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歷代,誕生了千百個王侯將相的府邸,其中大多數(shù)都在南方和海邊,這些地方是可以在中華民族的地圖上圈點的,也數(shù)得過來。西方的學(xué)者,未曾涉身前往,卻總在批判著中國城市中沒有比西方奢華和宏偉的建筑,除了舉世聞名的長城、亭臺樓閣外,似乎對中國的其他城市都淺淺畫上了省略號。
雅云從孩童時,便常常聽很多人說著南方城市絢麗多彩的美。她鄰居親戚家的大人們都去了南方,在那里找了工作,后來又買了房子定居下來。他們說:“南方城市建設(shè)發(fā)展快,就業(yè)率高,還能拓展眼界,更多的是因為那里很美,不像北方這樣?!?/p>
那時的雅云,從課本上知道南方城市有很多的河流,四季有樹,都是綠著的,四季都有很多的花兒,遍地是橋,那里的人劃著船,岸邊的人很喜歡喝茶,那里四季如春……
她有一個叔叔,總在過年時攜妻帶兒回來探親。拜訪她家時,總是帶來許多花花綠綠包裝的糕點糖果,常常摸著她的頭講給她聽:“南方的雨很多,常常都是撐著傘在煙雨中度過的,五顏六色的傘海是一道亮麗的風(fēng)景。像你這樣的女孩子們撐著油紙傘,緩緩行走在古老的小街小巷,或者在園林里轉(zhuǎn)悠,或者在城市的霓虹燈下徜徉,那種景象一定很美很美?!?/p>
聽著叔叔描繪得如此吸引人的話,雅云每次都會鬧喊著:“爸爸媽媽,叔叔那個地方太好了,我也要跟著去,到那里生活,到那里上學(xué)。”但是,鬧也鬧了,喊也喊了,她爸爸媽媽都搖著頭說:“丫頭,南方消費(fèi)高,叔叔有自己的家要照應(yīng),你不能去添麻煩?!?/p>
胳膊擰不過大腿,雅云只能繼續(xù)待在北方的小城市。但“南方城市”四個字,從此就像一塊巨大無比的磁場吸引著她,她的小腦袋里總想著以后要好好上學(xué)讀書,去南方生活,美美地逛逛南方城市才有的雨巷。
中學(xué)時期的雅云,總是向往蘇州的園林,向往著煙雨入江南,山水都如古畫般,墨染丹青,也向往杭州西湖的斷橋殘雪,撐著船與河對岸的人相望著,去一覽千百年藝術(shù)家們沉醉的地方,在江南詩歌和畫卷的墨香中、清秀中遨游。淺淺想著自己也是著一襲白衣的詩人,眼中所見的美景,提筆揮灑,不論篇目好壞,都匯入了那種美。
終于在多年后,雅云大學(xué)畢業(yè)了,她決定前往南方的城市找工作。想著諸多南方的城市,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往蘇州,不是因為杭州的西湖不夠美,也不是因為南京的蕭瑟梧桐不夠誘人,更不是因為其他的南方城市不夠被她提上名字。只是因為蘇州的美好像聞名天下,卻又隱匿飄散,更像秋季的桂花香,香飄四溢,卻又淡入秋風(fēng)。淺江倒映虹船月,錯把窄巷比天街。姑蘇城沒有長安的雄偉壯闊,沒有南京歷經(jīng)風(fēng)雨的滄桑,沒有杭州的煙柳畫橋、風(fēng)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有的只是一種小家碧玉的美,那種美卻是最能吸引她去生活的動力。
在九月的蘇州,早晨的太陽總是頑皮地藏在云朵后面,似含羞的孩子,又似懶惰的頑青,不愿意展開光衣,清晨時還留著夏天的余熱。描繪蘇州不只是這些,農(nóng)歷八月的蘇州,正入秋,霜?dú)獯蛉~,夜晚漸長,月也更圓。太陽不毒辣卻十分狠厲,中午時分曬得人稍稍有些許困意,但又不像七月那般汗流浹背。
蘇州是江南最秀氣的女孩子,是最溫柔、最香、最細(xì)膩、最討人喜歡的地方。那風(fēng),那雨,總細(xì)得讓人覺得剛好,有著小家碧玉的古韻,有著一種親和,是那種一眼萬年、怦然心動的美。像賈寶玉一眼見到林妹妹,臉紅心跳,似乎前世姻緣今日又重逢那樣,討得人歡喜十分。但蘇州不像林妹妹那般矯揉造作,而是二八芳華的佳人,飽讀詩書,渾然一副不輸人,卻又謙遜的大家之氣。
雅云來蘇州的第一天,住在河邊的一家民宿中,聽見擺船的阿公播放的音樂,仔細(xì)聽著,是那細(xì)膩女生的評彈,琵琶聲起,如緩緩小珠子慢慢墜下,弦如流水,聲如天籟,使人不禁站在樓上的窗口佇立。樓下的小江小河,碧綠的江水慢慢地流淌,不仔細(xì)看,似乎看不出這小江小河在流淌。往遠(yuǎn)處看去,灰白色的橋,載著來來往往的人,接引他們,通往他們想去的地方。蘇州早茶的市井中,冒著煙霧,來來往往的人,食物的香味,飄了過來,勾著她肚子里的饞蟲,想要去嘗嘗蘇州人的滋味。
于是,雅云走下樓,蘇州的糕點,在蒸屜里被她拿出來,小小的糕點,正巧對應(yīng)了蘇州這座城市,黃色桂花糕上點綴著小小的桂花花瓣,淡淡的桂花香,伴著這食物的香味,刺激著她的鼻腔,也深深刺激著她的味蕾,她立即買了幾塊“大快朵頤”。蘇州的豆?jié){配著滾燙的生煎包,吹吹晾晾,慢慢品嘗,著實有著一番風(fēng)味。旁邊的蘇州阿公阿媽,講著蘇州話,談?wù)撝议L里短,市井氣息慢慢地浮現(xiàn)了出來。
餐畢,雅云走走逛逛,尋覓著那本屬于秋日落葉的園林,秋風(fēng)徐徐地吹拂著,輕輕柔柔,如少女提絹,剛下過雨的街上,青石板邊角的青苔還攀附在上面。稍遠(yuǎn)處的路口,兩三棵高大的紅楓樹,似乎是迎接,又似乎是歡送,在街口慈祥地站著,紅葉墜在地上,飄散的紅葉鋪在石板路上。過往的行人,有的在用相機(jī)記錄著美景。
穿過一條舊街,綠瓦白墻的房屋錯落著相鄰著,門前是鵝卵石鋪著的街道,門上貼著的對聯(lián)已經(jīng)有些陳舊殘破,矮矮的房子被樹壓得很低。那高高的銀杏金黃摻夾著點綠,高高的樹梢上沙沙作響的葉子,被陽光照耀著,像聚光燈下的人兒一樣,鄰邊的孩子們,在老房子前戲耍著,撿著挑著地上的銀杏,伴著清晨的陽光,孩子們肆意地玩耍著。進(jìn)到園林里,小小的園林別有洞天。本就是小小的園林,被這景色包裹著,一瞬間覺得好像變大了,水潭中奇石上飛來的落葉和垂著腰的老樹,一個像是戴了一頂怪狀的帽子,一個像是護(hù)著人們的老人,使人們實在不忍走開。但又不能只顧眼前的美景,而不奔赴前方。
再往里走,亭子就留在那里,仿佛是千百年前的落魄詩人,幾經(jīng)更易,仍不減退其自傲的品質(zhì),橫在一棵棵楓樹的前面,與景和紅葉,在眼中構(gòu)成了一座橋,一座通往夢幻般世界的橋,腳下的橋已然成了不起眼的襯托。亭臺旁邊的走廊里,有形形色色的人,都迷戀著這美妙典雅的風(fēng)景。巧的是三言兩語就能搭上話,談?wù)撝吧拿?,美得萬般詩詞不入心。忽有一句“欲買桂花同載酒的,終不似、少年游”的蒼涼,不知多少人年少時嗅著遠(yuǎn)離家的桂花,眼中盡是心頭那份珍藏已久的家,還有往日路過此地美景的蕭瑟。
水面上輕輕漂浮著一層水汽,陽光照著、倒映著看得見似乎又看不見的景色,高處的天空倒映在水面上,原本五彩斑斕的顏色,被秋日的蕭瑟慢慢褪去外衣,像歲月洗禮中褪去顏色的畫,雖然美景依舊,卻失了幾分趣味。窗外的陽光照進(jìn)屋內(nèi),窗戶上的柵格的影子鋪在地上,掛在墻上的樹葉也摻和進(jìn)來,頑皮的隨風(fēng)搖曳,隨風(fēng)舞動著曼妙的身姿。窗外的景色依然是那般迷人。
天底下最迷人的無非市井之中,最逍遙自在的卻是山水之中,迷戀著蘇州,何嘗不迷戀蘇州市井之中的山水呢?怪石是山,橋下是水,亭臺邊是樹,走道邊是花,這般秋意竟全部窩在了一個地方,溢出來的景色,不會失去她的本色。被歲月洗禮的景色,依舊這般少之又少,時間磨礪出一把鋒利的刀子,我們捧著一幅厚重的畫卷。
它似乎想要?dú)ヒ黄式^倫的詩歌,一幅幅如映眼前的畫,像是割開它們,但刀鋒不利,我們?nèi)缑煨∫凰?,卻擋得住時間歲月帶來的傷害。美景與生俱來,宏偉的建筑是藝術(shù)家和勞動人民嘔心瀝血所成,蘇州的園林,奢華之中,確實清新脫俗,不論貧富貴賤都迷得人不想閉上眼,想要多看看這般美景。老舊的陳設(shè)也帶給這園林歲月悠久的味道,古色古香,釀出一碗酒,只聞其香,不曾品嘗,不知其甘甜入喉,卻又回蕩不停。
在蘇州,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夕陽已悄然逼近天際。遠(yuǎn)處的山巒并未如北方那般遮天蔽日,而是被晚霞添上了一抹濃墨重彩。山巔的太陽,從金色的閃耀逐漸過渡到橙紅,懸掛在翠綠與嫣紅交織的山體之上,將整座山照得通明,仿佛山巒也在恭敬地迎接整個蘇州的暮色。無論是遠(yuǎn)觀還是近賞,這一幕都格外引人注目。晚風(fēng)徐徐吹來,正巧吹走了白日里的匆忙燥熱、煩悶焦慮,帶來一絲絲撫慰,讓人心曠神怡。樹葉在晚風(fēng)中沙沙作響,不吵鬧,不喧嘩,仿佛一位母親輕輕呢喃,哄孩子睡覺前的節(jié)拍。
夕陽很短很短,短暫到只覺得好像趕著回家一樣,周圍的行人也是一樣,逐漸空寥。蘇州是沒有夜生活的,蘇州好似從來不享受夜晚帶來的便利,只尋求那一份獨(dú)屬于自己的內(nèi)景。夕陽西下,人們更多的是喜歡待在家里,享受和家人一同吃飯,一同閑聊的樂趣。他們不是不喜歡在圓月下漫步,雅云猜想,大概是有舍有得,要把更多的東西,更明確的簡單,烙刻進(jìn)骨子里。
蘇州的夜晚靜謐無聲,天空中的月亮宛如懸掛的金黃明珠,它并非圓滿的明月,亦非詩人藝術(shù)家筆下的浪漫意象,而是匯聚了世間百態(tài)的目光。只要仰望那自天際灑落的柔光,便能感受到一種被靜靜凝視的寒意,讓人不由自主地輕聲細(xì)語。雅云沉浸于蘇州的美景之中,更期待著未來的日子里,能再次邂逅這份美麗。然而,即便用淺淺的筆觸,試圖描繪那萬千詩書都難以窮盡的景致,亦顯得力不從心。
也許很多他鄉(xiāng)客沉醉江南鄉(xiāng)里,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是這個原因,一方面江南水鄉(xiāng)的美,美得流連忘返;一方面更加養(yǎng)人,生活的習(xí)慣和作息的規(guī)律,更加讓人樂在其中,忘了時間。紙上談兵的話語經(jīng)不起推敲,如果沒有躬行親臨,是絕不會體驗到蘇州的美,是絕不會將書中所念所想,從腦海中帶出,緩緩說出那句詩詞,那篇散文的。蘇州的美,一定要親臨,一定要走一走,一定要在秋日去慢慢賞秋。告別之后,再次相見,便是春日的花。蘇州之景,獨(dú)一無二。
閑言碎語詠春秋
每當(dāng)春天來臨,人們總會贊不絕口:“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比藗儗Υ旱牡谝宦暩袊@,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花,但“賞春”肯定是從賞花開始的。
迎春花那醒目的色彩毫不猶豫地叩開了春天的門楣,它那淡淡的清香,喚來羞答答的灼灼桃花;不甘落后的梨花,在樹枝上賣力地滾起潔白的雪球;潑辣的杜鵑花,像喝醉了酒一樣醉悠悠地往這邊一倒,或往那邊一臥,一睡就是近二十來天。漫山遍野,都被她染得紅紅的……
春天是百花的地盤,她能不美嗎?春有百花秋有月,秋天能照亮人們眼眸的何止是月,還有那么多秋天的花。當(dāng)秋天第一縷涼風(fēng)吹來,桂花便大把大把地把香氣撒向秋天的懷里。那黃燦燦的金桂、乳白色的銀桂,還有橙紅色的丹桂隨意一開,秋天便轟轟烈烈地?zé)狒[起來。正在人們專注于桂花細(xì)碎的花瓣和隨風(fēng)曼舞的舞姿時,姿態(tài)萬千的菊花,也悄然開放了。有的花瓣卷曲有致,恰當(dāng)?shù)孟衩廊说木戆l(fā);有的花瓣緊緊環(huán)抱,矜持得像個不肯出閣的少女;有的大大方方地敞開心扉把所有的心思,一股腦兒地傾訴給懂它的人……
你可千萬別誤會,秋天不只有菊、桂。瞧,萩花像瀑布一樣,洋洋灑灑在枝頭鋪開;雞冠花那熱烈的色彩,穿透了秋天的碧空,讓人忍不住駐足凝神;繡球花剛剛在春天里占盡風(fēng)光,望穿了整個夏天,又匆匆地挽起秋風(fēng)的手,再次登上秋天的舞臺;路邊的木芙蓉,每天都在精心地打扮著自己,它們的膚色,襯得那裙擺粉嘟嘟的……
春是多情又善變的—有時像一個頑皮的孩童,說變臉就變臉;有時如春風(fēng)暖面而溫柔,像母親娓娓的話語;有時春風(fēng)寒意襲人,又如父親那嚴(yán)厲的眼神。但在一次次讓人睜不開眼的春風(fēng)中,河水釋懷,花開蝶舞,萬物復(fù)蘇,一派生機(jī)勃勃的春天,隆重登場。
秋是穩(wěn)重而又成熟的,就像一個經(jīng)過坎坷的女子,冷靜從容。秋風(fēng)帶著喜人的體香,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從村頭滑落到樹梢,再滑落到田野,在這些音符的跳動中,高低錯落的山上層林盡染,一望無際的田園碩果累累。
春絢麗而浪漫,恰似天真的孩童,活力無限而又任性調(diào)皮,她盡情地展現(xiàn)自己、表現(xiàn)自己。她是一個想象力豐富又精力充沛的藝術(shù)家。瞧,她調(diào)皮地用迎春花的小喇叭輕輕一吹,萬千百花便能一一喚醒;她的小手就是一根神奇的魔法棒,隨便一揮,一大片又一大片的綠便跳躍在田野、小路旁,跳躍到人們的眼簾里。人們不由得豎指稱贊:“春天真美?。 ?/p>
如果說對春天是喜歡,那么對秋就該用“喜愛”這個字眼了。秋無論濃彩淡墨,哪一種顏色都能代表秋的顏色。黃的梨、紫的葡萄、紅彤彤的石榴、金燦燦的稻谷……哪一樣不散發(fā)出豐收的氣息?
對于春與秋,大多數(shù)人喜春悲秋,如“若待上林花似錦,出門俱是看花人”“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哪一句不是對春的喜愛?而我欣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豪邁,也很喜歡“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的感慨。
其實,春與秋應(yīng)是相輔相成的。春種秋收,春華秋實?!按悍N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是秋對春許下的承諾;春花秋月遙相呼應(yīng),春蘭秋菊各領(lǐng)風(fēng)騷;春天青春洋溢,溫情而動人;秋天坦蕩而淳樸,厚重而感人。春有春的風(fēng)采,秋有秋的韻味。
前不久,我偶遇多年未見的朋友,從每個人臉上刻著的歲月痕跡中,我深知曾經(jīng)青春洋溢的我們,亦走到了人生之秋。
我想,人的一生也與這四季中的萬物一樣。我們曾是春天新發(fā)的芽,曾是夏天燦爛的花,現(xiàn)在正忽緩忽急地走向自己的秋天。一個個平凡的日子,組成了我們曾經(jīng)度過的每一個春秋。
漫步在人生之秋,賞一片楓林,或敬一黛遠(yuǎn)水,或掬一口秋水,任時間輕流慢淌,那么這樣的秋天便增添了幾分詩意。
春去秋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順其自然就好。接下來的日子,一手執(zhí)一支素筆,碎言碎語詠春秋;另一只手持尋常煙火,平心靜氣度春秋。余生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光,是秋天,亦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