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接回山航第一架波音737的乘務員”
1994年7月山航成立,10月,周巧燕來到山航。
她飛過Y-7飛機,每次飛航班前,拎著水、可樂上飛機。飛過薩博飛機,冬冷夏熱,夏天停在機坪的飛機被曬透,飛機下面那點陰涼比飛機內都涼快。登機的旅客一人發(fā)一把扇子,天氣熱人們就容易發(fā)脾氣,剛想發(fā)作,一抬頭看到她的汗珠劈里啪啦掉,也張不開口抱怨半句。
1996年,周巧燕跟隨機組從西雅圖接回了山航第一架波音737飛機。一切都是初始,她是在空白上留跡的人,服務流程都是自己寫出來的。那時候飛航班,什么都要自己來。報紙要手動對折放好,咖啡要手動兌好,“一蓋咖啡,兩蓋伴侶,一層方糖”,這個配方到現(xiàn)在她還記得清清楚楚。為了飛機保持平衡,她微笑著站在登機口一遍遍向旅客重復“請您選擇5—18排座位落座”……
那時候的老同事都變成了老朋友,現(xiàn)在偶爾能一起飛一班,會有種“并肩作戰(zhàn)”“惺惺相惜”的感覺,很珍貴。從第一架接回的波音飛機,到如今137架的波音機隊,時光冉冉,周巧燕也見證了民航業(yè)的發(fā)展,整個民航從注重服務到注重安全,而她始終在這個崗位,撰寫著她的故事。
“在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
2000年,山航青島分公司籌建,周巧燕在青島待了7、8年,又是從空白落筆,端端正正寫下了她的名字。2008年回到濟南,她已經(jīng)成為客艙部副總經(jīng)理。又做了10年,成為客艙部書記,2023年任職客艙部總經(jīng)理。
“我有底氣,不論是‘隊長’還是‘書記’,我都是大家投票投出來的!”
她深知“責權均等”,所以從不喊累。她深知大家對她充滿信任,所以盡所能不讓大家失望。業(yè)務出身,從第一批乘務員到現(xiàn)在在飛,她熟知乘務員工作流程和細節(jié),也和千百萬旅客打過交道,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經(jīng)驗,在帶領團隊時,總能提綱挈領,事半功倍。
嚴管厚愛,工作雷厲風行,不摻半粒沙子,生活盡顯厚道山航精神,讓員工充滿歸屬感。山航乘務員的離職率與同等航司比較,少一半。
平時飛航班,不了解她的乘務員看到和她一起飛,內心怯怯的。但只要和她飛過一班就知道,她耐心溫柔,像大姐姐一樣。“在不同位置扮演不同角色”,她有明確定位。
飛航班時,嚴苛、嚴肅,只會讓乘務員更緊張,本來會的也會出錯,如果把這些緊張、膽怯或者抱怨、煩躁等負能量帶給旅客,就得不償失了。她相信自己的員工,他們經(jīng)過嚴格的學習、練習,日常的準備會、每年的復訓,一次又一次的考核,他們的能力都沒有問題,業(yè)務也都掌握了,遇到問題,她會認真講解,授之以漁,讓他們知其所以然。
她常常講給他們,乘務員這個職業(yè),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旅客,很容易被旅客的情緒代入,她也曾因為旅客的不理解哭過,但這種情緒不能蔓延到下機,自己要學會將工作和生活分開,做好自我平衡。
乘務員受到投訴,她安慰他們:“人們對五星酒店和路邊攤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旅客投訴,說明對我們有期待。”在她眼里,每一位乘務員都很珍貴,美麗是要被欣賞的而不是揶揄的,微笑是要平等換取微笑的而不是迎來惡語的。她告訴他們,自己要尊重自己,才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同樣,她對他們的尊重,也贏得了他們對她的尊重。
“我是很自信的山航人”
這些年,周巧燕代表公司外出交流、學習,前往過日本、韓國、阿聯(lián)酋、卡塔爾等很多國家航空公司和國內其他航空公司。一邊學習,一邊輸出,從最開始“無人問津”到很多次備受矚目,山航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她說,每次講到“山航三十年未發(fā)生艙門滑梯釋放”,都被其他公司稱為“奇跡”,讓她介紹經(jīng)驗。山航客艙部運用SMS安全管理理念,通過員工報告、航班檢查、內部審計等手段,有效識別危險源,挖掘潛在的隱患和無效的控制措施,將艙門的風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三十年中未發(fā)生艙門滑梯釋放,是方法得當,也是管理有方,“飛機上,作為乘務員,我們要求不僅僅只是有光鮮的外表、精湛的服務技巧,更多的是履行保證客艙安全的最高職責?!?/p>
山航飛機上提供的熱水,是沖的開茶,卻又燙不傷手的。飛機上,很容易發(fā)生前排座椅突然后調而碰翻后排旅客保溫杯的事情,有時剛接的熱水開著蓋撒一身,出現(xiàn)燙傷意外。旅客受罪,公司損失。周巧燕決定從源頭上解決這個大患。她到醫(yī)院求證證據(jù),親自試驗,確定熱水和涼水比例,確保不會因水溫過高燙傷旅客和溫度過低影響旅客飲用。一次次水澆到手背上,看什么比例下手上的燙紅會不疼且會消失。最終確定好比例,她找廠家定制盛水壺,刻上刻度,可以讓乘務員一目了然,熱水加到刻度,剩下用礦泉水補滿。既會保證水溫,也不會增加乘務員工作量。
自此,山航再也沒有發(fā)生一例機上熱水燙傷事件。其他航空公司紛紛學習,又一次對山航點贊。
厚道山航,悶聲不響,踏實做事,奔赴汶川,馳援武漢,拍拍胸脯,沖向前面。大事?lián)蔚闷穑∈伦龅郊?。山航人都帶著山航的屬性,厚道相伴,倒出的那一壺壺水背后,是對旅客不言語的用心。30年,周巧燕早就與山航融為一體,她見證公司的發(fā)展,見證民航的騰飛,也把這份厚道扎根心中。自信且驕傲,她總說:“這份職業(yè)的魅力不僅僅在于鮮亮的外表,更多的在于潛在的影響力,從滿懷憧憬的初始培訓到完美謝幕的最后一班,這一路,收獲的不只是感動還有成長和蛻變。”
“做什么都會有倦怠期,但堅持下來,別有收獲”,她常常對乘務員講。這不是一句空話,她是“堅持”二字最有力的踐行者,從工作到愛好,“只要我認準的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堅持到底?!?/p>
堅持運動、學習語言、熱愛生活,她周身帶著一種昂揚的能量,接受生活給予的一切,感恩并喜悅的同生活打招呼、交手、告別,然后朝更開闊處飛去。
她始終明媚,但偶爾也會流露出一些時光流逝的感傷。講到去年和她同一批唯一在飛的乘務員也退休了,她眼圈有點紅,“一種孤單感”。公司飛機越來越多,137架波音飛機排成隊,但環(huán)顧周圍,安靜的只能聽見自己的聲音。
往前走,不回頭。30年的路漫長也艱辛,風呼嘯而過,即便如此,她依然能清晰聽到心臟跳動的聲音,那是最初的起點,堅持的意義,這只領頭雁,還在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