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像那個戰(zhàn)士一樣,做“家國的守望者”。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入駐中國“天宮”,與神舟十八號航天員完成“太空會師”。來自山東曹縣的宋令東是我國首位90后男航天員。從一名鄉(xiāng)村留守孩子到航天英雄,他的逐夢人生激勵了許多人。
孝心“破爛王”,成長為新一代飛行員
2018年,宋令東初到航天員大隊時,有過3次飛天經歷的“英雄航天員”聶海勝問:“小伙子是哪一年的人?”宋令東答:“1990年?!薄把?,‘90后’都來了。”聶海勝又問:“那你父親是哪一年的?”宋令東答:“1963年的。”聶海勝說:“我1964年的。”聶海勝的話讓宋令東十分敬佩,我國第一批前輩航天員,至今仍在為飛行時刻準備著。同時,宋令東也感到很遙遠——自己這個“90后”究竟何時才能飛入太空?
1990年8月,宋令東出生于山東菏澤市曹縣侯集鎮(zhèn)回樓村。家境貧寒,是他和姐姐童年生活的底色。農閑時節(jié),父親外出收廢品賺錢,母親常年在外地賣涼皮,一家人很難團聚。對于宋令東來說,“媽媽”這個詞是一種遙遠的思念,他幾乎是在奶奶的照料下長大的,與母親見面的機會很少。
農忙時節(jié),宋令東目睹了父親為養(yǎng)家糊口,起早貪黑地下田勞作,甚至因為農藥中毒而險些喪命。讀小學時期,他和姐姐就知道幫家里干農活,洗衣做飯了。
“咱農村人的生活你也看見了,想出人頭地,就得好好上學?!彼瘟顤|記住了父親的這句話,從小學習就很好,放學回家總是先主動完成作業(yè)。這種自覺和勤奮,是他性格中的閃光點。
宋令東早熟而懂事,少年時期,他就利用周末和假期去城里幫母親賣涼皮,或幫助父親收廢品。父子倆經常推著三輪車走街串巷,穿梭于各個小區(qū),甚至在臟亂的垃圾堆里翻找可回收的物品……暑假烈日炎炎,“小破爛王”宋令東經常被汗水浸透衣衫,塵污沾滿全身。
生活的苦澀,磨礪了宋令東的意志,也讓他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他知道,只有通過努力學習,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英雄夢”的開始,緣于宋令東小時候看過的一本書——一名戰(zhàn)士孤守陣地,打退敵人多次進攻,直到打光子彈從陣地里走出來,屹立在山脊之上,敵人才看清只有他一個人。宋令東對姐姐說:“我要像那個戰(zhàn)士一樣,做‘家國的守望者’?!碑敃r他才剛上初中,說出的話卻像個小大人,讓姐姐聽了很是驚訝。
2003年,從電視上看到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升空的壯觀景象后,13歲的宋令東被浩瀚宇宙所吸引,渴望有一天也能像楊利偉那樣,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奧秘。
18歲那年,學校張貼的一張空軍招飛通知,讓宋令東看到了實現(xiàn)夢想的希望,他毅然決定報名,并得到了父母的支持。
經過層層選拔和嚴格的體檢,2008年,宋令東如愿以償?shù)乇豢哲姾娇沾髮W錄取。那一刻,他離自己的飛天夢想又近了一步。對于這個出身貧寒的農家娃來說,航空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喜訊,宋令東也成了全村的驕傲。大學期間,宋令東始終保持著勤奮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并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隨后,他進入空軍航空兵某旅飛行中隊,成為我國首位“90后”三代機飛行員。
在部隊的幾年里,宋令東不斷磨煉自己的飛行技能,迅速成長為一名優(yōu)秀飛行員,后來還蛻變?yōu)轱w行中隊長。2016年,宋令東的照片出現(xiàn)在《解放軍畫報》上,朝氣蓬勃的他,展現(xiàn)出新一代空軍飛行員的風采。
從航空到航天,夢想成就飛躍人生
2017年,宋令東與相戀多年的女友修成正果,在曹縣老家舉行了婚禮?;楹?,夫妻倆天各一方。在沒有任務的時候,宋令東和妻子每半年還能見一次面,一旦他接到任務,團聚的日子就只能一推再推。
宋令東駕駛新型戰(zhàn)機翱翔在藍天之上,圓滿執(zhí)行了多項重大任務,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他用保家衛(wèi)國的航跡,圓了少年時期“家國守望者”的夢想。
2018年,我國開始選拔第三批預備航天員,一聽到這個消息,宋令東激動萬分,飛天夢想再一次被點燃,他毅然報名參加了選拔。
從“航天”到“航空”,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挑戰(zhàn)卻是巨大的,航天員的訓練,遠比飛行員的訓練更加艱苦和嚴格。為了能夠勝任這項神圣的使命,宋令東開始了更加刻苦的訓練,他與戰(zhàn)友們一起,完成了理論、體能、航天環(huán)境耐力與適應性等上百個訓練科目。
競爭異常激烈,每個人都為了實現(xiàn)飛天夢想而拼盡全力。宋令東深知,航天員的訓練不僅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意志的磨煉,他需要挑戰(zhàn)自身的極限,突破生理和心理的雙重考驗。宋令東穿著重達100多公斤的艙外航天服,進行出艙訓練,體驗在失重環(huán)境下工作的艱辛。他還乘坐離心機進行高速旋轉訓練,承受相當于自身重量8倍的壓力……那種肺部仿佛被鋼刀切割的痛苦,常人難以想象。
在狹小環(huán)境心理適應訓練中,宋令東被關在密閉的金屬容器里三天三夜。那種孤獨和壓抑,足以摧毀一個人的意志,但他始終咬牙堅持,從未按下警鈴放棄訓練。每當精神瀕臨崩潰的邊緣,宋令東就會想起父母在家鄉(xiāng)的艱辛勞作,這成為他堅持下去的精神支柱。
沙漠野外生存訓練,同樣是對身心極限的挑戰(zhàn)。在接近70度的高溫和接近零度的低溫之間,宋令東要在帳篷里度過48小時,體驗極端環(huán)境下的生存考驗,他需要克服高溫下的脫水和低溫下的寒冷,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意志。
然而,通往夢想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在第一次航天員選拔中,宋令東遺憾落選,這對他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也讓他開始反思自己的不足。指導老師指出,宋令東的性格有點急躁,需要進一步磨煉心性。為了克服這個缺點,他開始學習釣魚,以此培養(yǎng)自己的耐心和沉穩(wěn)。
宋令東不斷調整心態(tài),將失敗視為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并從中汲取經驗教訓。2020年9月,經過不懈的努力,他終于入選我國第三批航天員。
為了全身心投入訓練,他將家安在了北京,妻子和兩個兒子也從老家來到北京生活。但繁重的訓練任務,讓宋令東無暇顧及家庭,父母為了支持他的事業(yè),也從山東老家來到北京,幫助照顧兩個孫子。他們默默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讓宋令東可以心無旁騖投入到訓練中。
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宋令東的兩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大兒子在北京上小學,小兒子上幼兒園,爺爺奶奶每天接送孩子,還負責他們的飲食起居。有時孫子生病發(fā)燒了,老兩口徹夜難眠,悉心照顧,但他們從未將這些瑣碎的煩惱告訴宋令東,生怕影響他的訓練。
父母深知,兒子的夢想是多么重要,他們愿意付出一切來支持宋令東。
入選“神舟十九”,“90后”圓夢太空
2023年,經過全面考核與評估,宋令東最終入選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行任務乘組,多年的努力和付出,終于換來了這一刻的榮耀。
作為中國首個飛天的“90后”男航天員,宋令東表示,如今,神舟家族的飛天接力棒從“60后”“70后”“80后”的前輩手中,傳承到了他們“90后”一代。“作為新一代航天員,能夠有幸為國出征執(zhí)行神舟十九號飛行任務,我深感榮幸與自豪,也將不負重托,跑好飛天接力棒,將祖國的榮耀再次寫滿太空!”
此后,宋令東和“90后”女航天員王浩澤一起,在有飛天經驗的指令長蔡旭哲的帶領下,開始扎實準備,加壓奮進。“天上怎么干,地面怎么練。比如在我們這次任務中,出艙活動和新開展的科學實驗較多,就要一次次進行模擬出艙訓練,并與科研人員反復溝通交流,共同完善設計,進一步提高實驗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彼瘟顤|介紹說。
通過一年多的苦訓,宋令東等人就要出征太空了。在送別丈夫的時刻,妻子動情地說:“你安心執(zhí)行任務,家里有我和爸媽,不用擔心?!边@簡短的一句話,飽含著她對宋令東的理解和支持,也展現(xiàn)了軍人家庭的堅強和擔當。
2024年10月30日凌晨4點27分,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烈焰噴薄而出,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劃破夜空,開啟了它的太空之旅。億萬國人屏息凝神,共同見證著這一歷史性時刻。
為了慶祝兒子第一次叩問蒼穹,節(jié)儉了半生的父母特意買回新衣服,他們甚至連標簽都來不及撕掉,就穿上了身,以體面的形象接待前來祝賀的親友和鄰居們。82歲的奶奶得知宋令東要飛天的消息,更是激動得一夜未眠,老人自豪地講述著孫子的成長經歷:“他從小就能吃苦,學習也好,是全村人的希望!”
當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成功發(fā)射,擠在宋令東家觀看直播的奶奶、父母和姐姐,都激動得熱淚盈眶。親友和鄰居們,則爆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大家都說宋令東是家鄉(xiāng)的驕傲!
10月30日中午,神舟十九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與神舟十八號航天員乘組勝利會師,他們在太空艙里拍下了珍貴的“全家?!?,并通過央視新聞向全國人民報平安。這張照片,不僅是航天員們在太空的合影,更是中國航天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它象征著我國航天科技的進步,以及中國人民對太空探索的執(zhí)著追求。
神舟十九號乘組將執(zhí)行任務180天,宋令東他們連春節(jié)也在太空中度過,屆時將上演“天上人間共守歲,國泰民安萬事春”。
2025年春節(jié)當天,他們將會在空間站給同胞們拜大年,送祝福。“地面人員還為我們精心準備了節(jié)日大禮包,至于里面是什么樣的禮物,我也很期待這份神秘的驚喜。”宋令東曾在飛天之前透露。
宋令東飛上太空之后,父親宋同爭從北京回到老家,他最喜歡坐在農家小院的梧桐樹下,覺得腳踩在家鄉(xiāng)的土地上,讓人感覺踏實。多年來,他和妻子經常在外打拼,賣涼皮、賣年貨、收廢品,農忙時就回家種莊稼。院里的梧桐樹無人打理,卻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時光飛逝,如今,農家院里的那棵小樹苗,已然長成參天大樹。當有人問宋同爭育兒“秘籍”時,他說自己教給兒子的為人處世之道,是“多干活,少說話?!彼瓮瑺幹v不出深奧的道理,只是樸素地說:“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孬的,都得讓孩子早早知道,這樣他長大了才能不走彎路?!?/p>
宋令東從曹縣到太空,從留守少年到航天英雄的勵志人生,亦如老家的梧桐樹一樣根植大地,向上生長。他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中國航天事業(yè)的新篇章,也為民族復興貢獻著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