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叨叨和夏咧咧兩人抓了一只毛毛蟲塞到了文靜的抽屜里,嚇得文靜哇哇大哭。老師一怒之下,就讓他們倆面壁恩過,還說他倆是“熊”孩子。
胡叨叨不服氣:“惡作劇是我們不對,改了不就好了嗎?”
夏咧咧說:“聽說古代也有很多熊孩子,咱倆去見識一下唄!”
于是乎,兩人一下就穿越到了周朝。
周成王:坑自己
西周天子周成王是周武王的兒子,他登基時只有十四歲。因?yàn)槟昙o(jì)太小,就由他叔父周公旦攝政。什么天子不天子的,咱還是小孩子,就玩兒唄。
有一天,周成王和弟弟叔虞在梧桐樹下玩耍,成王撿起一片葉子,撕成了一個玉圭的形狀,對弟弟說:“拿著,這是我給你封的地?!钡艿芤矝]多想,拿著樹葉告訴叔父:“瞧,我哥給我封地啦!”
周公旦一聽,連忙找來周成王,讓他履行諾言。周成王懵了:“啥?我們是在做游戲啊,還真給?”周公旦嚴(yán)肅地說:“君無戲言,說出口就要做到?!弊约哼x的路,跪著也得走完。周成王只好咬著牙把這塊地分給了弟弟。
不過,周成王雖然“熊”,可有個好叔父哇,讓他從小就認(rèn)清了“熊”是要付出代價的。后來,周成王成了一代明主,和自己兒子周康王姬釗統(tǒng)治的時期被稱為“成康之治”。
諸葛亮:坑師娘
東漢末年,水鏡先生隱居在襄陽城南,諸葛亮和一群孩子跟著他學(xué)習(xí)。諸葛亮每堂課都聽得津津有味,但每天晌午,公雞就會叫三聲,水鏡先生就下課了,諸葛亮很不過癮。
于是,諸葛亮想了個辦法,他在身上偷偷藏了幾把小米。到了公雞快叫的時候,他就把小米灑到窗外。公雞看見吃的,立刻飛奔而來,專心啄食,顧不上叫喚了。就這樣,水鏡先生不知不覺就會多講一個小時。
這可害苦了師娘,她本來每天按點(diǎn)做好飯,等著水鏡先生下課,可最近左等右等,水鏡先生總是不回來,她每天肚子都餓得咕咕叫。這天,她埋怨水鏡先生不按時下課,水鏡先生說:“可是雞才叫哇?”
師娘心里很納悶,第二天,她偷偷來到學(xué)堂,發(fā)現(xiàn)了諸葛亮的秘密。
師娘把這事告訴了水鏡先生,水鏡先生哈哈大笑起來,他認(rèn)定諸葛亮聰明過人,將來一定是蓋世之才,于是把畢生所學(xué)全部教給了他。
劉子業(yè):坑爹媽
南朝宋的第六個皇帝叫劉子業(yè),他可以說是“熊遍天下無敵手”。
他登基的時候才十五歲,還未成年呢??伤ü蛇€沒坐熱,就跑到祖廟里,對著老祖宗的牌位大放厥詞??吹阶约焊赣H的畫像,他不禁哈哈大笑,說道:“這一點(diǎn)兒都不像啊,他不是酒糟鼻子嗎?趕快給補(bǔ)上!”
死人都不放過,更別說活人了。他的幾個叔叔被他挨個起了外號。長相一般的,他叫人家“賊王”;脾氣不好的,稱人為“驢王”;還有一個體型胖乎乎,被他喊著叫“豬王”。但要就這么完了,也太小看劉子業(yè)這位小皇帝了。那位叫“豬王”是吧,那就給喂點(diǎn)豬食吧!唉,這王爺真是含著淚當(dāng)?shù)难剑?/p>
太后病重,想看看兒子,結(jié)果這“熊”孩子說:“病人的房間里不吉利,我可不能去。”太后氣急攻心,沒多久就薨了。
因?yàn)樘靶堋绷?,后來他被叔叔給殺了,死時只有17歲。
無:孩:坑老師
《清稗類鈔》里記載了一個“熊”孩子。這家伙不愛學(xué)習(xí),經(jīng)常上課睡覺、作業(yè)不交,私塾先生當(dāng)然要教育教育了。他呢,表面上心悅誠服,一副發(fā)誓痛改前非的樣子,暗地里卻想著怎么報復(fù)。
有一回,這家伙遞給先生一篇文章,裝出十分謙虛的樣子,請先生為自己潤色修改。先生以為自己的教育起了作用,暗自高興,就認(rèn)真地把這篇文章進(jìn)行了批改,有些地方還加上了評語。
“熊”孩子拿到修改過的文章后,馬上就拿到官府告狀,說先生膽大包天,竟然敢修改皇帝的文章!原來這是皇帝寫的。
最后,先生差點(diǎn)丟掉性命——“熊”孩子真是害人不淺哪!
無名小女生:坑國家
春秋后期,吳國和楚國有兩個挨著的城邑——卑梁和鐘離。一天,這兩個城市里各有一個小女孩,不約而同地來到城外采桑葉,卻不知道為什么就吵了起來?;厝ズ?,她們馬上向自家的大人告了狀。
吳國和楚國本來就有仇,家長們?nèi)滩蛔×耍p方大打出手。吳國人一看這邊吃了虧,立刻組織了更多的人去“打群架”,結(jié)果事兒越鬧越大,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楚平王一聽,坐不住了,連事情經(jīng)過都沒問,馬上就調(diào)集軍隊(duì)進(jìn)攻吳國。吳王一看,嘿,我正沒借口打你,沒想到你自己送上門來了。吳王立刻派弟弟公子光率領(lǐng)大軍進(jìn)攻楚國,一舉拿下了楚國的好幾個重要樞紐。因?yàn)閮蓚€小女生爭桑葉,竟引發(fā)了一場戰(zhàn)爭,這就是“卑梁之釁”,后人用這個成語諷刺因?yàn)樾∈乱l(fā)的爭端。
懲罰“熊”孩子的法律
你千萬別以為古代“熊”孩子能為所欲為地胡來,觸犯了法律,他們會受到嚴(yán)厲的懲罰。
秦朝法律規(guī)定,如果身高達(dá)到六尺(約一米三八)以上,就算成年人,如果引起嚴(yán)重的后果,就要負(fù)法律責(zé)任。唐朝法律更加完善了,有了很細(xì)致的規(guī)定:只要年滿16歲,就要負(fù)完全刑事責(zé)任;11歲到16歲,犯了重罪和死罪才會懲罰;8歲到11歲,如果謀反、殺人,可以奏請皇帝,減輕處罰;如果不到8歲,就不承擔(dān)任何刑事責(zé)任。
胡叨叨和夏咧咧經(jīng)過這一趟“旅行”,再也不敢淘氣了。胡叨叨還寫了一篇很深刻的文章,說道:不管是現(xiàn)代還是古代,最好還是別當(dāng)“熊”孩子,要不然,即使法律不懲罰,也會為自己的人生埋下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