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自古以來即是人們餐桌上的珍饈佳肴,倍受人們喜愛。去年暑假,我來到云南大理,開啟了一次采菌子之旅。
清晨,背上竹簍,穿上膠鞋,“全副武裝”的我來到蒼山腳下,與大部隊會合。清早的蒼山山路濕滑,林中飄著薄薄的霧靄,在深林的某個角落,菌子在其中悄然生長。
一行幾人沿著路邊搜索,在樹叢、草叢中尋覓著菌子的蹤影。路旁堆積著厚厚的松針,蘑菇將自己的頭藏在其中。大家彎腰低頭,像螃蟹一般移動雙腳,翻動路邊的草葉,恨不得把每叢草都翻一遍。
正當(dāng)我們沉浸在翻草叢的樂趣中時,領(lǐng)隊的話打斷了我們的美夢:“菌子要到野林中找,趁時間早,趕緊去吧!”望著黑黢黢的野林,大家起初都有些猶豫,站在路邊躑躅不前。終于,好奇心戰(zhàn)勝了恐懼,隨著一個高個子帶頭鉆進(jìn)山林,大家就散入了林中。
進(jìn)入野林,恍若來到了另一個世界。晨光從葉間灑下,一切都籠罩在了灰藍(lán)的色調(diào)中。一個穿紅衣的小朋友驚叫一聲:“呀,蘑菇!”大家趕忙加快腳步,頓時,原本的尋找直接成為了眼力的角逐,生怕晚了一步,蘑菇就被人收入囊中。我沖進(jìn)林中,迅速掃視著每棵大樹的根部,恨不得把每片落葉與每根松針都翻遍。“小紅”跑到了前方,他滿頭大汗,笑容滿面,一蹦一跳:“三個!”“五個!”話音剛落,我就趕了上去,想要一睹蘑菇真容。那十幾個蘑菇,簇?fù)碓谒蓸涞紫?,粉灰色的傘蓋,白色的像鮮肥肉一般水嫩的菌柄,好像一個“大家庭”。正當(dāng)我們準(zhǔn)備采摘之時,老師卻叫住了我們:“小心,這可是乳牛肝菌,處理不好吃了會引起腹瀉!”大家都倒吸了一口涼氣,我也心有余悸??磥?,蘑菇并不只是外表可愛,有時也潛藏著意想不到的危險。“小紅”變成“小白”,僵在原地,臉上的笑容轉(zhuǎn)為了厭惡。他把蘑菇捏在手里,胳膊一彎,重心后傾,像投一桿標(biāo)槍,“嗖”的一聲,把蘑菇丟進(jìn)了密林中,還趕緊用草葉擦了擦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來到密林深處,像是進(jìn)了菌子的大觀園。有的菌柄不及筷子粗細(xì),卻頂著個油碟大小的菌蓋;有的菌蓋大紅,柄子卻是白色;還有的像皺起的人臉,擠成幾簇。我俯下身子,翻開葉子,用手輕輕捏起蘑菇的根部,向上一提,隨著“叭”的一聲輕響,蘑菇便被摘了起來。我滿頭大汗,說話都喘著粗氣,腿上像灌了鉛似的,可依然樂此不疲。背簍漸漸重了起來,腳上泥水也多了起來,看向其他人,有的手中舉著手掌般大的蘑菇,向大家展示;有的抱著背簍,臉上洋溢著笑容。密林好似沒有盡頭,藏著數(shù)不清的蘑菇。肩上的背簍還沒有被裝滿,但滿滿的成就感早就溢出我們的內(nèi)心。
這次采“菌”之行,我不僅收獲了菌子,還刻下了快樂的記憶。
(編輯 鄭儒鳳 zrf911@sina.com,西米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