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可憐的吉普車,很久沒爬山也沒過河,它在這個城市里過得很壓抑,雖然它什么都沒說,但我知道它很難過……難道說六十歲以后,再去尋找我想要的自由……”
——歌曲《活著》
打開某自媒體平臺,搜索年輕人的壓力,搜索引擎顯示的487萬+筆記的數(shù)據(jù)赫然在目,大數(shù)據(jù)的背后是人們忙不完的瑣事和對生活的無可奈何。你是否曾無數(shù)次幻想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卻被現(xiàn)實的瑣碎困擾,最終打消了念頭?難道通勤路上的漫長擁堵就是生活的全部?當然不是!麥子阿姨和蘇敏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勇敢旅行,隨心消費,也能解鎖人生的無限可能!
伍爾夫在書籍《一間只屬于自己的房間》中說:“無論用什么方法,我希望你們能弄足了錢去旅行,去閑游、去冥想世界的過去、未來?!?/p>
2024年,60多歲的麥子阿姨連線前知名主持人大冰,在直播間內(nèi),她說自己只有5000塊錢和一輛三輪車,想出去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不知道需要花多少錢。
“種完麥子,我就往南走。”
“我有個三輪,我可以自己做飯,搭個帳篷,去西雙版納過冬?!?/p>
“我年齡大了,再不出去就出不去了。”
幾句話,讓麥子阿姨在網(wǎng)絡(luò)上火得一塌糊涂。麥子阿姨年輕的時候當過保潔,學(xué)過裁縫,因為一場意外,她在給棉花脫籽的時候,手被攪進機器落下傷殘,從此她只能在家種地。她辛勤地照料農(nóng)田,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條,掙錢供孩子讀書、蓋房子,幾十載過去,孩子成家立業(yè),她年歲見長,意識到再不出去走走,以后或許沒機會了。
在直播間中,大冰耐心地給了她建議,而后,一場暖心的護送計劃開始了。一位小伙專門從濟南前往安陽尋找麥子阿姨。遇見她時,她正騎著三輪車,車上有一個化肥袋子改造的行李包,里面裝著一床被子和一張老版中國地圖。在小伙的幫助下,麥子阿姨第一次坐上飛機,笑得如花朵般燦爛。隨后,網(wǎng)友們?nèi)探恿?,各方文旅的邀請函一波接著一波,為麥子阿姨的旅程涂抹上溫暖的底色?/p>
麥子阿姨的走紅不僅是因為她的勇氣,更是因為她喚醒了廣大網(wǎng)友們內(nèi)心深處對旅行、對自由的向往。“種麥子”是中國人與土地相互羈絆的一生,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那片難以割舍的 “麥田”,可能是家庭的重擔、是工作的職責、是對親人和朋友的承諾,這些事讓我們在日復(fù)一日的忙碌中,漸漸忘卻了自己內(nèi)心真正的渴望。而“往南走”是美好又堅定的詩和遠方,“工作半輩子了,為他們忙了半輩子了,我就不能為自己活一把?”麥子阿姨向大眾證明了,麥子要好好種,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永遠被禁錮,人生是曠野,任何時候出發(fā)都不晚。
如果說麥子阿姨的出行是料理好麥田后的找尋自我、回歸本心,那么蘇敏的出走則是當開始流浪的那一刻,她才終于擁有了家。
2020年的秋天,56歲的蘇敏離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家,獨自踏上了自駕游的旅程,她說:“我‘母責’已盡,沒有對不起任何人,是該為自己活一次了?!碧K敏的前半生,是一個女兒、一個妻子、一個母親,卻唯獨不是她自己?!扒鞍肷抑饕菫榱思彝?、父母和大家都能過得更好?!彼x擇了出走。一輛車、一個人、一段未知的旅程。她走過200個城市,自駕10萬公里,雪山、草原、湖泊、海浪……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2021年4月2日,《紐約時報》報道了蘇敏的故事,并稱她為一名“無所畏懼的公路旅行者”。
2024年她的故事被翻拍成電影《出走的決心》,電影一經(jīng)上映,引發(fā)了無數(shù)人的共鳴。
2025年2月11日,蘇敏在其社交平臺賬號上向廣大網(wǎng)友們分享了她的新“家”——一輛家具齊全的房車,為新“家”剪彩的她眼神明亮,仿佛重獲新生。
我們每天按部就班,重復(fù)著相似的生活,可當看到蘇敏勇敢踏上旅程,才驚覺,原來人生的地圖從不設(shè)限。聽聞不如經(jīng)歷,向往不如出發(fā),當你邁出那一步,山川湖海都會為你讓路,春天到了,此刻出發(fā),人生的精彩才剛剛開始!
那些年的網(wǎng)友熱評:
還有那么多的風(fēng)景沒看,有趣的事情沒做,超級美味的小吃沒吃,眼前的困難都會變成動力,我們得好好努力,去擁抱它們。
——網(wǎng)友玲寶
不妨勇敢點兒,這個世界我們只來一次。
——網(wǎng)友木子左宇
年紀大了,喜歡山山水水讓人平靜的東西,喜歡在路上的感覺。不為趕路,只為感受路。
——網(wǎng)友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