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篆文"""""""""""隸書"""""""""""楷書
甲骨文的“望”是人頂著一只豎起來的大眼睛,表示遠望。俯視、仰視都用“臣”這只豎起來的眼睛表示。古時橫目平視為“看”,縱目仰觀為“望”。人下加“土”,表示站在土臺上遠望,登高可望得更遠。加“月”,表示所望之月,望是人的動作,月是望的對象。
“望”在古代還有遙祭的意思,泛指古代的帝王祭祀山川、日月、星辰,望而祭之?!渡袝罚骸巴谏酱ā!?/p>
十五的月亮最圓,日西下,月東升,日月遙遙相望,如情侶,古人把這天稱“望日”或“望”。月初是朔,月盡是晦,滿月(月中)是望。過了望日稱“既望”,蘇軾《前赤壁賦》:“壬戌之秋,七月既望?!?/p>
人望星空、望彩霞、望藍天白云,必仰頭望,由此引申出“景仰”“敬仰”。《詩經(jīng)》中
“萬民所望”,眾望所歸,這是萬民所希望、所敬仰的。
唐代詩人趙嘏在《江樓感舊》一詩中寫道:“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處?風(fēng)景依稀似去年?!苯呍乱梗娙霜氉缘菢?,望見了去年的江樓與月色,只是去年一同望月的人,今夜已不知身在何處。
劉皂在《渡桑乾》詩中也說:“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乾水,卻望并州是故鄉(xiāng)?!辈⒅菰诮裆轿魈?。詩人家鄉(xiāng)在陜西咸陽,已居并州十年,思鄉(xiāng)心切,直把并州“望”成了咸陽。
陶伯宗《如歸亭》:“今日吳江亭上望,水光山色卻如歸?!睗h樂府《悲歌行》:“悲歌可以當(dāng)泣,遠望可以當(dāng)歸?!北枰磺嫠技业目奁?,登高望遠就當(dāng)是回家了。
李覯《鄉(xiāng)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碧柭渖街幘褪翘毂M頭了,可望斷天涯仍望不到家。
西晉末年,每到春秋時節(jié),人們好到新亭飲宴。風(fēng)景沒變,可舉目遠望,江河已經(jīng)變了,在座的人都流下了眼淚……
今夜月明人盡望。古人的望,望出了一片片心的天空。
站得低,望得近;站得高,望得遠。站在洞坑,只能望到眼前,與自己的影子相望。
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不怕層層浮云遮擋我遠望的視線,只因我站在最高層。
“舉頭紅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蹦隳芡噙h,關(guān)鍵看你的腳站在哪兒;腳站再高,目光所及不如思想所及。
“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一般人是望不了這么遠、望不到這么多的。詩人、偉人的望,除了眼睛望,心也在望,想象、情感、思想、博大胸懷都在望。
你現(xiàn)在望的月,李白、杜甫望過,蘇軾、李清照也望過,天文學(xué)家也望過。他們望見了什么,你又能望見什么呢?
你望世界,世界也在望你。
“?!迸c“望”最初均有“觀望”之意。對物體近處細(xì)看是為了分辨,向遠處眺望,甚至遠到望不見了還在望,那就是希望——想看到的渴望。
愛望著別人,是別人的愛;愛望著你,是你的愛。親人留戀你,才會望你的背影,陌生人不會久望你,愛與愛才會相望。朱自清的“望”已望了整整百年,一篇《背影》,望盡天涯路,望不盡一生父子情。
“望”有“亡”,指親人逃亡在外。《說文解字》:“出亡在外,望其還也?!眱傻毓餐辉?,在“望”中也能相會。“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xiāng)”,在“望”中也能回家。
“望”里有親情,那是愛的目光在望,只有愛的目光才含愛,才能望見愛,才被愛所望。
花與草在望,樹與鳥在望,山與水在望,舟與河在望,路與橋在望,城與樓在望,日與霞在望,星與月在望,白云與藍天在望,“此時相望不相聞”。
天與地,一個俯望,一個仰望。當(dāng)你站在樓上仰望時,樓下還有人在仰望著你。
人人都在望。有人望亭閣,有人望瀑布;有人望池塘,有人望大海;有人望家鄉(xiāng),有人望錢財;有人望親情,有人望自己;有人望庭前花開花落,有人望天上云卷云舒,有人望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春望,夏望,秋望,冬望,望的無一是你,望的無一不是你。近的越望越遠,故鄉(xiāng)望斷;遠的越望越近,離雁望歸。望的月很遠,同望月的人不遠。
凝望、遠望、回望。年輕時,我遙望未來;年老時,我回望過去,仿佛望見了遙遠的童年、少年、青春、初戀……
你能望見多遠的過去,就能望到多遠的未來。
你望著我,雖望不見,卻還想望;我望著你,也望不見,可也想望。哪怕望透青山、望穿秋水、望干大海,這是相思。
相思不是用眼睛望,而是用心望、用思念望、用愛望,沒有一個愛是望不見的。
我望月,卻望著了愛;我望愛,卻望見了你。月夜夜在傳遞著天下愛的望、望的愛。
在望見你之處,我的目光和你在一起;在望不見你之處,照過我的陽光又灑在你身上。
人生最美好的望:山望著云,水望著月,我望著你,你望著我,眼睛望著眼睛,心望著心,笑望著笑,愛望著愛,溫馨望著溫馨,希望望著希望,幸福望著幸?!?/p>
你望月,月也望你;你不望月,月也望著你。你回家,月就為你照路;你遠行,月就一路陪伴;你走到哪兒,月的目光就望到哪兒。你忙得沒時間望月,月再忙也忘不了望著你。你睡著了,月就守護著你熟睡的房子,用目光撫摸著你從小到大所有的夢……
早晨,你醒了,忽然想看看一夜未眠陪伴著你、夜夜望著你的月,她卻悄悄離開了。
天上月就一個,地上千萬父母不正像溫柔慈祥的月?每一縷光都是天天望你、望你一生的愛的目光、愛的陽光。
那天,漫步小樹林,我忽然發(fā)現(xiàn),有的樹干上長著的一些疤痕,竟酷似一只只眼睛,仿佛正在定定地望著我。
這是誰的眼睛?
古人說,“樹”上長“目”為“相”。甲骨文、金文(相)字形,即由“木”和“目”組成,表示用眼睛仔細(xì)審視、觀察、欣賞樹木。“目”與“木”之間你望著我、我望著你,又引申出“相互”的含義。
我相樹,樹也在相我嗎?我望著樹,樹也在望著我嗎?
原來,相逢、相遇、相識、相知、相交、相約、相聚、相守、相依、相伴、相親相愛、相見恨晚、相見時難別亦難、相逢何必曾相識,這么多美好詞語,都源自人與樹、人與人的深情對望、互望、凝望呵!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