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有效提升道路橫斷面的交通承載力,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文章充分分析并考慮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的設計原則和要素,結合實際工程進行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依據(jù)該道路的通行能力計算結果確定規(guī)劃設計方案,并進行精細化設計,以保證道路橫斷面的通行效率。測試分析表明,該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后,在早高峰和晚高峰時,道路的交通量明顯增加,并且服務水平等級均在2級以上,能夠基本滿足該道路的出行服務需求。
關鍵詞 交通安全;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
中圖分類號 U4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8949(2025)02-0047-03
0 引言
城市道路橫斷面的構成多元化,涵蓋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分車帶、設施帶及綠化帶等多個部分;在特定情況下,其設計還可能融入應急車道、路肩和排水溝等特殊元素[1]。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是一個涉及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觀綠化設計的綜合體,而非簡單的道路幾何設計。它關乎城市交通的流暢與安全,對于城市發(fā)展和居民生活質量具有重要影響[2]。隨著交通流量的不斷增加,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如何在有限的道路空間內,合理規(guī)劃車行道、人行道、分隔帶、綠化帶等組成部分,以確保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并兼顧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3],成為當前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的核心問題。交通安全是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的首要考慮因素。道路橫斷面的設計不僅影響交通流的運行效率,更直接關系行人和駕駛員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規(guī)劃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交通流量的變化和交通安全,以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橫斷面設計方案[4]。
該文旨在探討基于交通安全的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方法,通過對城市道路橫斷面的基本布置形式、設計原則、影響因素及具體設計要點的分析,提出一套符合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方法。科學合理地進行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性和通行效率,為城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和居民的生活質量提供有力保障。
1 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
1.1 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理念
1.1.1 設計原則
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及環(huán)境情況,因此在設計時需遵守相關的設計原則:
(1)景觀要素合理性原則
景觀設計是城市道路橫斷面設計中的重要部分,但是在進行景觀融合型道路橫斷面的設計時,道路綠化同樣是塑造視覺環(huán)境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若僅僅為了綠化目的而盲目植樹,可能會阻礙行人的視線,影響他們對兩側街景的欣賞,同時會影響交通安全。因此,在設計橫斷面時,需綜合考慮道路景觀元素與車輛行駛特性,旨在營造既成片又連貫的綠化景致,又能確保交通安全。
(2)功能優(yōu)先原則
在道路的規(guī)劃與設計流程中,道路的功能性始終占據(jù)首要考量位置。對于道路橫斷面的設計而言,要求設計方案能夠全面兼顧當前狀況與未來規(guī)劃,深入剖析現(xiàn)有公路功能與市政化改造后所需功能之間的差異;在確?,F(xiàn)有公路的基本功能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展并融入市政功能,以滿足更廣泛的需求。
(3)交通安全原則
將交通安全置于首位,確保行人與車輛的安全通行,并在此基礎上綜合考量路網(wǎng)的整體規(guī)劃、運行效率、服務便捷性、項目用地的有效利用及投資成本。根據(jù)具體情況,科學選擇適宜的橫斷面構成元素與技術標準,以制定出既合理又高效的市政化改造策略。
(4)協(xié)調性原則
公路在進行市政化改造的過程中,其路段會面臨多種限制因素。在進行橫斷面設計時,需確保斷面布局與道路功能的和諧一致,并妥善處理與既有公路及市政道路的順暢過渡與銜接[5]。因此,需在路幅內部進行合理高效的資源分配,同時注重節(jié)約土地資源,提升橫斷面的整體使用效率。道路橫斷面設計不僅要滿足當前建設需求與未來規(guī)劃在靜態(tài)空間上的協(xié)調統(tǒng)一,還需在時間維度上結合近期與遠期目標,便于分期實施。此外,設計還需兼顧綠化景觀與構造物的美學價值,同時要將道路融入周邊城市景觀與人文環(huán)境中,以實現(xiàn)更好的融合與和諧[6]。
1.1.2 設計要素
雖然城市道路的功能、等級及技術標準等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在規(guī)劃設計中仍需滿足標準的設計要素。以《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相關標準為依據(jù),城市道路相關設計要素的詳細情況如下所述:
(1)換道次數(shù)
車道變換作為駕駛過程中的一項基本動作,對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響。車道變換的頻率是衡量交通流安全性的一項關鍵指標,車輛的換道行為與交通沖突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lián)性,它反映了潛在的交通事故數(shù)量,因此在設計時需充分考慮該要素[7]。
(2)路幅
若快速路兩側配備有輔助道路,推薦采用四幅路的布局;若未設置輔助道路,則選擇兩幅路更為適宜。對于主干路,四幅路或三幅路是較佳選擇;次干路則更適合采用單幅路或兩幅路;而對于支路而言,單幅路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3)車行道
機動車道路面的整體寬度規(guī)劃需全面包含車行道自身的寬度,并額外納入其兩側的路緣帶寬度。在單幅路或三幅路的布局設計中,若運用中央分隔設施(例如隔離欄)或雙黃線作為區(qū)分相反方向行駛車輛的界限,那么在計算機動車道的整體寬度時,必須將這些分隔設施或標線的所占寬度納入考量范圍。單條機動車道的最小寬度標準如表1所示:
(4)分車帶
分車帶可分為中間分車帶和兩側分車帶兩種,它們均由分隔帶及其兩側的路緣帶構成。分車帶的最小寬度需符合表2中的相關標準。
(5)非機動車道
單條自行車道的最小寬度不能小于1.0 m,而單條三輪車道的最小寬度不能小于2.0 m。如果采用非機動車道與機動車道合并的設計方式,則需保證單向車道的數(shù)量在2條以上,且總寬度需超過2.5 m。在非機動車專用道設計時,其路面寬度需包含車道寬度及其兩側的路緣帶寬度,其中單向車道寬度不能小于3.5 m,而雙向車道的寬度則需保證在4.5 m以上。
1.2 工程應用
1.2.1 工程概況
該文以某城市的主干路改造工程為例,進行該工程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該工程路面類型為瀝青混凝土路面,改造全段工程長度為2.32 km,設計速度為
50 km/h,原有的橫斷面為雙向四車道,一塊板斷面,沒有分隔帶劃分車行道。
該主干路是連接該城市多條關鍵道路的中轉線路,并且連接其他行政區(qū)域,道路兩側用地類型的復雜程度較高,存在多個居民小區(qū)、中高等學院及電力供應站等,共計存在9處交叉路口,道路通行能力較差,安全風險較高,事故較多,并且無法滿足高峰期交通需求。因此,需重新進行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提升其交通服務能力,滿足高峰期交通需求,并確保交通安全。
1.2.2 通行能力計算
城市道路橫斷面是承載城市交通流的主要載體,其在設計時,應在保證交通安全的基礎上滿足機動車、非機動車及行人的交通需求。因此,該文為更好地進行該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對其通行能力進行計算。如果通行能力用Qe表示,則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Q0——道路基準通行能力;ψ——自行車道影響修正系數(shù);ξ——車道寬度影響修正系數(shù);η——車道數(shù)量影響修正系數(shù);χ——交叉路口間距影響修正系數(shù)。
相關參數(shù)取值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guī)范》中的相關標準取值,以確定該道路的通行能力。
1.2.3 橫斷面整體規(guī)劃設計方案
綜合1.2.1小節(jié)中的設計原則、設計要素及通行能力的計算結果,該文在研究道路的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時,應以確保交通安全為前提,提升道路的交通服務能力,其橫斷面整體規(guī)劃設計示意圖如圖1所示:
該規(guī)劃將中央分隔帶的寬度擴展至3~10 m之間。當中央分隔帶設定為3 m寬時,道路紅線寬度為41 m;若中央分隔帶拓寬至10 m,則紅線寬度相應增至48 m。在路口交匯處,設計兩個從3~10 m逐漸變化的中央分隔帶,以優(yōu)化人行橫道設置。道路連接處設置一個漸變的中央分隔帶,盡量減少行人在交叉路口穿越道路的距離,保證行人交通安全。
1.2.4 精細化設計
在上述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方案的基礎上,為進一步提升道路的交通安全,設計道路橫斷面的植草溝。該設計旨在通過綠化和生態(tài)化的手段,提升道路橫斷面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為城市提供綠色、生態(tài)的交通空間,減緩雨水徑流速度,降低道路積水風險,從而增強道路的安全性;同時,植草溝還能提供一定的視覺緩沖和美化效果,有助于提升駕駛員的注意力和警覺性。
道路橫斷面植草溝在設計時需進行水力計算,以確定植草溝的斷面形狀、斷面尺寸、坡度及粗糙度。該文為保證水力計算結果的可靠性,采用曼寧公式計算其長度、水流深度和流量,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G——植草溝計算徑流量(m3/s);n——曼寧系數(shù),由場地的匯水面積和設計降雨量確定;V——徑流在植草溝斷面的平均流速(m/s);A——橫斷面面積(m2);R——斷面的水力半徑(m);——植草溝縱向坡度(m/m);Z——濕周。
基于上述公式和設計安全需求,植草溝的設計詳情如表3所示:
2 交通量和服務水平分析
通過上述內容完成研究城市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后,為分析該規(guī)劃的設計效果,對規(guī)劃設計前、后的在不同時段下的交通量和服務水平(通過服務等級進行描述,分為1~4級,1級的服務水平最佳,4級最差)進行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通過文中方法完成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后,該道路在早高峰和晚高峰的交通量明顯增加,且服務水平等級顯著上升,均在2級以上,能夠基本滿足該道路的出行服務需求。
3 結論
該文研究基于交通安全的城市道路橫斷面規(guī)劃設計方法,以交通安全為核心的前提,充分考慮設計原則和設計要素,進行道路橫斷面的規(guī)劃設計。在實際工程背景下,通過設置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和隔離帶等設施,減少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的沖突和干擾,提升了道路的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強強.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關鍵參數(shù)優(yōu)化設計方法[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4(9):38-41+49.
[2]張志清,宋欣,付金秀.基于投影尋蹤法的城市道路橫斷面評價方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12):41-47+93.
[3]咼貴春,肖傳語,孫悅.海綿型道路橫斷面排水設計參數(shù)優(yōu)化[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3(1):1-5.
[4]于天奇.城市道路拓寬改造橫斷面選型要點分析[J].黑龍江交通科技, 2024(4):66-69.
[5]林曉敏.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道路橫斷面精細化設計要點分析[J].運輸經(jīng)理世界, 2022(2):14-16.
[6]尹始麗.市政道路舊路改造橫斷面設計分析[J].產(chǎn)品可靠性報告, 2024(2):129-130.
[7]湯震,陳培松.地面主輔路整體式斷面道路設計要點分析[J].中國市政工程, 2024(4):36-3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