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福,41歲,是個溫順愛妻的“小伙子”。研究生畢業(yè)之后一直在北京一家事業(yè)單位工作。工作十多年,業(yè)績平平,人際關系淡淡,同事們笑稱為他“阿Q先生”。
夫妻二人吵吵鬧鬧地進入診室?!拔揖褪菗哪?,喜歡你,離不開你!我這么愛你,你應該高興不是嗎?我咋就有病了?”家福拉著妻子小娜咆哮著?!澳阌绊懳艺9ぷ魃盍耍∧憔褪怯胁?!”小娜一把推開家福,“你自己和大夫說吧!”
看著焦灼對戰(zhàn)的夫妻二人,為了正常采集病史,緩解尷尬氣氛,我讓家福先在診室門口等候。小娜深吸了兩口氣,慢慢地開口,“我倆是大學同學,他話不多,成績特別好,我經常向他請教問題,他也很有耐心。覺得他老實可靠,我就和他開始戀愛。確定關系以后,他對我特別好,生活、學習他都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一天到晚都圍繞著我轉,同學們特別羨慕我。”小娜抹了一把眼淚繼續(xù)回憶道:“后來我們都讀了研究生,畢業(yè)就結婚了,當時我覺得自己特別甜蜜,同事們也都說我有個二十四孝好老公。但后來我覺得特別不對勁兒,我出差時間超過三天他就得請假跟著我,同事問我說他是不是懷疑我有外遇。我也問過他,他說,一家人不是應該一起嗎?分開時間長了會想我,擔心我……”
看小娜沉默了一會兒,我便接著問道:“那后來呢?”“他媽去年去世了,他就更加變本加厲了。我感覺自己被壓得一點私人空間都沒有,每天一睜開眼睛都是他,他倒不是對我不好,就是他已經影響我正常工作社交了!分開不到十分鐘就要給我打電話,問我是不是還好,如果我晚一些或者不接電話,就會追到單位。最近我不想理他,見他經常煩躁緊張,坐立不安。我現在就連說話也是十分小心,有時他會因一個字眼糾纏半天?!?/p>
“他能正常工作嗎?”我繼續(xù)追問。“他在單位算個不重要的部門小領導,十幾年工作業(yè)績非常差,但是聽領導話,什么事沒個主見。同事們也都不和他往來,背地里叫他“阿Q”,覺得他工作躺平,只會傳達上級意見,沒有能力,但自我感覺良好?;丶矣袝r也聽他念叨,說手下人太卷,他如何如何壓制別人。我覺得他特別善妒,沒有上進心。所以,后來我也不去他單位,具體情況就不清楚了?!?/p>
家福等得不耐煩,自己推開診室門進來了?!澳阕罱偛焕砦遥也胚@么緊張焦慮的,我沒病。”當著小娜的面,家福始終支支吾吾不肯開口,直到小娜離開診室,家福才開始談自己的情況?!拔乙膊恢罏槭裁?,就是覺得小娜不在身邊的時候會特別的恐懼不安。以前找工作的時候,我刻意選了她工作單位所在的寫字樓,我單位就在她樓下,每天經常見面,就連午飯也能在一起吃。后來她單位搬走了,這兩年我白天上班總覺得坐立不安,不能集中精力工作。所以我會開車半小時找她去一起吃午飯,一小時至少打兩個電話,聽到她說話聲我才放心。她要是不接電話,我就會特別恐懼不安。
我覺得我可能是太軟弱了,總離不開家人,因此也試圖通過打壓下屬,建立威信等方式來樹立自信心,但似乎沒有用,反而同事關系越來越差。我媽去年去世了,我好像也越來越緊張害怕,和媳婦兒更是寸步不離。她在我身邊時,我跟個正常人一樣,離開超過十幾分鐘就不行了。我也覺得自己是不是腦子有問題,但我不想讓她知道,怕她看不起我,離開我……哦,對了,以前上高中時,我媽出差過一回,我也是恐懼緊張得不得了,上學聽課都不能集中注意力。后來我媽擔心我,三天就回來了,我也就沒事了。那回沒現在這么嚴重。”
我進一步追問了家福小時候的情況,了解到家福自幼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子,還有四個姐姐。從小受父母關注,格外照顧,小學到高中一直是父母伴讀,照顧生活。成績好,經常受到長輩和老師的表揚稱贊。話不多,老老實實的樣子,性格孤僻,幾乎沒什么朋友。家福對父母也比較依戀,婚前一直和父母生活,高中畢業(yè)才和母親分床睡,上大學也沒有住過校,午飯都要回家吃。事事都由父母做決定,包括報考大學,上什么專業(yè)。
我總結了家福的情況,自幼母親的過度保護照顧,上大學也要伴讀,對于家人過度依戀,婚后對于妻子過度依戀,分離后產生反復的、過度的痛苦,以及持續(xù)性過度擔心會失去主要依戀對象,或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而導致與自己分離。母親去世后,家福這種現象更加明顯。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情緒問題,也不存在精神癥狀,所以考慮家福存在“分離焦慮障礙”。
家福一聽就急了,“醫(yī)生,您別逗我了!分離焦慮那不是小孩才有的嗎?我都多大了?”“你不能聽醫(yī)生說完嗎?你快把我逼瘋了!你有問題該治療治療!否則再這樣下去,咱們就離婚!”妻子忍不住打斷他。
看著小娜的急切和擔心,我便向他們詳細地介紹了成人分離焦慮障礙,并建議家福盡早開始治療。
分離焦慮障礙是指在預期或已經經歷與家庭或與主要依戀對象分離時,產生反復的、過度的痛苦,以及持續(xù)性過度擔心會失去主要依戀對象,或擔心他們會受到傷害而導致與自己分離,是兒童期最為常見的情緒障礙之一,常在青春期之前發(fā)病。重癥的兒童可能因為分離焦慮而不能上學或參加戶外活動。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成人中同樣存在分離焦慮障礙。成人分離焦慮障礙的病因有很多,包括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環(huán)境因素和患者自身性格氣質等。既往研究顯示,與其他焦慮癥患者相比,分離焦慮癥狀與神經質(例如,自尊心低、不安全因素)和人格障礙有著更為密切的聯系?;加谐扇朔蛛x焦慮障礙的患者在人際關系中可能存在一種不安全的依戀方式。此外,創(chuàng)傷、對人身安全的恐懼和親子關系(如母親的過度保護)也是成人焦慮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
如果存在以下3方面癥狀:(1)與分離有關的明顯痛苦,(2)不愿意睡眠時與主要依戀者分開,(3)害怕獨處或身邊沒有依戀者,并且兒童青少年持續(xù)時間超過4周,成人超過6個月,則需要警惕是否患有成人分離焦慮障礙。常常是家人覺得患者行為存在異常,而患者除非共病其他精神障礙,往往很難發(fā)現自己的異常,主要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于帶著依戀和恐懼生活,相信他們是合理的,并且會盡量減少癥狀和相關行為對自己與他人的影響。另外,他們可能將問題歸咎于缺乏安全感和這種依附是為了獲得足夠的支持幫助。病人害怕被認為不成熟、缺乏獨立性,因而不愿向醫(yī)生或他人承認或透露自己存在成人分離焦慮障礙的癥狀。
了解上述情況之后,家福沉默了,并且在小娜的一再堅持下,決定開始治療。
成人分離焦慮障礙也像其他精神心理疾病一樣,能通過及時有效的治療得以康復。我鼓勵家福通過正規(guī)渠道盡可能去多了解和學習疾病相關知識,堅持認知行為治療(CBT)和藥物治療。也建議小娜,給予家福鼓勵和幫助,幫助他堅持治療,多交朋友,多與朋友互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規(guī)律的睡眠,健康均衡的飲食,良好的運動習慣,廣泛的興趣愛好,都有助于患者的康復。家福聽后表示愿意接受治療,小娜也愿意幫助家福好起來。
在CBT中,家福學習了如何識別和改變負面思維模式,以及如何應對焦慮情緒。同時也堅持服用抗抑郁藥和抗焦慮藥物來緩解癥狀。依戀是家人之間獨有的親密方式,但過猶不及,過度地依戀也會破壞這種“甜蜜”,成為一種負擔。相信家福通過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會把生活的“甜度”調到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