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錢借給別人,對方10年未還還抵賴,他憤而向法院起訴,卻被法院判決不予支持訴訟請求——
借給曾經(jīng)的同事兼好友15萬元,對方承諾半年后歸還,可借款到期后拖了10年未還。當他上門討債時,對方說借款已如期歸還
家住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qū)的周俊杰和羅勇曾經(jīng)是同事,在同一家工廠工作,關系特別好。2003年兩人同時離開工廠,周俊杰在一個安置小區(qū)開了一家超市,羅勇跟朋友合伙做起了鋼材生意。之后兩人雖然各忙各的,但一直保持著聯(lián)系。
2014年1月7日,羅勇來找周俊杰。好久不見,兩人自然少不了吃吃喝喝。酒過三巡,羅勇提出借錢請求,說他接了一單大生意,資金周轉困難,想跟周俊杰借15萬元,并拍著胸脯保證:“兄弟,我這一單生意是壇子里摸烏龜——"十拿九穩(wěn),你放一百個心,不出半年我連本帶息還給你?!敝芸〗芩齑饝S即和羅勇一起到附近的農商銀行轉了15萬元到他賬上。羅勇給周俊杰打了借條:今借到周俊杰一十五萬元整,6個月內(即2014年7月7日前)償還。下面是借款人羅勇簽字畫押加日期。
半年時間一晃而過,可羅勇并未按時還錢。周俊杰想著他一定是手頭不方便,沒有追問。之后一年多,羅勇跟周俊杰兩次口頭打招呼,說暫時沒有閑錢,借他的錢過段時間再還他。礙于情面,周俊杰也沒有逼他還。
再后來,不知是羅勇自己覺得尷尬,還是真的忙,他和周俊杰漸漸不再聯(lián)系。時間一年一年過去,直到2024年,羅勇不僅沒有還錢,連提都不提還錢的事了。
周俊杰懷疑羅勇把借錢的事給忘了,于2024年1月初,拿著那張已經(jīng)泛黃的借條去找羅勇,要求他還錢。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羅勇說,早在2014年7月,他就如期歸還了15萬元借款,只因當時信任周俊杰,沒跟他索要借條,而是讓他將借條撕毀。羅勇還氣憤地指責:“你現(xiàn)在突然跟我要錢,太不仁義了!”兩人一個說借款已還,一個說沒還,當即吵了起來,最終不歡而散。
回到家,周俊杰越想越生氣,一紙訴狀將羅勇告上法庭,要求他償還10年前的借款15萬元,并按民間借貸的年利率24%給付相應利息。
法院判決: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對原告訴求不予支持
長沙市雨花區(qū)人民法院受理了這起案子。根據(jù)原告周俊杰提供的證據(jù),法官確定借據(jù)是真實的。被告羅勇也承認借據(jù)是他所寫。同時,被告羅勇說15萬元借款他已如期歸還,但拿不出任何證據(jù)證明錢已歸還。而且,借條仍在周俊杰手中,法官認為被告沒有還款的可能性極大。
從周俊杰出具的借條可以看出,雙方只約定了6個月內即2014年7月7日前償還借款,并未約定利息及利率。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680條,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但如果債務人逾期還款,債權人可以主張逾期利息。就是說,周俊杰可以向羅勇討要逾期后的利息,即借款在2014年7月7日至還款日之間所產生的利息。
法官經(jīng)審理認為,原、被告之間約定的還款期限為2014年7月7日,至原告起訴索要借款,已超過近10年。其間,原告未向被告主張權利,也提供不出任何主張權利的證據(jù)。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民間借貸糾紛的訴訟時效一般為3年,原告的起訴明顯已經(jīng)超過法定訴訟時效。因此,對周俊杰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綜上,雨花區(qū)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因為訴訟時效已過,不支持原告周俊杰的訴訟請求,但認定被告羅勇欠原告周俊杰15萬元屬實,原告可向被告追討欠款,且可以同時追討從2014年7月7日至今的借款利息。
周俊杰不服判決,提起上訴。2024年4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按照民法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權利僅僅是債權的強制執(zhí)行力,并沒有喪失受理力和保持力
周俊杰怎么也想不通,明明法院判了羅勇確實借了他的錢,怎么他就敗訴了,錢還得自己去討要呢?這就關系到一個法律知識點——訴訟時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規(guī)定:“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訴訟時效的規(guī)定是對權利人行使權利的一種督促,也是對權利人怠于行使權利的一種懲罰?!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95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訴訟時效中斷,從中斷、有關程序終結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一)權利人向義務人提出履行請求;(二)義務人同意履行義務;(三)權利人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四)與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币簿褪钦f,權利也有“保質期”,超過時效沒有行使自己的權利,法院不予支持。
本案中,原告周俊杰在借錢給被告羅勇之后,雙方書面約定了還款日期,但之后的近10年間,原告從未向被告要過賬,比如向被告發(fā)送短信、催告函件或提起訴訟、仲裁等,因此無法提供曾經(jīng)主張權利的證據(jù)。原告因為沒有在法定期限內主張權利,所以需要承擔權利不受法律保護的風險,才會在訴訟中敗訴。
但是,按照民法理論,超過訴訟時效的債權,消滅的權利僅僅是債權的強制執(zhí)行力,并沒有喪失受理力和保持力。這時債權人可以嘗試與債務人進行友好協(xié)商,達成還款協(xié)議。如果債務人自愿履行債務,債權人的債權就可以得到實現(xiàn);債務人在清償債務后,不得以債權已過訴訟時效為由,要求債權人返還財產。債權人可以向債務人發(fā)出催收到期款項的通知單,如果債務人在該通知單上簽字或蓋章,也可以視為對原債務的重新確認,從而使債權得到法律保護。債權人還可以向有關部門或人員投訴,由第三方主持調解或仲裁。
本案中,周俊杰雖然敗訴,但只是失去了讓法院強制羅勇還款的權利,他本人仍然可以向羅勇討要欠款,也可以重新擬定新的借條,協(xié)商還款。
法律不會保護躺在權利上睡大覺的人,所以,主張權利要趁早,不要等過了“保質期”而后悔。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