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河周邊有大片大片的草地,常見一匹匹駿馬在草地上吃草、喝水。馬是附近農戶養(yǎng)的,經過了專門的馴化,可供游客騎乘。這個時節(jié),騎一匹駿馬,或漫步徐行,或策馬奔騰,坐在馬背上欣賞大沙河的美景,實在是一種享受。
我和朋友自然不肯放過這個大好的機會,每人挑選了一匹馬,馬主人給我們講解了一些注意事項,比如雙腿夾緊馬背是讓馬前行,往后拉韁繩是讓馬停下,向左拐彎就往回拉左邊的韁繩,向右拐彎就往回拉右邊的韁繩等等。經過簡單的“培訓”之后,我們就上馬了。當然,為了確保安全,馬主人一直跟著我們。
這些馬溫順、聽話。我騎的是一匹高大的白馬,對于我發(fā)出的不太熟練的指令,它都能聽懂,而且乖乖照做。騎了一圈之后,我慢慢有了自信,不由得加快了速度,頗有一種“春風得意馬蹄疾”的快感。然而,就在我沾沾自喜之時,一條小溪突然橫亙在眼前,我頓時緊張起來,想要蹚過去,卻擔心控制不好馬匹摔下來;手忙腳亂地想要拉緊韁繩停下時,好像又有點來不及了,馬的一個蹄子已經踩到了軟泥上……
此時,馬主人跟上來,及時對白馬發(fā)出指令,白馬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帶著我沖了過去。停穩(wěn)下馬之后,我還有些驚魂未定。說實話,剛才的情況確實有些危險,但凡白馬有一點猶豫不決,或者臨時害怕,現在就是人仰馬翻的局面了。前段時間,也有游客騎馬遇到這種情況,馬匹看見危險不敢往前沖,對馬主人發(fā)出的指令也是充耳不聞,最后被逼急,索性把游客摔下馬背,自己跑了。
“看來馬和馬之間是不一樣的,有的勇敢,有的膽子可能小一點?!蔽腋锌?。馬主人搖搖頭,笑著說:“你說得并不完全對?!?/p>
馬主人說,馬的反應可能與馬主人馴馬的方式有關。有些馬主人習慣用打壓的方式馴馬,如果馬不聽話,就使勁拉它、懲罰它,甚至打它,讓馬產生恐懼,最后服從于他。他馴馬用的方式是鼓勵式:馬的行為符合他的要求,他會給予獎勵;如果不符合他的要求,他會慢慢引領、安撫,直至馬做出符合他要求的行為。如此一來,馬對他產生的是信任甚至依賴,自然會服從于他。
“表面上看,這兩種方式馴出來的馬是一樣的。但在關鍵時刻,就會顯露出不同。被打壓服從的馬在遇到危險時會害怕、逃避,進而引發(fā)意外。而用鼓勵方式馴出來的馬,因為對主人絕對信任,即便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會無條件地服從主人的指令,反而能平安無事?!瘪R主人解釋著,臉上浮現出驕傲的神色。
我連連點頭。與其說這是馬的區(qū)別,不如說這是馴馬人的區(qū)別。給予尊重、平等、關愛和理解,才能換來同等的認可與信任。馴馬人與馬之間是如此,人與人之間,亦是如此。
(編輯 兔咪/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