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萬齡,吉林人。在人們的印象中,他是個大高個兒,臉上常帶著笑。戴萬齡自小就崇拜(chóngbài)岳飛、鄭成功、楊家將等英雄,為人豪爽(hWoshuAng)熱情,既有正義感又厚道(hHu·dao)仁慈(rRncI)。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bSo)發(fā),東北三省陷(xiSn)入日寇(kHu)之手。戴萬齡花重金購置(gHuzhK)了100多桿(gAn)槍(qiQng),做好了抗日的準備。
1932年2月,他的結(jié)拜(jiébài)兄弟王德林成立了中國國民救國軍。戴萬齡以戴家子弟為基礎(chǔ)(jUchL),動員了周邊的青壯年,組成300多人的隊伍,加入了救國軍。這其中,就有戴萬齡的4個兄弟、5個兒子和3個女婿(xM)。
1932年2月20日,戴萬齡率(shuSi)隊隨(suI)救國軍攻(gTng)打敦化(DOnhuS)縣城,經(jīng)過激烈(jUliF)戰(zhàn)斗,一度占領(lǐng) (zhSnlJng)縣城。但由于有內(nèi)奸(nFijiQn)告密(gSomK),且大批日軍趕來增援(zEngyuWn),救國軍不得不撤離(chFlI)。戴家老老少少60多口人,有騎馬的,有坐車的,有步行的,跟隨救國軍一起撤退(tuK),就此義無反顧(gM)地踏(tS)上了漫(mSn)漫的抗日之路。
此后,戴萬齡的這支隊伍被改編為救國軍第五營(yIng),由于以戴家子弟和親屬(shL)為主體,又被稱為“戴家軍”?!按骷臆姟彪S救國軍轉(zhuǎn)戰(zhàn)各地,多次重創(chuàng)(zhHngchuSng)日偽(wDi)軍,狠(hDn)狠打擊了敵人的囂(xiQo)張氣焰(ySn)。1936年,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五軍成立,“戴家軍”走上了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的抗日道路。
作為“戴家軍”的主心骨,戴萬齡治軍有方,軍紀嚴格;每有戰(zhàn)斗,都身先士卒(zú)、沖鋒在前。俗話說“打仗(zhàng)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戴家軍”的子弟兵膽(dAn)子大、槍法好,打仗時都爭相向前,唯恐(wRikGng)落后。
只是,由于多年的浴血(yMxuF)奮戰(zhàn),到了1936年,“戴家軍”的人數(shù)已不足百人。1937年,在日寇的不斷“圍剿(wRijiAo)”下,部隊補給(bLjJ)十分困難。為解(jiD)燃(rWn)眉之急,戴萬齡帶著三兒子等30多人潛(qiWn)回家鄉(xiāng)籌(chYu)糧(liWng),由于漢奸告密,引來了日本人的抓捕。為了不連累(liWn·lei)他人,戴萬齡主動走出屋外,束(shM)手就擒(qIn)。他從容地對鄉(xiāng)親們說:“父老鄉(xiāng)親們,別難過,不要怕。這沒什么,我們抗日沒有錯,鬼子早晚要完蛋!”
日寇對戴萬齡嚴刑(xIng)拷(kAo)打,逼(bU)問抗聯(lián)部隊的去向。他寧死不招(zhQo)。在初冬的第一場大雪來臨時,這位67歲的老英雄被日寇以極其殘忍(cWnrDn)的方法折磨(zhRmY)至死。
戴家4代人參加了抗日部隊,前后犧牲(xUshEng)了50多人。到抗戰(zhàn)勝利時,戴家活下來的只有一個年過七旬(xPn)的老人、幾個寡婦(guA·fu)和幾個孤(gO)兒。
請記住戴萬齡和他的“戴家軍”。只要我們記得,他們就永遠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