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高考落榜,實在無顏面對“家中父老”,傷心之余,卷起鋪蓋,去了一個陌生城市,在一家工廠當起了流水線操作工。我在棚戶區(qū)租了一個廉價的單間房暫住下來,開啟了一段“自食其力”的新生活??扇諒?fù)一日的機械操作重復(fù)枯燥,久而久之,讓人麻木成了一具沒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我拖著疲憊的身軀走在回家路上,拐角處一個不起眼的店鋪還亮著燈,門面不大,露天擺著幾張小方桌,一群穿著校服的半大小子,正“吭哧吭哧”埋頭吃著,空氣里彌漫著一股誘人的煎餅香。我頓感饑腸轆轆,走上前去,果然是一家煎餅鋪,招牌是韭菜煎餅。丈夫負責“體力活”,搟面、揉面團……妻子負責“技術(shù)活”,打蛋、撒鹽、擱韭菜……動作行云流水,一氣呵成,接著,用鐵夾不停地翻轉(zhuǎn)餅面,以控制火候。不一會兒,當半凝固的蛋白、蛋黃呈溏心狀,她用蘸著甜面醬或香辣醬的大毛刷來回抹,務(wù)求“雨露均沾”。一張外焦里嫩的韭菜煎餅剛出爐,只聽鐵夾“咔嚓”一聲,將煎餅一分為二,對折起來,裝進牛皮紙袋。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煎餅面皮松軟,極富層次感,蛋液里包裹著鮮香細嫩的韭菜,混合著蛋香、韭香、面餅香,再來一碗熱乎乎的豆腐腦兒,滾燙下肚,熨平五臟六腑,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后來,我成了煎餅攤上的???。攤主兩口子天生一對勤快人,天蒙蒙亮就起身開始張羅忙活,六點半始,店鋪門口就排起長龍似的隊伍,等候一個一個現(xiàn)做的韭菜煎餅。趕早堂吃的老客通常要一張韭菜煎餅搭配一碗豆腐腦兒。豆腐腦兒裝在一個大木桶里,現(xiàn)舀現(xiàn)撒紫菜、蝦皮、榨菜末……付錢方式也很隨意,自己把錢放在小鐵盒里,零錢也是自己找,老板兩口子從來不看,這是雙方一種默契信任。
我端著瓷碗,喝豆腐腦兒之際,老板娘笑著問道:“姑娘,看你白白凈凈、斯斯文文,是大學(xué)生還是老師?”
一語戳中痛處,我垂下頭,低聲道:“我高考落榜了,現(xiàn)在在流水線當操作工?!?/p>
“這有啥,再考一次唄,準行!”
老板娘一家是山東人,拖兒帶女來到異鄉(xiāng)謀生,兩口子起草摸黑,仍天天樂呵呵的。
“娃,聽俺說,俺老家一侄兒,復(fù)讀三年,才考上大學(xué),現(xiàn)在縣城中學(xué)當老師。聽姐的,再考一次!”
這話猶如一劑強心針,是啊,誰又愿意一輩子渾渾噩噩呢?我去書店買了一大摞高考復(fù)習(xí)資料。夜班回來,買一張韭菜煎餅打包,在宿舍電爐上熬一鍋白米粥,就粥吃餅,越吃精神頭越足。
過了仲春,老板娘說,韭菜要吃得早,螃蟹要吃得老。韭菜一過季,就老了,不如換咱家的蔥油煎餅嘗嘗?
我嘗了一次蔥油餅,最終還是換回了韭菜餅,不是因為蔥油餅不好吃,而是,韭菜那股辛辣旺盛的刺激味兒,尤為提神醒腦,讓人倦意頓消。再者,韭菜作為一種其貌不揚的尋常農(nóng)作物,生命力極強,割一茬、長一茬,生生不息。醫(yī)書中說:韭菜生陽。它代表著朝氣蓬勃、萬物生發(fā)的陽春,它像蕓蕓眾生中的大多數(shù),比如為生計奔波操勞的老板娘兩口子,又比如為了改變命運而深夜苦讀的我。一張韭菜煎餅,讓我整個復(fù)讀生涯有滋有味。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我第一時間跑去煎餅鋪和老板娘一家分享了喜悅。去異地上大學(xué)前,我拖著行李箱和他們告別,老板娘取出早就準備好的一大袋韭菜煎餅塞在我懷里:火車上東西貴,留著路上吃!
有時,陌生的善意,也是人生的領(lǐng)航燈。
(編輯 兔咪/圖 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