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背景
孫有喜,江蘇省儀征市新集鎮(zhèn)李營村95歲老人。他是一名退伍老兵,之前在軍中擔任理發(fā)員,曾榮立三等功。他的兒子孫文余、孫子孫章國在老人的影響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一家三代從軍。
“孫爺爺是什么樣的人?”“孫爺爺是一名理發(fā)員,為什么會榮立三等功?”“一家三代從軍入伍,這是什么樣的家庭?”為了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近距離感受榜樣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儀征市新集中心小學滿天星紅領巾尋訪小隊的隊員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尋訪老兵足跡,傳承紅色基因”的尋訪活動。
尋訪紀實
戰(zhàn)場上的“頭等大事”
2024年9月27日,隊員們高舉隊旗,戴著鮮艷的紅領巾,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踏上了尋訪之路。
在新集廟山村紅色教育展覽館內,隊員們仔細閱讀孫有喜老人的事跡介紹?!斑@位就是孫有喜爺爺。他曾擔任部隊的理發(fā)員,團里共有1500多人,他每天不僅要為戰(zhàn)士們理發(fā),還要教徒弟手藝。這是孫有喜爺爺用過的理發(fā)工具?!敝v解員指著一面陳列柜說道。
陳列柜里擺放著一套簡陋的理發(fā)工具,不僅磨損嚴重,還生有銹斑。講解員介紹:“這種理發(fā)工具在當時可是寶貝,解決了戰(zhàn)士們的‘頭等大事’。”
輔導員吳老師拿出一把剪刀,讓隊員試著做100下理發(fā)的動作。幾名隊員試過后都覺得手指、手腕酸疼,指肚還磨出了紅印。想到孫爺爺每天要成千上萬次重復這一動作,隊員們心生敬意。正是有了許許多多像孫爺爺這樣為了理想信念不計較個人得失、持之以恒努力工作的人,才有了我們今天美好的幸福生活。
理發(fā)員的三等功
樸素的衣著,慈祥的笑容,精神矍鑠,這是95歲的孫爺爺給隊員們留下的第一印象。來到孫爺爺家,隊員們熱情地為孫爺爺戴上紅領巾。孫爺爺笑著歡迎隊員們的到來。
孫爺爺?shù)纳詈啒愣麧??;貞浧疖娐蒙?,孫爺爺激動地告訴隊員們,他14歲時就想?yún)④?,但因年紀小沒能去成。后來,孫爺爺應征入伍,成了當時西南軍區(qū)教導一團的一名理發(fā)員。
“孫爺爺,您是一名理發(fā)員。那您是如何獲得三等功的呢?”隊員趙宏偉問道。
孫爺爺回答道:“一次戰(zhàn)斗前,部隊要求戰(zhàn)士們輕裝上陣。我主動請纓,突擊為戰(zhàn)士們理發(fā)。時間緊,人數(shù)多,我連續(xù)加班,3天為近300名戰(zhàn)友理發(fā),最多一天理發(fā)158個,解決了大家的‘頭等大事’。之后,戰(zhàn)士們打了勝仗,我也因理發(fā)而榮立三等功。”
隊員朱俊辰驚訝地說道:“我爸爸也是理發(fā)師,他一天最多也就理30個人的頭發(fā),理完就很累了?!睂O爺爺在自己的平凡崗位不懈努力,為戰(zhàn)斗勝利默默作出貢獻,這是多么可貴的精神!隊員們豎起大拇指,為孫爺爺點贊。
一道紅色的傷疤
這時,一名隊員注意到孫爺爺?shù)氖种福骸皩O爺爺,您手上怎么有一道傷疤?”
隊員們圍過去一看,孫爺爺?shù)氖持干虾杖挥幸坏纼纱玳L的紅色傷疤。他告訴隊員們,這道傷疤就是那次突擊理發(fā)留下的。當時手指被剪破了,他進行簡單包扎后又忙碌起來,因未能及時處理傷口,所以留下了這道傷疤。
孫爺爺自豪地說:“雖然留下了這道傷疤,但那一次我們團打了大勝仗,我也榮立三等功。和上戰(zhàn)場拼殺的戰(zhàn)士相比,我所受的傷不值一提!現(xiàn)在我的生活衣食無憂,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這都是黨帶給我們的!”
革命家庭的“三代傳承”
這時,墻上的一張照片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照片上的三個人都穿著軍裝,孫爺爺自豪地告訴隊員們,他的兒子孫文余、孫子孫章國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均成為軍人,三代人譜寫了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的一段佳話。
尋訪結束前,孫爺爺囑托隊員們:要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不怕困難,將紅色精神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回到學校后,尋訪小隊的隊員們舉辦向孫爺爺學習的主題隊會,將尋訪心得與同學們分享。隊員們立下誓言,從小樹立遠大理想,磨煉堅強意志,傳承紅色基因,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長大后為建設祖國作出貢獻。
尋訪心語
此次尋訪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都像孫爺爺那樣忠于國家、勇于擔當、樂于奉獻,那么我們的國家就一定會更加強大繁榮。
——隊員?唐果馨
孫爺爺一家祖孫三代從軍,是光榮之家。我要以孫爺爺為榜樣,愛黨愛國,傳承紅色基因,高舉隊旗跟黨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隊員?趙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