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冬天來臨,當人們拿出棉衣御寒時,自然界的動植物也在用它們的方式準備過冬。冬眠,就是其中頗為特別的一種。冬眠可不是簡單的睡眠,它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生命的奇跡,也是前沿科學研究與應用的熱門。
挑戰(zhàn)生理極限的冬眠
②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哺乳動物的冬眠歷時4至7個月,為保證冬眠期間能生存下來,它們需要在入眠前以脂肪或食物的形式貯存大量能量:熊、睡鼠等動物依靠在夏、秋季積累于體內(nèi)的脂肪;倉鼠、松鼠則選擇在洞穴內(nèi)貯存食物。
③哺乳動物冬眠時,生命體征變化明顯。比如體溫迅速下降、代謝率大幅度降低、心率和呼吸保持在一個極低的水平……這對于一個生命有機體來說,能夠讓各個器官的運轉迅速與之相適應,是一個非常艱難又高級的系統(tǒng)工程。
……
人類期待獲得冬眠“超能力”
⑤近些年,隨著癌癥等醫(yī)學難題陸續(xù)增多以及人類宇宙探索的需要,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開始迫切地對動物特別是對哺乳動物的冬眠開展深入研究。
⑥依托于信息傳播和現(xiàn)代科技的發(fā)展,一些實例的出現(xiàn)和研究結果的發(fā)表給了科學家很大信心:人類自身或許真的具備冬眠的潛力。
⑦2020年12月,西班牙、希臘學術研究團隊在《人類學》期刊發(fā)表研究結果,他們在43萬年前的人類骨骸中,找到了人類冬眠的證據(jù),經(jīng)斷層掃描與顯微鏡觀察,這些骨頭與冬眠動物的骨頭有相似的病變和損傷,也就是說,遠古人類可能也是用冬眠的方式來度過寒冬的。
……
⑩受變溫動物冬眠時體內(nèi)大半液體凍結,心跳、呼吸、血液流動和大腦活動停止,幾個月后又活蹦亂跳的啟發(fā),科學家研究出了“人體冷凍法”。但有研究者指出,通過這種方式冬眠復蘇后,無法證明儲存大腦信息的神經(jīng)通路是否完好,因此,靠冷凍來實現(xiàn)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順暢。
?輥?輯?訛研究的成果雖然不少,但如何將基于動物的研究成果應用到人類,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未來,當科學家最終找到人類的冬眠開關時,將為人們的生命健康、星際航行帶來全新的天地。
(選自《風流一代·經(jīng)典文摘》,有刪改)
●借鑒
1.本文的結構特點是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文結構。文章第①段點明本文的說明對象“冬眠”,起到總領全文的作用;接下來通過兩個小標題層進式地介紹了哺乳動物冬眠挑戰(zhàn)生理極限及人類期待獲得冬眠“超能力”;最后一段總結概括了目前研究人類冬眠技術的成果,起到了收束全文的作用。由此可看出文章結構特點為:總分總。
2.下面這段文字可以作為例子放在文中,小語認為可放在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間,而小文認為可放在第⑩段和第?輥?輯?訛段之間。你同意誰的觀點?說說理由。
1999年,一位挪威的滑雪者不慎掉入冰中,被救起后已沒有心跳和呼吸,體溫下降到13.8℃,但經(jīng)過搶救,他仍然蘇醒過來。2006年10月,一位攀爬雪山失蹤24天才被救援的日本人,在確認新陳代謝已經(jīng)停滯的情況下經(jīng)過治療復蘇。
答:
【解析】本題考查事例與段落的關系。先分析段落中心及兩段之間的關系,再判斷材料中的事例與哪一中心相符。第⑥段的說明中心為人類自身或許真的具備冬眠的潛力,第⑦段則是舉例說明人類找到冬眠的證據(jù);第⑩段強調(diào)靠冷凍來實現(xiàn)人工冬眠的道路不太順暢,第?輥?輯?訛段則是總結全文。材料中的兩個事例明顯與第⑥⑦段說明中心一致,因此同意小語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