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世界上什么大型哺乳動物最耐渴?人們馬上會想到駱駝。的確,駱駝極其耐渴。在炎熱干燥的沙漠中,人如果24小時不喝水將會因為脫水而死亡,但是駱駝卻可以長達一周不喝一滴水也能生存下來。但是與生活在非洲撒哈拉地區(qū)半沙漠地帶的彎角大羚羊相比,駱駝的這點本事就算不上什么了。彎角大羚羊(以下簡稱大羚羊)可以長達10個月不喝一滴水。在熾熱的沙漠中,一只大型哺乳動物怎么能夠如此長時間不喝水也活得好好的?
②讓我們一起來探究其中的奧秘。哺乳動物作為恒溫動物,一般必須把體溫保持在大約38攝氏度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但是在撒哈拉地區(qū),白天的氣溫通常高于38攝氏度,最熱的時候能超過50攝氏度。在如此炎熱的環(huán)境中,哺乳動物主要通過讓體內(nèi)的水分蒸發(fā)的方式(出汗或喘氣)來散熱。這是一種很有效的降溫方法,每克水分蒸發(fā)掉時能帶走2.4千焦的熱量。但是,這種方法有個缺點,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的話,身體就會很快地脫水。
③為了保持身體水分,大羚羊既不出汗也不喘氣,而是用一種奇特的方式來應付炎熱的氣溫:把體熱儲存起來。大羚羊能夠忍受高達46攝氏度的體溫,超過這個溫度才不得不出汗把體溫降下來。駱駝也有類似防止出汗的機制,但是它只能忍受41攝氏度的體溫。
④維持如此高的體溫,除了避免出汗,還有一個好處:因為體溫與氣溫接近,空氣可以傳給身體的熱量就少了。白天儲存在體內(nèi)的熱量,到了氣溫較低的晚上,就會逐漸釋放出去。這時候,大羚羊又能讓體溫一直降到36攝氏度以下。這樣在第二天白天時,它可以儲存更多的體熱。
⑤大羚羊的腎臟能夠非常有效地減少尿中的水分,它的尿是高度濃縮的。不過,它的尿中畢竟還有些水分,它的糞便也要含有一點兒水分才排得出去,這樣,大羚羊還是會損失一些水分。
⑥為了防止脫水,大羚羊仍然需要補充水分。在無水可飲用時,它通過食物來補充水分。大羚羊常吃的草水分并不多,在白天只含有1%的水。不過,到了晚上,隨著氣溫的下降和濕度的上升,這些草的水分含量會增加20倍。大羚羊白天不進食,只在黃昏和夜間進食,能最大限度地吸取食物中的水分。
⑦大羚羊還有一種獨特的獲得水分的方式。食物中的營養(yǎng)成分例如碳水化合物,在新陳代謝時能產(chǎn)生水。不過,這個代謝過程需要氧氣參與,而每次呼吸都會帶走體內(nèi)的水分。在晚上,大羚羊一邊讓白天儲存的體熱散發(fā),一邊開始非常緩慢地做深呼吸。深呼吸能吸入更多的氧氣,通過新陳代謝制造更多的水分,而夜晚空氣濕度比較高,通過呼吸散失的水分就比較少。這么一來,大羚羊就能通過一晚上的深呼吸讓體內(nèi)累積更多的水分。
(選自《芳草:經(jīng)典閱讀》,有刪改)
●訓練
1.從全文的思路來看,第①段和第②段能交換順序嗎?為什么?
答:
(參考答案見下期中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