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7日是令全國傳統(tǒng)武術愛好者傷心的日子,徐曉冬的拳不僅砸在雷雷大師的臉上,更是砸在廣大太極拳愛好者的心上,這件事對于中國傳統(tǒng)武術是一個里程碑的事件,從這次比武以后,又多次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大師在擂臺上被現(xiàn)代搏擊按在地上摩擦的痛心場面,加之后來閆XX、馬XX之流的滑稽出丑,一時間把傳統(tǒng)武術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大家都在問,太極拳到底能不能搏擊?傳統(tǒng)武術到底能不能打?有很多人都說太極拳不能搏擊,所謂的搏擊只是師徒之間,師兄弟之間的練習而已,一遇到散打或人高馬大者,那快速凌厲的攻擊,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太極拳馬上就失去了搏擊功能,也不會出現(xiàn)太極拳者之間推手中四兩撥千斤,發(fā)人于丈外,讓人蹦蹦跳跳的美好效果。所以有的人把太極拳貶得一無是處。然而,大家的觀點都是片面的,是對太極拳沒有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太極拳功夫的習練,達到很高的搏擊境界,是要經(jīng)過太極拳特有的、全面的、系統(tǒng)的、有次第性的訓練。一是要有名師的指導,這是前提。二是長期拳架的練習,拳架的練習要經(jīng)過慢架、快架、活步架、低架、中架、高架和隨心所欲練法等。三是推手,而推手又分很多步驟,1是慢推手、2是中速推手、3是快推手、4是似接非接的快推手、5是快推手過渡到散手。四是推手打法,要把拳里面蘊含的所有打法,所有勁路都要打出來,這要求有好的師傅的喂勁,不斷地喂勁,一群甘被人發(fā)的好師兄弟們,彼此之間反復地練習打法、化法,直到練到純熟,達到一式不成立即變化的條件反射,達到一式多用,多式連用的機關槍式的條件反射。
要完成以上的練習內容,至少需要五年時間,基本達到了初步松柔,身如活蛇,體整如鑄的功夫,可算是小成了。可以進入第五個階段。五是參學印證階段,此時要走出去多與各門派交流,可以與形意拳、八卦掌、意拳、詠春、跆拳道、摔跤、散打等進行友好交流式的切磋,從而汲取形意拳的整勁,兇猛,劈崩鉆炮橫打法的特點,八卦掌的游龍穿鳳,偏門搶攻,游身連環(huán)的步法和身法;意拳的站樁,體會王薌齋大宗師大動不如小動,小動不如不動,不動之動為生生不已之動的武學思想;詠春的化打合一,直取快捷的風格打法;跆拳道的腿法變化;摔跤的特點等等,通過這些交流來實證和補充自己太極拳,也從另外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的太極拳,從而進一步深化自己對太極拳的認識。此階段也可以重新拜新的師傅,古人云:師不拜三,藝不高,新的師傅可以從另一種角度讓你獲得新的訓練內容,從而豐富太極拳的內容,提高對太極拳的認識。
通過參學印證階段,自己的功夫會有飛躍性進步,此時已經(jīng)可以與每個門派從容切磋交流了,步法身法輕靈,變化莫測,打法多變,太極拳基本成熟。到此階段可以進入第六步了。
第六步就是根據(jù)自己的身體特征練一練補充性功法,如意拳的站樁,八卦掌、抖一抖大桿、打打坐,訓練李小龍那種飄若黃蜂,翩若蝴蝶的步法等等,堅持兩到三年,到此階段可算是大成。與散打交手,絕不會出現(xiàn)狼狽不堪的局面。
否定師父,形成屬于自己的武學技術和武學思想。在學拳之初,師父是引路人,像一棵參天大樹,為我們庇蔭遮擋風雨,但當我們長高了長大了,師父就會成為我們成長的障礙。師父也是一個障礙,這絕不是對師父的不敬,更不是對師父的背叛,而是自我成長的需要,師恩如山,必須突破師父,自己才能真正進入自由的境界。要從心理上擺脫對師父的依賴,要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來實現(xiàn)對武學的覺悟。王薌齋宗師有句名言,“學我者生,像我者死”,就是這個道理。在尊師重道上更不能有半點松懈,要感恩,是師父用自己的肩膀才把我們托到如此高的高度,沒有師父,是不會有我們現(xiàn)在的自由境界。
突破師父,形成屬于自己的武學技術和武學思想,是客觀的需要,因為師父的身體條件與我們不同,師傅身高馬大,或是身體瘦小,決定了師傅的搏擊特點,但師父的搏擊特點并不適合于我們自己。胖的師父善于打,而身體瘦小的徒弟要善于化,要練成飄若黃蜂,翩若蝴蝶的步法和身法,像活猴一樣。我想用當年描述楊露禪與人比武時的詞語:身如猿猴,手如運球,進退神速,虛實莫測。我再補充太極拳真正練成時的功夫,閃戰(zhàn)騰挪,神拳鬼步,忽左忽右,炸勁驚閃,松活彈抖,身如活蛇,步若蒼蠅,飄忽不定。
第七步就是,敢于走出自己舒適圈,與練自由搏擊的多交流,多實戰(zhàn)。太極拳實戰(zhàn)名家李萬斌老師講過,打法分兩種,一種是開放式打法,一種是封閉式打法,也稱閉環(huán)式打法,自由搏擊屬于開放式打法,就是對方的打法是你料不及的,而我們的太極拳推手屬于封閉式打法,是在固定模式的圓中變化的打法,對方打什么很容易猜到。另外,散打類的像打乒乓球一樣,蹦蹦跳跳,一打就跑,根本不給你粘手的機會,而太極拳的打法像蛇纏一樣,在沾黏連隨、螺旋纏繞中使用各種技法,一旦對方不讓你接觸,很多拳師就無所適從了。所以,最重要的話說三遍,多實戰(zhàn)、多實戰(zhàn)、多實戰(zhàn)!
最后,我想給大家打個比方,米飯能養(yǎng)人,但你每頓飯只吃一口,你餓得面黃肌瘦,你卻怪米飯不長身體。就算是吃藥,你也得按醫(yī)囑,按療程,你吃一兩天就不吃了,病治不好你卻怪醫(yī)生的藥不對。
(作者為四川廣元太極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