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人類文明正面臨一個重要的歷史關頭,與其追問“我們能否控制AI”,不如追問“AI技術的本質是什么”。
AI首先是一種技術,而作為一種技術,它仍然是人類認識世界和改變世界的工具,或者說,像以往人類發(fā)明的其他技術一樣,只是人體器官的延伸罷了。但是,與以往的技術不同的是,農(nóng)業(yè)文明和工業(yè)文明的技術更多地是促進了人類體力勞動的解放,而AI技術則更多地是促進了人類腦力勞動的解放。自從AI技術問世以來,我們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僅僅擁有自然稟賦的有限的人類智慧,我們的驚異之感和自由的想象力正在促使我們想要創(chuàng)造出與我們?nèi)祟愅瑯勇斆?、甚至更勝一籌的智能機器人。而且事實上,智能機器人的出現(xiàn)也的確讓我們進一步認識到了人類自然稟賦的有限性和先天不足?,F(xiàn)在看來,無論是對周圍環(huán)境的感知力,還是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計算能力,人類的認識力和判斷力都無法與智能機器人相比。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智能機器人在未來就能完全超越人類智慧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眾所周知,AI技術歸根結底離不開三個核心要素:感知算法的突破、認知科學的啟發(fā)和大數(shù)據(jù)計算力的提升。首先,AI技術的感知算法無非是模仿人類感知周圍世界的方式而建構起來的一個具備類似人類感知能力的數(shù)學模型或者感知器。這一思路可以說啟發(fā)了無數(shù)計算機科學家,并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深度學習神經(jīng)網(wǎng)絡算法,讓機器擁有了自身近乎神奇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其次,AI技術的突破也離不開認知科學的啟發(fā)。隨著認知科學的發(fā)展,現(xiàn)在越來越關注人類的大腦,并通過對人類大腦的研究揭示我們對周圍世界進行感知時所擁有的驚人深度和復雜性,AI技術的突破恰恰就在于建立起了感知器與周圍世界之間的意向關聯(lián)。最后,AI技術的關鍵要素毫無疑問是其強大的運算能力,而數(shù)據(jù)又是讓神經(jīng)網(wǎng)絡等高容量算法真正強大起來的關鍵。這個理念讓神經(jīng)網(wǎng)絡煥發(fā)新生,從而開啟了利用海量數(shù)據(jù)來推動AI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也成為如今人們所說的AI規(guī)模定律的組成部分。
由此可見,AI技術所取得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與我們對人類自身的研究密不可分的,正是人類自身所擁有的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力、認知力和計算力,才開啟了AI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雖然在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力、認知力和計算力方面,人類的能力遠不及智能機器人,但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智能機器人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雖然智能機器人擁有強大的感知力、認知力和計算力,但它與周圍世界之間的意向關系畢竟是基于一定的數(shù)學模型,在本質上根本無法與人類對周圍世界的意向性關系相提并論。比如,正常情況下,人類與AI下圍棋,永遠無法擊敗AI,但是,通過人類與AI下出的圍棋棋譜,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AI下出的每一個棋子,其最終目標都是為了贏棋,而體會不到人類棋手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和微妙的情感變化,也不會考慮下出的棋是否具有真正的美感。
因此,我們在追問AI技術的本質時,就不能僅僅停留在作為人類工具的技術這一個維度上,除了作為人類與周圍世界打交道的工具之外,AI也是我們獲取真理、解除遮蔽的一種方式。就人的本質而言,人本身就是一種在世界中的存在,用馬克思的話說,人是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這就意味著,自從有了人類以來,就不得不與周圍世界打交道,不僅與自然界打交道,而且還要與他人打交道。這種人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既是人的實際生存過程,也是人類獲取真理、解除遮蔽的過程。在廣泛的意義上,人類獲取真理、解除遮蔽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神話、詩歌、語言、科學技術、哲學等。包括AI技術在內(nèi)的所有科學技術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它總是把世界當作一個獨立的研究對象來觀察它、談論它、驗證它。在這種觀察、談論和驗證的過程中,科學技術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定理就像是一個固定的座架,試圖將全部對象世界都納入其中,供其擺置、定造、算計、生產(chǎn)和消費等,在這個座架中,世界已不再是與人類命運休戚與共的周遭世界,而是供人們不斷研究、規(guī)劃、定造和改造的對象。在以科學技術這種方式與世界打交道的過程中,雖然大大地加速了人類對周圍世界的了解和認識,提高了我們?nèi)祟惖奈镔|生活水平,但同時也讓我們?nèi)祟愂チ嗽S多,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世界對我們來說已失去了許多的神秘感和敬畏感。原因何在呢?我認為原因就在于,人們過分夸大了技術理性的工具化功能,而忽視或遺忘了我們?nèi)祟惻c世界親密接觸的感覺,遺忘了世界的意義之謎。
所以,當我們今天面對一個接一個的AI技術撲面而來時,當我們面對形形色色的智能機器人、DeepArt、DeepSeek、無人駕駛、無人機、阿爾法狗等向我們?nèi)祟愔腔厶岢鲆粋€又一個挑戰(zhàn)時,我們決不能盲目地迷失于日新月異的AI技術的洪流之中,更不能被功能強大的AI技術所嚇倒,而應該進一步反思技術理性的有限性和危害性,追問AI技術的本質究竟是什么?
在我看來,追問AI技術的本質,就是追問存在意義的解蔽方式。作為存在整體,它的意義對我們?nèi)祟愑肋h是遮蔽的,盡管我們?nèi)祟惪梢酝ㄟ^自身擁有的智慧,甚至通過越來越進步的AI技術從某個側面去解蔽和揭示存在的意義,但這種解蔽和揭示充其量也只是在某個方面的展顯。因此在技術化人類日益成為現(xiàn)實的當今時代,當我們借助AI技術去解蔽和揭示存在意義的同時,也需要時刻提醒我們不要忘記,存在整體的意義仍在遮蔽之中,也就是說,存在的意義并不會因為AI技術的躍升而完全喪失,所以,AI帶給我們的不是恐懼,而是希望,只要存在的意義還在,人類就有希望。
責編:王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