫻熟,手起刀落之間,一片片中間厚兩邊薄、形狀恰似游牧民族刀具的面條如銀魚般躍入鍋中,翻滾幾下后撈入碗中,澆上精心熬制的鮮美鹵汁,食客們趁熱吃上一口,筋道的面條與醇厚的鹵湯在口腔中交融,那美妙的口感瞬間驅(qū)散了周身的寒意,溫暖了脾胃與心房,這獨特的面食文化,無疑是漢族與少數(shù)民族飲食文化交流融合所孕育出的一顆璀璨明珠。
而在這眾多美食之中,火鍋更是平城冬日里的一抹獨特亮色。銅制的火鍋中間,炭火熊熊燃燒,為圍坐四周的人們帶來融融暖意。鍋中,翻滾著的是融合了多民族特色的食材與湯底。鮮嫩的羊肉片自是必不可少,那是草原風(fēng)情的體現(xiàn);各類新鮮蔬菜,又彰顯著農(nóng)耕文化的印記;再加上具有本地特色的豆制品與菌菇,以及獨特調(diào)配的香辣蘸料,每一口都是多元文化在舌尖上的激情碰撞。一家人或一群好友圍聚火鍋旁,一邊暢談歡笑,一邊涮煮美食,騰騰熱氣彌漫在空氣中,歡聲笑語回蕩在屋內(nèi),親情與友情也在這熱鬧氛圍中不斷升溫。
與火鍋的熱烈相呼應(yīng)的,是那一碗碗暖人心脾的羊雜割。將羊的心、肝、肺、肚等雜碎精心清洗干凈,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放入滾燙的羊骨湯中煮熟,再撒上一把翠綠的蔥花、香菜沫,滴上幾滴香油,一碗羊雜割便大功告成。端上桌來,熱氣騰騰,香氣撲鼻。食客們輕輕攪拌一下,先喝上一口濃郁醇厚的熱湯,那鮮美的滋味瞬間在口腔中炸開,順著喉嚨流淌至全身,仿佛一股暖流注入血脈,驅(qū)散了身體里的每一絲寒意。羊雜割的歷史源遠流長,它在不同民族的飲食傳統(tǒng)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平城,它更是吸收了各民族的烹飪精髓,成為了冬季里備受人們喜愛的滋補佳品。
此外,平城的冬天還有蕎麥制品帶來的別樣風(fēng)味。用蕎麥面制作的蕎面饸饹,口感爽滑勁道,配上醇厚的肉醬或酸甜的醋鹵,別具一番風(fēng)味。蕎麥這種作物,適應(yīng)了平城的地域環(huán)境,其加工制作的美食也融入了當?shù)厝藗兊娜粘I?,反映出地域特色與民族飲食文化的有機結(jié)合。
夜晚的平城,仿若一顆鑲嵌在北方大地之上的璀璨明珠,散發(fā)著迷人的光芒。華燈初上,街頭巷尾的路燈灑下柔和而昏黃的燈光,與地上的皚皚白雪相互輝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宛如夢幻仙境般的迷人畫卷。遠處的鼓樓,巍峨聳立在夜色之中,在燈光與白雪的精心裝扮下,愈發(fā)顯得莊嚴肅穆。鼓樓的建筑風(fēng)格獨具匠心,巧妙地融合了多民族的智慧與技藝結(jié)晶,它宛如一位歷史的巨人,靜靜地見證著無數(shù)個日夜的交替輪回,見證著不同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的和諧共生、攜手發(fā)展。此時,若是漫步在街頭,腳下的積雪會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響,仿佛是雪花在輕聲吟唱著古老的歌謠,為人們的漫步之旅增添一份別樣的情趣。抬頭仰望夜空,那深邃無垠的天幕之上,璀璨的繁星如同鑲嵌在黑色綢緞上的寶石,閃爍著神秘而迷人的光芒,令人不禁沉醉在這寧靜而美好的冬夜氛圍之中,思緒也隨之飄向遙遠的時空深處,去探尋平城那悠久而輝煌的歷史過往。
平城的冬天,雖缺失江南水鄉(xiāng)那溫婉細膩、如詩如畫的柔情韻味,但卻擁有著北方大地獨有的雄渾壯闊與厚重質(zhì)樸。它宛如一位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智者,以其獨特而深邃的魅力,將民族融合、地域歷史文化特色、豐富多樣的美食文化以及煤炭開采應(yīng)用的記憶,絲絲縷縷地融入進每一寸土地、每一縷寒風(fēng)、每一片雪花、每一道美食之中,讓每一位慕名而來的到訪者,都能夠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這座城市多元文化相互交織、碰撞融合所綻放出的獨特魅力,情不自禁地沉醉于這一場跨越時空、古今交融的冬日華麗交響樂章之中,久久難以忘懷。
選自《今日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