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顯國
2000年《瓊林寫真情》攝影展于故鄉(xiāng)瓊林里
2002年(島鄉(xiāng)顯影)攝影展于金門
2002年《前線在臺北》攝影展于臺北
2005年《失落的島嶼》攝影展于泉州
2005年《消失的戰(zhàn)地——金門》于中國平遙攝影節(jié)
2008年兩門(金門·廈門)雙人攝影家聯展于廈門鼓浪嶼
2009年(廈門)臺海新聞攝影大賽組委會委員
2012年金門縣攝影學會主席
2012年(廈門)臺海新聞攝影大賽評審委員
2012年中國第四屆海峽(霞浦)攝影節(jié)邀請展
2013年日本沖繩美術博物館“標語老兵”攝影展
蔡顯國生長在金門島,影像作品充滿了人文精神,簡約的黑白光影,細膩瞬間富有濃郁鄉(xiāng)情,影像忠實表現不做作,數十年來投入金門攝影工作未曾停歇過,持續(xù)用影像耕耘故土上的人生百態(tài)。
蔡顯國的創(chuàng)作一貫以黑白影像呈現,人文個展充分顯示對土地的深切情懷。他認為攝影不只是影像,而是有生命的歷史軌跡,流失的面貌就是永恒的歷史記憶,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他以攝影記錄人們的悲歡離合,為這片土地留下重要的文獻依據。
蔡顯國的作品曾經在金門、臺北、廈門、福州、泉州、平遙、日本等地展出,從島鄉(xiāng)出走國際,對他生長的土地是貢獻良多的。
Qamp;A
攝影與攝像:金門有哪些元素,能激發(fā)您的創(chuàng)作靈感?
蔡顯國:我的創(chuàng)作靈感,來自日常生活中,我一直喜歡走訪民間與探索人性。
攝影與攝像:從您的作品中,我發(fā)現生活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點滴,卻藏著最鮮活的素材。
蔡顯國:沒錯,日常生活里的故事和細節(jié),在金門島上,就像一座取之不盡的靈感寶庫,每次挖掘都能發(fā)現新的感動與驚喜。
攝影與攝像:真羨慕您能敏銳捕捉到生活中的靈感,肯定有不少有意思的創(chuàng)作,能分享一下您的創(chuàng)作理念嗎?
蔡顯國:我鏡頭走過的痕跡,皆是土地上的歷史故事。
穿過鏡頭都是心靈之眼,忠誠地面對它的存在,并化作永恒是我的攝影信念!這對于一個攝影工作者尤其重要!
攝影與攝像:金門的傳統(tǒng)文化在您的作品中是如何體現的?
蔡顯國:文化生活具有高尚的美德,鄉(xiāng)土生活本就是一種中國美學,人間煙火有些氛圍,不知不覺地便被記錄了下來,感動一方土地人。每個人的生活周邊都會有故事,衍生了某些鄉(xiāng)土動人的情懷,而我只是個擦肩而過的攝影人。
攝影與攝像:對于捕捉金門的民俗活動,您有什么獨特的拍攝技巧?
蔡顯國:攝影要用心觀察人、事、物,把動容的感覺拍攝出來,讓虔誠之心與土地的關系密切地連接在一起。這些日后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地方文獻,攝影是為歷史而服務的,我一直秉持這樣的信念。
攝影與攝像:您怎么看待攝影這種方式在記錄金門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價值?
蔡顯國:我經過的島嶼人生,一直持續(xù)地發(fā)生有意思的故事,有時我走進閩南,像是散心放空,仍不忘拍攝一個個人文故事或民俗。我所處的島嶼太小了,過去是禁錮之地,現在小三通走過了25年了,我有更大的空間走出去看看,就當作是一個寫故事的人向前走去。
攝影與攝像:有沒有哪次拍攝經歷是困難的,也讓您印象最深刻?
蔡顯國:拍雷區(qū),因為是管制區(qū),嚴禁人員進入。為了見證歷史,協商溝通很久,最后同意我一個人進入掃雷區(qū)內拍攝,但是,必須簽下“生死狀”,一旦發(fā)生事故,概由自己承擔,連我家人也不知道這件事。持續(xù)近一個多月,慶幸最后平安順利。金門是歷史戰(zhàn)地,一直都有危險性,很久以前沒有掃過雷。我們人也是到處跑拍照,現在回想起來,我這人好像一點也不怕死!
攝影與攝像:您這段經歷實在太驚心動魄了!為了見證歷史深入禁區(qū),還獨自承擔如此巨大風險,這真的需要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決心。能平安歸來真的是萬幸中的萬幸,這段獨特經歷想必會成為您人生中極其難忘且意義非凡的回憶。您有創(chuàng)作靈感枯竭的時候嗎?
蔡顯國:簡單來說,把攝影當成生活的樂趣,這樣的日子已經習慣性地成為日記,村拍和街拍是我感興趣的,每天發(fā)現可以抒寫的,便拍了下來,有趣的畫面也收藏在電腦中,人生的生命動力就是走到哪里,看到哪里拍到哪里,想到好的議題,就朝那個方向去創(chuàng)作。
攝影與攝像:拍攝中您是否會引導拍攝對象表現出特定的情緒或狀態(tài)?
蔡顯國:自然流露,紀實就要真情呈現,情緒是因話題而改變,不能作假!
攝影與攝像:您對攝影的這份熱愛和執(zhí)著太讓人佩服了!村拍和街拍里藏著生活最本真的模樣,每次按下快門,都是在定格一個獨特的瞬間。
蔡顯國:既然喜歡上攝影,就該是生活偏心的一部分,用鏡頭記錄日常瑣碎,讓平凡日子變得閃閃發(fā)光。攝影迅速走進數字化,我心里非常懷念底片拍照的日子,那種感覺非常的棒,上個世紀的末尾,我拍的黑白軟片,待在暗房工作室,現在已經很難回得去了,當下底片變得很貴了,相紙藥水材料也很難買了,回憶2005年之前,我在泉州還可買到黑白的上海底片,幾年后再也都沒得賣了,甚至店也不見了。如果攝影是藝術,那應該是用底片拍出的手工制作品相,從暗房里端出來的成品,這才稱得上是攝影工藝品,你
說呢?
攝影與攝像:把攝影融入生活,把生活寫成日記,您這種生活狀態(tài)太讓人羨慕了!
蔡顯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少年時代的我很喜歡看電影,似乎我們村里的隊部戲院,才是我的小學堂,兩三天就是一場電影。再后來鉆進村里的照相館,發(fā)現黑白顯影很驚奇,與戲院的黑白電影怎么相似,慢慢地愛上了影像。而攝影伴我已近半個世紀,早已成為我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有人用筆寫日記,而我用攝影來寫作,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里,能邂逅更多的人文精彩,把生活中的人生百態(tài),都化作歡喜的永恒,光影印樣著美好的回憶。
攝影與攝像:生活的靈感源源不斷,相機的快門也不會停止,愿往后的每一次拍攝,都能讓您遇見更好的自己,也遇見生活最本真的美好。
蔡顯國:靈感其實一直是很突然的,更是可遇不求,反應還得快狠準才行!還是那句老話,用心的觀察很重要的。有些一眨眼的東西,看似不咋樣,但定格成一幅畫面后,讓人看見了會更有意義,世間哪有完美的攝影作品?看久了,也會失去完美的意義,不必追求第一,追求獨一才是自己的東西!作為一個攝影人,未來的路還很長遠,我還是如常繼續(xù)帶著相機與手機走拍,走訪人間煙火,凝視摁下快門的瞬間與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