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看朋友,總免不了拎著水果禮盒,連手袋里也塞著給朋友的禮物:書、毛筆、自家做的餛飩……我剛上車,正躊躇要把手袋和禮盒放在旁邊的座位上還是干脆放在地上,忽聽有清亮的聲音在指點我:“你為啥不把包掛在前排椅子背后的掛鉤上?你動手摸一摸,椅子的‘背心’上有掛鉤。”
見我順利將手袋掛了上去,同車男孩笑了,他看上去12歲左右,剛從泳池出來,頭發(fā)還沒完全吹干,他教我判別可以順手掛包的公交車:“咱們這座城市,公交車椅子背后有掛鉤的,共有四種車型。你往右邊車道看,這種前門單開的迷你電動公交和咱們坐的這輛最新版油電混合車,都有掛鉤。怎么判斷有掛鉤呢?第一,公交車是軟椅子;第二,車子底盤低,正對后門處,預留了放輪椅的地方?!?/p>
我不由得驚嘆:“你是怎么留心到這些細節(jié)的?”男孩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黯然神傷:“從前我奶奶送我上課,拎著大包小包很吃力,特意要帶一個S形的掛鉤,把包掛在各種扶手上,有一次,她把包掛在最高的扶手上,司機一個急剎車,包哧的一聲滑出去,打到一個高個叔叔的頭……后來,奶奶去廣州帶我的堂弟了,我開始獨自乘車上各種興趣班,不知為什么,每次看到從尼龍絲包里掏出S形掛鉤的老人,就想到我奶奶。也不知道在廣州,是不是多數(shù)公交車都有掛鉤了,好讓我奶奶省力、安全。”
我和男孩都不說話了,外面是濃郁的夜色與晶亮的車河,每到一站,涌入車廂的都是小孩們清亮的笑鬧與祖輩蒼老沙啞的聲音,這聲音,深深觸動了我和與我萍水相逢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