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總在不經(jīng)意間來到。2024年秋,筆者在滬與同好小聚,交流間藏友出示了他在大英博物館鑒賞的宣統(tǒng)三年(1911年)大清銀幣壹圓“GIORGI”簽字版試鑄樣幣照片。原本眾人以為僅存世兩枚宣三“GIORGI”簽字版大清銀幣,第三枚就這樣驚喜現(xiàn)身了!此龍銀瑰寶自1935年起即被該館收藏,而泉界在近20年后才獲悉它的存在。
老龍洋中的大清宣統(tǒng)三年系列壹圓銀幣向來受到廣大藏友的青睞,在眾多版式之中,龍面“GIORGI”簽字版極其罕見。這是天津造幣總廠禮聘自意大利擔任總雕刻師的路易奇·喬治(LuigiGiorgi,1880年至1954年)的姓氏,他是在1910年9月(宣統(tǒng)二年八月)與清政府駐羅馬公使代表戶部造幣總廠簽約的。
這款有雕刻師簽名的銀幣,最早被披露在耿愛德(EduardKann)1954年出版的英文《中國幣圖說匯考》(IllustratedCatalogofChineseCoins)第476頁,編號227K。由正文未列此幣而在書尾出現(xiàn)的情況來看,顯然是耿氏在草稿完成后追加的,應是其于1953年4月中旬收到喬治回信方得知此版的存在。但此幣在那時未受到關注,當時藏家所熱衷的是龍銀中的長短須龍及反龍大尾龍,簽字版則為民國初發(fā)行的各式袁像簽字版。
1990年鴻禧美術館編撰發(fā)行《中國近代金銀幣選集》,第89頁刊印了令人驚艷的宣三GIORGI簽字版銀幣清晰彩色大圖,其自此漸為世人知曉,且此時泉界僅知一枚。這枚銀幣在珍藏20余年后于2010年秋亮相北京誠軒拍賣,成為該場拍賣的一大亮點,成交價達448萬元。爾后其由PCGS評鑒為SP61入盒。
出人意料的是,2011年1月,德國柏林Kuenker拍賣公司也上拍了一枚宣三大清銀幣壹圓簽字版,從1萬歐元起拍,最終由國內(nèi)買家以46萬歐元競得,約合62.5萬美元,落槌價略高于國內(nèi),若加上20%官方傭金及委托拍賣傭金等則超過頗多。此幣經(jīng)NGC評鑒為SP63回到國內(nèi),后又經(jīng)PCGS評為SP63,算得上物有所值。
以上便是如今可確認存世的三枚宣三大清銀幣“GIORGI”簽字版,至于日后是否會再傳來驚喜,就得且待時間來解答了。
回到開頭提到的大英博物館藏宣三“GIORGI”簽字版大清銀幣,經(jīng)深入了解可知這枚銀幣來自克拉克-桑希爾(ThomasBryanClarke-Thornhill,1857年至1934年)的捐贈。他是英國諾福克郡人,畢業(yè)于牛津大學墨頓學院(MertonCollege,Oxford),1881年至1900年在英國外交部任職,1887年起擔任二等秘書至1891年間在日本東京服務,派駐期間除深入了解日本文化外,還對紡織品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庚子事變時,克拉克-桑希爾正以游客身份受困北京,或許在此時對中國文物產(chǎn)生興趣并開始收藏。1891年倫敦日本學會(JapanSocietyofLondon)成立時,克拉克-桑希爾是創(chuàng)始會員。
因在外交生涯中周游各地,克拉克-桑希爾收獲頗多且興趣多元,其藏品除藝術品之外也包括錢幣、郵票、寶石、紋章、動物標本等。他在世時陸續(xù)捐贈了70多件東亞地區(qū)的紡織品給英國維多利亞與艾爾伯特博物館(Vamp;A)。1934年3月克拉克-桑希爾去世后,宣三GIORGI簽字版銀幣連同其他錢幣、獎牌等遺物被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包括中國金、銀、銅幣及古錢等255枚??死?桑希爾還捐贈給大英博物館不少中國及日本的珍稀織物,其母校牛津大學也獲贈若干遺物。
清末民初中國機制幣的模具雕刻師多數(shù)不為人知,故筆者若有機會皆予以公開。最著名者莫過于天津造幣總廠聘用的意大利人路易奇·喬治。有關其人其事,筆者雖十多年來曾多次撰文發(fā)表于海內(nèi)外刊物,然而均欠缺他本人“廬山真面目”的影像,心中總感到有所遺憾,唯此念頭從未中斷。此次搜集大英博物館藏宣三GIORGI簽字版相關信息的同時,筆者也對路易奇·喬治的個人資料進行了搜集與整理。幸運的是國外錢幣圈的檔案也在更新,故頗有收獲。
路易奇·喬治,1880年生在意大利西北方的大城市米蘭,畢業(yè)于1776年創(chuàng)辦、國內(nèi)俗稱米蘭國立美術學院的布雷拉美術學院(AccademiadiBrera)。1904年5月到1910年3月間,他在以模具雕刻及制作章牌著名的StefanoJohnson工廠服務,喬治離職時,原雇主還給他寫了推薦函,贊賞他聰敏和工作勤奮。1910年9月與代表戶部造幣總廠的清政府駐羅馬公使簽訂合同,期限為三年,可續(xù)聘。喬治于該年11月赴天津就任。
喬治在天津總廠工作至1919年,期滿未續(xù)聘離職,1920年返回意大利(有關敘述請參閱《中國收藏》2019年6期拙文)?;貒鴷r因歐戰(zhàn)方歇、百業(yè)待興,未返工復職而于次年在米蘭附近的瓦雷澤(Varese)開業(yè),從事雕刻方面的工作。1932年開始增加商業(yè)攝影和光學配鏡等項目,他三個都在中國出生的兒子也在店內(nèi)服務。1954年,喬治去世,享壽75歲。
除感謝網(wǎng)名馥燃的泉友劉硯弘提供的信息外,筆者還另外在網(wǎng)絡上找到兩張路易奇·喬治在天津時的照片,是其后代6年前在國外錢幣論壇披露的。這再次證明學無止境,以及與同好交流的重要性,在此特將成果整理成文分享給廣大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