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詩人約翰·多恩曾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泵恳粋€“我”都包含在人類這個概念里,彼此緊密相連。尤其是在萬物互聯(lián)的今天,吹滅別人的燈,阻擋別人的路,損人的同時亦不利己,終會招致反噬。唯有合作,交流互鑒,方能百花齊放,萬物共生。
合作,能彌補個體的局限,是人類生存的需要。劉邦在平定天下、設(shè)宴群臣時總結(jié)他之所以能戰(zhàn)勝占盡天時地利的項羽,其原因在于能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張良、鎮(zhèn)國家撫百姓的蕭何,以及“連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的韓信。項羽再強,個人力量終有限;劉邦雖弱,但善用人才,群策群力,打造出一個所向披靡的團隊,才是最終取勝之關(guān)鍵。
合作也是時代發(fā)展的必需。當今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社會關(guān)系愈來愈錯綜復雜。制造1輛新能源汽車,涉及上百家供應(yīng)鏈企業(yè);生產(chǎn)1臺智能電視,來自不同企業(yè)的原材料有1000多件;組裝1輛軌道列車,要400余家供應(yīng)商通力合作……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沒有任何一家企業(yè)、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唯有通過合作才能實現(xiàn)共贏。
但要想實現(xiàn)能共贏的合作,一方面需要有利他的胸懷與格局,正如《圍爐夜話》中所言:“處事要代人作想。”猶記得電視劇《雞毛飛上天》里一句很經(jīng)典的臺詞:“走四方,開四門,進四出六?!边@種讓利思維代表了浙商發(fā)展的智慧。德不孤者必有鄰,讓利他人,看似輸了幾分利益,實則贏得了彼此的情分和未來合作的機會,共生才是競爭的最佳樣態(tài)。
另一方面,需有兼容并包、求同存異的開放心態(tài),在交流互鑒中尋找各自的生長點。多樣性是世界的特征之一,也是人類文明的魅力所在。百家爭鳴,唯有“鑒”,唯有碰撞,才能有更豐富立體的思想體系;唯有共享方案,共擔云雨,方能共克時艱。“人”字的結(jié)構(gòu)是相互支撐的一撇一捺,一邊消失往往帶來另一邊的坍塌,槍響之后,沒有贏家。唯有兼容并包、求同存異,才能真正走向合作共贏。
一枝獨放,不如春色滿園。《禮記·中庸》有言:“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焙献鳎粌H讓我們更好地與他人相處,還可以幫助我們追求更高的目標,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點亮別人的燈,也照亮自己的路。
【湖南瀏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指導老師:賴端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