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
二哥二嫂退休后卸下塵世重擔,于城郊一隅,覓得一處寧靜、悠遠的中式院落,取名“花澗”,過起了“遠遠圍墻,隱隱茅堂”的閑適日子。
二哥是工程師,退休后匠心不減,將一腔熱忱傾注于自家庭院。于寬敞的前庭建起了假山,引入了水渠,鋪上了鵝卵石,澄澈的水流自假山傾瀉而下,叮叮咚咚,淺吟低唱。南天竹、羅漢松、薜荔、鳶尾、枇杷、月季、杜鵑等花木錯落有致,依著時節(jié)更迭,輪番展露芳華。拐角處瓜架撐起一方綠蔭,夏日里絲瓜垂掛,隨風搖曳,為庭院增添了無盡的綠意和韻味。
后院則是另一番豐饒盛景?;镜某醵葻o冰封,也無雪飄,而是一個綠色的世界,大白菜堅實圓潤,菠菜碧綠,蘿卜白白胖胖,青菜肥壯鮮嫩,豌豆嬌柔多姿,萵苣潤澤生輝。菜園的邊角之地,則見縫插針地種上了蔥、蒜、香菜、韭菜、芹菜、豆角等,每一寸土地都溢滿豐盈。夫妻倆閑時來菜園松松土、扯扯草、澆澆水、施施肥、除除蟲,抑或帶著愜意的眼光打量菜地,來來回回看上幾遍,如閱兵般鄭重而滿足。有客到訪,二哥二嫂總少不了引客入園,與賓客一同分享大自然的饋贈,然后讓秀外慧中的女兒為賓客斟上一杯熱茶后,聽得客人一通夸贊,笑意盈盈,滿是自豪。
江南初冬的早晨,耀眼的陽光穿透薄霧,清脆的鳥鳴邂逅朝陽,小院緩緩蘇醒。二嫂早早就在院中央支起電爐,茶壺輕置,煮上橄欖陳皮枇杷花茶。壺里茶水翻滾頂著壺蓋發(fā)出噗噗聲,芳香彌漫,分不清是院子里的枇杷花香,還是壺中的茶香。經(jīng)二嫂解釋,方知這枇杷花茶竟有潤喉潤肺、化痰止咳、通鼻竅之功效。二哥笑著預告道:“晚上還有一道院里枇杷花煲的靚湯,滋味一絕?!蔽覀儊聿患跋胂箪n湯的鮮美,舌尖已被桌上散著的米糕、紅薯、玉米、雞蛋等小食俘獲,隨意吃上一口,喝上一杯,冬的暖意又添了幾分。
正午,陽光沐浴著我們。二哥在菜園旁的小木屋前架起烤架,炭火噼啪作響。新鮮采摘的蔬菜、腌制入味的香腸、外焦里嫩的肉串、新鮮美味的大蝦……在烤架上吱吱冒油,香氣四溢。幾串燒肉,一杯清茶,幾隴田地,一畦蔬果,家人圍坐,談笑風生,炊煙裊裊。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乃獨屬花澗的午后歡歌。
待暮色四合,前院石徑小路被柔柔暈開的燈光灑滿,晚餐開場。蔬菜多取自自家菜園,連冬筍都是后院山上現(xiàn)挖的,簡單烹飪,已是珍饈。杭幫菜也是二哥二嫂的拿手絕活,西湖醋魚臥于白玉盤中,醋香勾人;涼拌皮蛋擺盤成花,精巧別致;龍井蝦仁粉中帶綠,春色如許;片兒川的雪菜筍片,翠白相映。此外,那道滋陰潤肺的枇杷花胡蘿卜瘦肉煲更是叫人耳目一新,每一勺皆是生活慢熬的醇厚鮮香。超大落地窗外,清輝灑落,風吹葉搖,花影婆娑;屋內(nèi)燭光點點,映著二哥二嫂的臉龐,滿是歲月沉淀的安然。
在花澗,日子慢成了詩。晨起有茶香,午后享炙味,暮夜伴月眠?!吧綒馊障眩w鳥相與還”的悠然,大抵如此。于此,邂逅四季,靜守流年,守一隅安寧,待歲月悠長。只盼退休后搬來與二哥二嫂相伴,棲居小院,漫賞朝暉夕陰,靜品歲月清歡,不負這如詩的花澗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