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細節(jié)你發(fā)現(xiàn)了嗎?在“哪吒系列”的兩部電影里,哪吒走路時都會雙手插兜。
更準確地說,他是直接把手插進褲子里,撐著褲子走。不管是和其他人玩鬧,還是到處溜達,哪怕是在天庭“散步”,哪吒都要雙手插兜。
哪吒到底為啥走路時總要雙手插兜?
有網(wǎng)友調侃,哪吒愛把雙手插進褲兜里走路,是因為他的褲子太松了,得用手在里面緊緊抓著,否則褲子會掉下去。
但畢竟沒人真的量過他的褲腰,到底松不松,誰也不知道。而且褲腰太松可以調整腰帶,把腰帶緊一緊就好了。說到底,雙手插兜是他的一種習慣性的肢體動作。從肢體語言的角度來講,這種動作是一種自我表達。
哪吒雙手插兜的動作表達了什么呢?可能是他潛意識里的警惕和防御。
科學家曾研究過大學生常見的習慣性動作(包括雙腳相扣、雙手插兜、摸鼻子、手臂環(huán)抱等),試圖搞清楚這些動作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研究發(fā)現(xiàn),在習慣雙手插兜的人中,有43%的人認為自己“警覺性高、心理承受能力偏弱”,另外有71%的人表示,“雙手插兜是因為產生了不良情緒”。當看到別人插兜時,有43%的人會認為“對方要和我保持距離”“對方對我不耐煩”。
人的肢體動作會受到心理活動的影響。手作為人類身體中最靈活的一部分,是心靈的窗口。譬如,當我們將雙手平攤,意味著我們可能要講一點真話了。我把手心攤開給你看——你瞧,我已經(jīng)沒什么可隱藏的了。同理,握手也是一種表達信任的方式,兩個人的手心親密接觸,表示我信任你,你也信任我。
而當一個人的內心出現(xiàn)異動,比如感到緊張、恐懼、心虛等,就會出現(xiàn)雙手背在身后、手插褲兜、手插袖筒、手驟然收緊等手部拘束動作。這些動作都是人的內心發(fā)生變化時,手部產生的無意識行為,會在某種程度上暴露人的內心。
既然手能傳遞各種信息,那么將雙手藏起來,插在褲兜里,本質上就是為了不讓對方看破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是一種暗含警惕和拒絕的肢體動作。
對哪吒來說,他拒絕這個世界的理由實在太多了。他出生在陳塘關境內——這是一個百姓和妖魔不共戴天的地方。可哪吒偏偏是魔丸轉世,所以從小就被大家疏遠、排斥,走到哪里都被當作異類。在《哪吒之魔童降世》里,同齡的小朋友不愿意跟他玩,還朝他丟爛菜葉子。好不容易有個小女孩要跟他踢毽子,還被她的家人一把抱走了。大家都生怕跟他沾染上一點關系。
在成見中長大的哪吒,逐漸形成了冷漠和偏執(zhí)的性格,對世界充滿了警惕和不信任。他雙手插兜橫行霸道,其實潛意識里是害怕這個世界的,他擔憂他人否定自己,更害怕自己內在的虛弱被看穿。
同時,雙手插兜也是一種欺騙。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給自己編了一首打油詩:“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p>
他自詡為“小妖怪”,但他真的做了什么壞事嗎?你仔細想想也沒有。他從家里逃出來,給自己的登場倒計時,還雙手插兜,問街上的人“藏好了嗎”,之后踢開店鋪大門,追逐路人,捉弄小孩,把大家嚇得魂飛魄散。這些其實都是非常幼稚的報復行為。
“小妖怪”是哪吒對自己出身的一種調侃,他內心是想要被世人接受的,可惜求而不得,只能隱藏起真實的自我,做一個表面吊兒郎當?shù)摹靶芎⒆印?。他的插兜姿勢暴露了一切?/p>
正如做體態(tài)語研究的歐文·戈爾曼所說:“盡管一個人可以停止說話,但是他不能停止習慣性動作的傳播?!毙∧倪鸽m然嘴硬,但身體還挺誠實的。冷酷插兜只是他的偽裝,他真正想要的,是得到敖丙那樣的朋友的理解和接納。
既然哪吒這么喜歡雙手插兜,為啥褲子上沒有兜呢?
按照原著《封神演義》的設定,哪吒是商朝時期的人物,商周時期的服裝的確沒有兜。
商朝有非常嚴格的等級制度,包括服裝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每個階級可以穿什么,不能穿什么,是不能亂來的。當時的常服主要是上衣下裳的兩段制式,腰部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蔽膝。簡單說就是:沒有褲子,只穿裙子,沒有口袋。
電影中的哪吒雖然沒有按照史實好好穿衣服,但依舊逃不脫沒有褲兜的設定,只能老老實實地雙手插“空氣兜”。
別看哪吒平時一臉炫酷地雙手插兜,他那雙手可能在褲子里暗自握緊了拳頭,也可能在悄悄摸自己的屁股……這誰能知道呢?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又酷又率真的小魔童。
也許你也曾被當作異類,不被接受,不被認可,那不妨跟著哪吒一起雙手插兜,做個勇于跟命運抗爭、不知天高地厚的酷小孩兒吧!
(兔兔警告摘自微信公眾號“壹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