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云杉是典型的喬木,其高度可達23m。青海云杉作為我國特有樹種,主要分布于青海、祁連山區(qū)、甘肅、寧夏、內蒙古等海拔1600~3800m地帶,多于山谷和陰坡組成單純林。青海云杉具備生長緩慢、適應性強的特點,屬于具有價值多重與功能的綠化樹種。開展青海云杉造林工作能夠增加綠化生態(tài)面積,改良生態(tài)環(huán)境,推動經濟發(fā)展,增強民眾的生態(tài)文明意識,因此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與重視。做好青海云杉的繁育工作,為相關造林提供充足的優(yōu)質苗木,無疑成為一項極為重要的任務。
一、青海云杉種子育苗技術
1、青海云杉育苗前準備
①種子育苗前營養(yǎng)土配制與消毒
對青海云杉進行種子育苗處理,需提前配制好合適的優(yōu)質營養(yǎng)土并做好相應消毒問題,以免土壤自身難以完全滿足青海云杉種子發(fā)芽繁育要求而影響育苗質量與效果。從造林區(qū)采集森林土并進行過篩處理,同時從附近農田中采集優(yōu)質農田土,再將過篩后的森林土與農田土、發(fā)酵羊糞、過磷酸鈣、氮肥、消毒藥品、微肥等按照385∶350∶200∶30∶30∶3∶2的比例進行充分混合,得到符合青海云杉種子育苗需求的優(yōu)質營養(yǎng)土。為了改善營養(yǎng)土的疏松透氣性,還需對其進行適當灑水處理,讓土壤維持潮濕但不黏結的狀態(tài)即可。為了防止營養(yǎng)土本身存在病菌、蟲害等而影響青海云杉種子育苗的質量與效果,除了在配制營養(yǎng)土時向其中加入少量消毒藥品外,還需將2%硫酸亞鐵溶液均勻噴灑在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上再均勻攪拌與混合,溶液與營養(yǎng)土的質量比為1∶10。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進行消毒處理后,便可將其裝入提前準備好的塑料容器中,將所有塑料容器整齊排列于溫室之中。育苗容器一般為塑料膜育苗袋,以便透水。育苗袋規(guī)格為8cm×12cm。將營養(yǎng)土裝入容器袋時一定要確保土壤足夠密實,以免裝入容器的營養(yǎng)土過于疏松而不利于青海云杉種子根系穩(wěn)固扎根。
②青海云杉種實采集與種子質量檢驗
種子本身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青海云杉種子育苗的質量與效果。為了確保種子質量符合育苗要求,應當做好相應的種實采集工作。由于青海云杉需30年樹齡方開始結實,故而進行采種母樹選擇時應優(yōu)先考慮樹齡30-50年、生長健壯、干形優(yōu)良、無病蟲害的植株,從源頭上確保采集的種子質量良好且適應性強。通常在每年8月上旬開始青海云杉球果便會逐漸由綠轉黃,當球果變黃便說明種子已經成熟可以采集。將采集的球果置于種子場攤開晾曬,每天均需進行多次翻動,直到球果的鱗片松弛張開后使用木棍等加以敲打,讓種子脫落。將脫落的種子收集起來使用鐵釵將籽粒抖落,再使用風車等進行風選處理,得到純凈種子。對風選后的種子進行質量檢驗,一般需確保種子凈度為50%~70%、發(fā)芽率為80%~90%、千粒重為3.5~5.5g、含水量為10%左右,以免種子自身質量難以滿足播種育苗要求而影響后續(xù)育苗質量與效果。將質量檢驗合格的種子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放置,等來翌年播種或外運。
③青海云杉種子催芽處理
青海云杉種子播種前需進行催芽處理,從而打破種子的休眠,促使種子露出胚根,達到提高種子成活率、使幼苗出土整齊、縮短出苗期、提高苗木質量等目的。種子催芽處理在青海云杉種子育苗中占據著重要一環(huán),一定要按照規(guī)范做好相應操作。對青海云杉種子進行催芽處理需先將種子置于0.5%~10%硫酸亞鐵溶液中浸泡2h左右,再將種子撈出并密封30min,之后再使用清水將種子清洗干凈,然后將種子置于30~40℃清水中浸泡24h,最后再將種子從清水中撈出并與細沙按照1∶2的比例充分混合均勻以進行催芽。催芽時應確保環(huán)境溫度維持于18~25℃,催芽過程中需每天早、晚各翻動一次種子,頻繁觀察并將催芽濕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以免濕度過大導致種子霉爛。
2、青海云杉育苗播種
在適當的時候播種,是確保青海云杉播種育苗質量的重點。如果播種時間過早,那么溫度較低會影響種子發(fā)芽出苗,導致種子成活率偏低,也會影響后續(xù)苗木生長。如果播種時間過晚,那么會導致幼苗的生長周期縮短,容易造成苗木根系未完全發(fā)育的情況,也會影響苗木移植或造林后的適應性。通常在深度5cm處地溫穩(wěn)定超過10℃后方可進行青海云杉播種。當催芽過的種子有30%露白時便可進行播種。在每袋塑料容器中挖出小穴,將種子點播于容器中,每袋播種量一般為3~4粒。播種時應確保苗芽朝下,謹慎操作以免苗芽受損,并及時上覆過篩腐殖土,覆土厚度一般為0.3~0.5cm。播種后需及時檢查,如發(fā)現(xiàn)漏播需及時補播。另外播后20d還需再次檢查,若發(fā)現(xiàn)有未出苗的容器需立即補播。
3、青海云杉苗期管理
①幼苗出土后溫室遮蔭
為了防止光照過強導致幼苗灼傷,需在幼苗出土后及時在溫室頂棚遮罩草簾,通過適當遮陰的方式保障幼苗良好生長。通常在光照較強、溫度較高的中午時分,需將溫室頂棚的草簾遮上,到了早晨與晚上則要將草簾揭開。當幼苗剛從容器出土時,需將草簾透光度控制在30%左右,確保幼苗能接受光照但不會受到強光照射而發(fā)生灼傷。之后隨著幼苗的逐漸生長,可將草簾透光度加大至50%左右。
②青海云杉適期間苗
做好間苗工作能防止青海云杉幼苗生長過密,同時也能將發(fā)育不健全、受傷、感染病蟲害的幼苗及時清除掉,確保容器中的幼苗能均勻、健康、良好生長。通常在苗木出齊后便可進行第1次間苗操作,而且間苗的同時要對缺苗的容器進行補栽處理并及時灌水,從而確保容器中幼苗分布均勻。當苗木生長穩(wěn)定后,則可進行第2次間苗,每個塑料容器中只留下2~3株苗木即可。
③青海云杉育苗期間的肥水管理
為了保障青海云杉容器育苗的質量與效果,需要做好相應的肥水管理工作。播種后需每天給容器灑水1~3次,確保容器中土壤足夠濕潤。當容器出苗后,則要在每天早、晚各朝著容器噴水1次,而且每周需向容器灌1次底水,確保苗木所需水分能得到充分滿足。隨著苗木的逐漸生長與溫度的逐漸升高,則可適當增加灑水量。進入秋季過后,苗木逐漸細弱,此時相較于炎熱夏季需適當減少噴水次數,以免水分過多、濕度過大而導致幼苗發(fā)生猝倒病與立枯病等。做好施肥工作,施用氮磷鉀復合肥為青海云杉幼苗提供充足養(yǎng)分,能為幼苗良好生長提供有力支持?;适乔嗪T粕挤N子育苗施肥的主要部分,在配制營養(yǎng)土時便需將過磷酸鈣、氮肥、微肥等加入其中,為種子及幼苗生長提供充足養(yǎng)分。而在幼苗生長前期的5-6月則需多施氮肥,生長盛期的7-8月則需多施磷肥與鉀肥,通常在8月底便要停止施肥以免苗木返青。
④青海云杉幼苗生長中松土除草
做好松土除草工作,能為青海云杉幼苗生長創(chuàng)造有利環(huán)境。幼苗生長盛期需進行1次松土,改善土壤透氣性與土壤結構。按照“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進行除草,一般可使用小尖錐將土壤插松后再進行雜草的拔除,而且在實際操作時一定要注意不得傷害幼苗。
⑤苗木越冬
當年新育的苗木較為嫩弱,根系較淺,容易遭遇凍害,故而必須做好越冬管理工作。冬季時需加強對苗木的管理,適期灑水以確保苗木能長期維持較適宜的濕度。如果氣溫較低,還可在容器小苗上覆蓋2~3cm厚的麥苗進行保溫,從而提高青海云杉幼苗越冬保苗率。
⑥容器苗木換床移植
為了培育根系發(fā)達的壯苗與綠化大苗,通常培育3~4年的容器苗木需進行換床移植處理。進行換床移植時需將容器袋去除,并將苗木過長的主根、側根剪除。在新的苗床上挖出移植穴,合理設置行距與株距,通常苗木樹齡越長行距、株距就越大。將去除容器袋且剪除過長主根與側根的苗木豎直置于移植穴中,逐層進行填土處理,填土到一半時需將苗木上提,以確保苗木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之后繼續(xù)一邊填土一邊踩實。容器苗木換床移植后需及時澆透水,并要在之后定期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二、青海云杉無性繁殖技術
1、優(yōu)質砧木培育
進行青海云杉無性繁殖前需培育好合適的優(yōu)質砧木。通過種子育苗的方式,培育出優(yōu)質苗木,并將約6~8cm高的一年生苗木進行間苗與定植。苗木定植行距與株距通常設置為20cm與6cm。苗圃地培養(yǎng)3~5年后。重新進行定植,定植的行距與株距均設置為40cm或50cm。從重新定植后的7~10年生青海云杉苗之中選擇砧木,優(yōu)先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之所以不選擇苗齡低于7年生的苗木作為砧木,是因為苗木樹齡較小不適宜作為砧木;不選擇苗齡高于10年生的苗木作為砧木,則是因為苗齡過大,將其作為砧木的話砧木直徑會過粗而影響嫁接成活率。
2、合理選擇采穗母樹
采集接穗前需對采穗母樹進行合理選擇。采穗母樹本身如果質量較差或者存在病蟲害,那么扦插嫁接的成活率以及苗木繁育質量均會受到影響。采穗母樹一般需選擇樹齡超過10年的優(yōu)良無性系、播種育苗的超級苗或優(yōu)異單株。選定采穗母樹后,需在春季樹葉開始流動、芽鱗尚未脫落前對接穗加以采集,一般為每年的4月上旬到5月上旬,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靈活調整。采集接穗時需在采穗母樹的中上部剪取1年生枝條,最好讓接穗直徑與砧木粗細較為相近,實踐中一般將接穗長度控制為8~10cm,接穗直徑則控制為1~1.2cm。
3、接穗運輸及儲藏
將接穗采集好后,應將其按照同一方向整齊捆好,然后盡快使用車輛等將接穗運輸至嫁接區(qū)域。運輸接穗過程中一定要防止失水,否則會嚴重影響嫁接成活率。如果異地采集的接穗不能及時嫁接,應當使用濕潤的沙子將接穗保存好。使用0.05%的多菌靈溶液灑在沙子上,讓沙子變得濕潤即可。將消毒后的沙子均勻鋪在地面,鋪蓋厚度為4cm,然后將接穗平放于沙層上,所有接穗放好后再在上面覆蓋2cm厚的沙子。每隔2d對儲藏的接穗進行噴水處理,維持濕潤。如果能及時嫁接接穗,則要將接穗浸泡于4~8℃的清水中,浸泡1d后方可進行嫁接。如果浸泡1d后未及時嫁接,則要每隔2d換1次水,浸泡時間最多不可超過7d。
4、青海云杉嫁接操作方法
對青海云杉進行嫁接一般采取髓心形成層對接方法。嫁接應選在4月上旬到5月下旬的陰天或早晨、傍晚進行,避開高溫天氣以及大風天氣、雨天等。準備好合適的嫁接物品,主要有刀片、酒精以及塑料袋等,其中刀片必須足夠鋒利。嫁接前3~5d需對砧木地塊進行澆水。進行嫁接時需先使用酒精將刀片消毒,以免刀片本身帶有病菌等影響嫁接成活率以及苗木生長。使用刀片在砧木頂枝靠芽下方1cm位置向下斜切,切口長度一般為3~5cm并要露出木質部。將接穗于距離頂芽1~1.5cm處進行斜切,露出部分髓心,切口長度應當和砧木切口長度一致。將切好的接穗髓心與砧木延斜面進行對接,再使用塑料膠帶進行綁緊,并要讓出芽鱗。
5、青海云杉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40~60d時,可在接穗開始萌動抽芽時將部分砧木側芽剪去,只留下1個側芽即可,以免接穗新梢生長所需營養(yǎng)不足。如果翌年接穗長勢良好,則可將砧木頂輪枝條的所有側芽去掉,以防砧木和接穗爭搶營養(yǎng)。之后需根據砧木枝條生長情況再次剪掉部分枝條,為接穗生長留出足夠營養(yǎng)。嫁接后60~70d可將塑料袋稍稍松綁,等到8月下旬或翌年中旬將塑料帶再放松一些,不過均不能直接將塑料帶解除。定期對嫁接苗進行澆水,確保水分充足,6月和7月還需配合澆水分別施一次肥,施用尿素5~6kg/667m2。
三、青海云杉繁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
1、青海云杉苗木立枯病的防治
苗木立枯病是青海云杉的常見病害,其多發(fā)生于4-6月、7-9月也偶有發(fā)生。苗木立枯病在不同時期發(fā)生,其癥狀也會有所差異。如果播種后土壤較為潮濕,病菌會感染幼苗,進而導致種子出現(xiàn)腐爛現(xiàn)象,會造成較為嚴重的苗床缺苗問題。如果幼苗出土時苗木過于稠密或者土壤較為潮濕,苗木上的覆蓋物沒有及時揭去,病菌感染苗木,會導致莖葉腐爛。如果幼苗出土后扎根階段病菌感染苗木根莖部位,此時苗木尚未木質化,會導致苗木苗莖組織出現(xiàn)水漬狀病斑并被破壞,最終導致苗木猝倒。如果苗木木質化后土壤中存在大量病菌,那么病菌從苗木根部入侵后會導致幼苗枯死。針對苗木立枯病進行防治需要做好整地工作,使用消毒劑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土壤中的病菌侵害苗木。青海云杉種植時需進行精細整地,挖出平整而疏松的苗床,配合整地使用硫酸亞鐵進行消毒處理,需施用硫酸亞鐵15~20kg/667m2。進行青海云杉種子催芽前,也需使用3%硫酸銅溶液浸泡種子3~6h,之后將種子撈出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并晾干。定期觀察苗木生長情況,若發(fā)現(xiàn)苗木發(fā)生立枯病需及時噴施3%硫酸銅溶液,并且噴灑40~90m內需使用清水對苗木加以沖洗。
2、青海云杉葉銹病的防治
葉銹病是青海云杉發(fā)病率極高的病害,而且其隱蔽性較強。青海云杉苗期需于苗床上搭設塑料膜拱棚,拱棚離地高度為50cm,而且拱棚兩端不得封閉,從而避免陽光直曬曬傷苗木,形成增溫減濕的條件,以防葉銹菌孢子直接接觸苗木。定期對林區(qū)進行巡視,如發(fā)現(xiàn)林木發(fā)生葉銹病需及時將其中的病枝剪除掉并集中銷毀,以防病害擴散。青海云杉葉銹病發(fā)生盛期,可于林間噴施95%敵銹鈉500倍液或20%粉銹寧200倍液加以防治,每隔7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3次即可;也可噴施國光丙環(huán)唑乳油1500~2000倍液,每隔12~15d噴施1次,連續(xù)噴施2次即可。
3、青海云杉小蠹蟲的防治
小蠹蟲是危害青海云杉的常見蟲害。青海云杉被小蠹蟲侵害后,樹皮上會出現(xiàn)孔洞,樹木會逐漸枯死,成蟲會在樹皮韌皮部位及形成層木質部位表層進行取食。定期對青海云杉林木進行觀察,如發(fā)現(xiàn)小蠹蟲寄生林木需及時進行伐除,并要將這些被蟲害侵害的林木集中運出林區(qū)進行剝皮或藥劑熏蒸處理。在青海云杉小蠹蟲危害嚴重區(qū)域設置信息素誘捕器,一般可設置3~5個/667m2誘捕器,從而實現(xiàn)對小蠹蟲的有效誘殺。青海云杉小蠹蟲危害發(fā)生后,可于樹干上蟲孔位置噴施30%氯氰菊酯50倍液或45%氧化樂果乳油500~1000倍液。
綜上可知,青海云杉繁育與病蟲害防治是育苗造林的關鍵技術。地方繁育青海云杉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構建繁育技術標準與病蟲害防治標準,嚴格按照規(guī)范與標準開展相關工作,以此保障林木繁育的質量與效果,促進林業(yè)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作者單位:811100 青海省海東市循化縣自然資源和林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