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閃耀在時間長河中的金子般的記憶,最終在玻璃杯上附著沉淀,待驀然回首時,它依舊閃著光亮。
我鐘愛收集各式各樣的玻璃杯,并且為它們預(yù)留了專門的儲藏空間。
整理這塊區(qū)域時,越過眾多花式新穎的杯子,我突然看到了被擠到角落里的一只最為普通的玻璃杯,杯口邊緣處有些泛黃,杯身還留有幾道劃痕,像是時間魔術(shù)師特意留下的存在證明。
這是我在中學時代用了三年的玻璃杯,我小心地將它從柜子深處拿出,仔細摩挲杯身,就像是穿越多年的時光,觸碰到青春里的自己。
那時,同學們大多拿著耐用的保溫杯,只有我的桌子上放著玻璃杯。玻璃杯很嬌氣,拿起放下都要十分小心;它也極不實用,尤其到了冬天,為了防止杯子炸裂,我只能接溫水。去走廊另一頭接完水,還沒等我走回教室,水已經(jīng)涼得徹底,這似乎宣告著它在使用場所里的不合時宜。
可我還是沒有換掉它,我寧愿捧著它不厭其煩地一次又一次地去打水,然后匆忙喝掉,也要堅持將它擺放在桌上。或許是因為我總能與它共情,從中看到青春里的自己——透明而又小心翼翼。
性格使然,我在班里大多數(shù)時間都保持沉默,為數(shù)不多的興趣就是舉著裝有水的玻璃杯觀察周圍。
透過玻璃杯看到的世界,有些扭曲。我看到不遠處正在嬉笑打鬧的男生們,扭動的身體像是海底糾纏在一起的海草。熱烈探討著話題的女生們,像是依偎在一起的花朵,在風的吹拂下,抖動著身子竊竊私語。
而我,則像是一個無法參與的記錄者,將玻璃杯視為尋覓青春痕跡的鏡頭。如若不是夏日里那一束恰到好處的光,偶然間穿透了玻璃杯,或許我對青春的回憶會一直停留在這里。
那天,午后的陽光直直地穿過窗戶,刺進裝有一半水的玻璃杯中,折射的光影在白色書封上搖晃。不知不覺間,我沉醉在這光與影的游戲中,眼睛里像是乘上了一只小舟,在波光粼粼的河流上游蕩。
后來,我又將這游戲搬回了家中。夜晚,在臺燈下,我再次舉起玻璃杯,這時,玻璃杯的光影只剩下杯底狹小的光圈,整個光束都集中在杯子本身,亮起的水面像是跌落的星光在其中聚集,呈現(xiàn)出與白天完全不同的景象,似乎不同的光線穿過它,就會留下不同的光影。
慢慢地,我陷入對玻璃杯的遐想中。也許我自己也是一只玻璃杯,有來自四面八方的多彩的光穿過我。
或許這束光是猛然照向人臉的耀眼的陽光,我的青春也隨之變成了明艷的黃,帶著絲絲花香,穿過校園的風帶我感受明媚的學生時代?;蛟S這束光來自我書桌上的臺燈,這時我的青春是看似平靜的藍,就像是深沉的海,準備用洶涌波濤撞擊礁石……我接受著多彩的光,將它們一一融入身體,吸收進我的血液,彌合進骨髓,隨后再迸發(fā)出屬于自己的色彩。
像是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我發(fā)現(xiàn)了一只玻璃杯想要傳達給我的秘密,它說:看吧,你在發(fā)光,你的青春有著自己的色彩。
我有些恍惚地想到,透明未必不好,萬物透過我,我就擁有了萬物,任意一束光打下來,我就能將其轉(zhuǎn)化為自己的色彩。
也許,我從來不是一個需要透過玻璃杯觀看別人青春的人,我的青春已經(jīng)靜悄悄地在光的映射下寫滿了影子的故事。只待一束光,我就能在玻璃杯中找到獨屬于自己的青春印記。
之后,每次舉起玻璃杯時,我總能想起它給予我的力量。透過它看到的每個人,在我眼中都不再是單純的形象,他們的身上都多了一些顏色,有些人是熱情的紅色,有些是平靜的藍色,有些閃爍著昂揚的綠光,有些則是靜默的白色。
就這樣,我不僅看到了自己的顏色,也看到了別人的顏色,我開始學會用色彩與別人相處,用最大的真誠回應(yīng)別人的溫暖,用陪伴的行動回應(yīng)孤獨的信號,用分享的欲望開啟每一次的交流,用善意維系來之不易的友情。
我不再是那個孤立無援、被獨自擺放在桌上的玻璃杯,我找到了同伴,我們大聲呼喊著“干杯”,隨后撞了個滿懷,在青春里留下清脆的聲響。直到畢業(yè)那天,我將這只已經(jīng)變得陳舊的杯子收進了櫥柜深處,一段記憶就此塵封。后來它又被其他杯子推得越來越深,我離這段記憶也越發(fā)遙遠。
現(xiàn)在,我將它從記憶深處又重新牽扯回手中。我曾在這個杯子中倒入過提神醒腦的咖啡,倒入過增強體質(zhì)的牛奶,倒入過消暑解渴的冒泡的汽水,玻璃杯也如實地呈現(xiàn)出它們原本的樣子。曾經(jīng)我將青春也一一倒入,時隔多年,再次拿出時,我所見到的杯中的青春還是原本的模樣。
你用你心靈的目光感受著我,又說:“你畫的都是你自己?!?/p>
我驚訝了。你這樣年輕,又不知我那磕磕碰碰的經(jīng)歷,打哪兒猜到的?我一直覺得你是空玻璃杯,里邊只有光。現(xiàn)在覺得那感覺完全不對。
——馮驥才《船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