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初中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育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神經系統(tǒng)處于興奮狀態(tài),自控能力不強。體育活動又常常在戶外進行,學生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和干擾,無法集中注意力掌握知識技能?;诖?,教師可以采用“教”與“玩”相結合的形式來組織教學,使學生在趣味化、自主化的游戲活動中集中注意力,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彰顯新課標理念。
關鍵詞
新課標 初中體育 游戲化教學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體育與健康課程應根據體育學習實踐性和健康教育實用性的特點,實現從“以知識技能為本”向“以學生發(fā)展為本”轉變。要想積極有效地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新課標為導向,以游戲為知識載體,實施寓教于樂的多元化游戲活動,激發(fā)學生潛在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使他們能夠借助游戲對學習氛圍的營造和對知識的渲染,進行有意義的知識建構,獲得能動的、鮮活的、沉浸式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品質,鑄造健康體魄。
體育教學需要游戲因素的滲透,學生的健康發(fā)育離不開游戲的助力,實施游戲化教學對于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因而,體育教師需要對游戲化教學策略進行深入探索,以求更好地指導課堂教學。
一、趣味導入,點燃運動熱情
在體育課程起始階段,設計充滿趣味的課前準備活動極為關鍵,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幫助身體器官做好從平穩(wěn)到激烈的有效緩沖,促使學生以飽滿的精神和良好的身體狀態(tài)迎接新課的到來。傳統(tǒng)的課前準備活動機械單一,不是繞操場慢跑就是活動筋骨做操,一成不變的方式讓學生覺得枯燥無味,失去學習興趣和動力。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創(chuàng)新課前準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借助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吹響課前學習活動的號角,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游戲中做好身體調節(jié),在不知不覺中進入運動狀態(tài),做好身體和心理的有效過渡,避免在進行體育鍛煉時身體的不適。
七年級體育立定跳遠項目是田徑教學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上肢以及關節(jié)韌帶的機能發(fā)展,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活性。對于七年級學生來說,經過小學階段的學習,他們已經初步掌握跳躍的基本動作,具備基本的跳遠認知,但在體能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異?;谝陨辖虒W內容和對學情的統(tǒng)籌分析,在課前準備活動的教學中,教師要秉承“健康第一、快樂學習”的指導思想,從立定跳遠的基礎訓練入手,立足學生的生長發(fā)育與立定跳遠的密切聯系,將游戲與立定跳遠準備活動結合到一起,使學生在積極愉悅的活動體驗中享受跳遠的樂趣,為更好地掌握立定跳遠技能做好鋪墊。
比如,“換物接力”游戲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學生兩腿交叉,手持小皮球,通過蹦跳的方式將手中的小皮球放到指定的圈內,并拿起圈內的實心球蹦跳返回交給小組第二名成員,第二名成員按照同樣的方法進行,蹦跳著用手里的小皮球換回實心球,依次進行,哪組用時最短就獲勝。這樣的課前游戲活動,不僅起到激趣熱身的作用,還在運動技術上做好銜接,增強了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由此可見,課前準備活動不是單純地為“玩”而“玩”,而是要針對教學內容,有計劃、有意識地設計和組織與之相關的游戲活動,提高游戲的運用價值,使游戲真正成為體育課堂教學有效的輔助手段。
二、技能嵌入,巧化學習難點
課堂教學是學生掌握動作技能、提高運動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以課堂為創(chuàng)新教學的主陣地,通過巧妙設計游戲活動,營造想學、樂學、會學的良好學習氛圍,用游戲的趣味性代替重復練習的枯燥性,用游戲的多元性代替機械練習的單一性,學生的身心一旦得到滿足,就會迸發(fā)出無限的學習潛力和勢如破竹的學習勁頭,教學重難點也就不攻自破。
以八年級體育足球運球教學為例。學生在運球過程中很容易丟球,究其原因主要是控球能力較弱。針對這一狀況,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控球技術動作的強化練習,如反復練習用腳背、大腿、胸部、頭部等進行控球,通過量變引起質變,從而提高學生的控球技術。但對于初中生來說,這種重復性的機械練習會讓他們產生抗拒心理,不利于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的激發(fā),阻礙學生對控球技術的掌握。因而,教師在教學中要轉變思想、創(chuàng)新手段,配合游戲來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心理與精神愉悅的狀態(tài)下完成對控球技術的掌握,促進教學目標的落實。如可以設計曲線運球、繞障礙物運球、變速運球等豐富多彩的游戲活動。這些游戲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學生的控球能力進行訓練。
因而,對于教師來說,要重視對體育游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通過采取切合學生心理和情感需要的趣味游戲活動來強化其對運動技能的掌握。這些游戲活動無須教師大費周折、苦心孤詣,只需要針對運動方向、路線、節(jié)奏、距離等進行趣味化加工即可,簡單高效、精彩紛呈,能夠有效地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促進學生對運動知識和技能的掌握。
三、放松訓練,平穩(wěn)調節(jié)情緒
體育課結束部分是學生身體從激烈的運動狀態(tài)過渡到平穩(wěn)狀態(tài)的重要階段,是體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能被簡單的“下課”所代替,教師可以設置合適的游戲來幫助學生平穩(wěn)過渡。與課前準備游戲的熱烈和課中教學游戲的激昂有所不同,課后結束部分猶如到站的列車,需要緩慢地停下來,因而,這部分游戲不能太激烈,而要以輕松平緩為主,既趣味橫生又簡單輕松。
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帶有節(jié)奏感的簡單舞步游戲并配以舒緩的音樂伴奏,使學生緊張的身心在輕松的氛圍中得到放松。除此之外,還可以做一些徒手操游戲,活動關節(jié),拉伸肌肉。還有按摩游戲、韻律游戲、呼吸游戲等,這些游戲活動簡單易操作、動作幅度小,運動量小,能夠起到平穩(wěn)調節(jié)情緒的效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結束活動,做好運動強度的平穩(wěn)下降。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中結束體育學習,并帶著意猶未盡的滿足期待下一次的體育學習,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做到讓學生回味無窮,才是學生真正喜愛的課堂。
總之,體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體魄和堅強的心理品質的重要使命,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領域?;隗w育教學對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貫徹新課改理念,采取游戲化的教學手段,賦予教學內容以趣味性,實現教學手段多元化,使游戲在體育教學中彰顯魅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第四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