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氣清,惠風和暢,正是呼朋引伴出外旅游的好時節(jié)。臨時之際,揣上一本《信步山河》,賞景之余賞讀美文,當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信步山河》遴選了余秋雨、汪曾祺、梁實秋等十七位名家散文佳作,分“夢里山河”“行吟天地”“日暮鄉(xiāng)關”“精神漫游”四輯。這些文章,既狀寫祖國山河的壯麗,也抒發(fā)對時移世易的慨嘆;既道白真情友情的誠摯,又表達出對現(xiàn)實與人生悠長的思考。十七位名家構思奇巧,敘人情冷暖,訴心靈向往,寫盡了山河綺麗,道盡了歲月倥傯。有的從四時風光切入,從尋常的景物中發(fā)思古之幽情,于勾連古今的遐思中,打通歷史與文化的經脈,呈現(xiàn)出別具一格的“萬里江山圖”;有的通過對世相人情的深刻洞察,頌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用啟人心智的慧筆,謳歌世間真情,揭示出人生的終極意義;有的從一場場異域漫游中,領略藝術與文明的交融,探究中西文化的同與不同,從其噴薄的生命活力中,獲得昂揚的前行動力。
無論是雄渾沉郁的《陽關雪》、閑適灑脫的《昆明的雨》、別有洞天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還是浪漫溫情的《我所知道的康橋》、真摯懇切的《想北平》,以及深邃精深的《徏步旅行者》,均展現(xiàn)了眾多文壇大咖與一些地理坐標的相遇,與一些文化景觀的惺惺相惜。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歷代讀書人的人生理想,因為有了書香的熏染,加之豐富的閱歷,使他們在閱盡千帆后,更加懂得時間的珍貴、生命的寶貴、人生的可貴。他們絕不單為寫景而寫景,而是在托物言志中,真實展現(xiàn)了一種自得、自適、自在的生命狀態(tài)。跟著他們游歷中外,領略梁實秋筆下的北京之冬,走向李廣田待過的桃園及扇子崖,探訪老舍行旅過的內蒙古與云南,拜謁徐志摩鐘情的詩意康橋,無一處風景不令人流連忘返,無一處評談熱議不令人耳目一新。盡情領略中,眼界倏忽間會變得廣大,心胸會變得開闊,年深日久的觀、思、悟里,人生體會亦會變得深刻。
詩人濟慈有句名言“真即是美,美即是真”。二十八篇真性情的匠作,以情感之真寫出了景物之真,描摹出了人情與社會之真,進而揭示出世界之美。尋訪陽關,登臨景山,伊犁聞鳩,臨海聽性潮,踏長安古道,掬天池雪水……這些天造地設的自然風物和滄桑悠遠的人文景觀,帶給人的是視覺和心靈的雙重愉悅。它景中有畫、畫中有情、情中又意蘊著深長的哲理,引人遐思,令人向往。
聞著花香,聽著鳥鳴,擇朗朗晴日,與山親,與水近,在山清水秀中,捧讀《信步山河》,把紙上之真化為眼前的現(xiàn)實之真,感受經典美文之魅,與這真誠的世界相擁于溫暖的春天,是多么歡暢的一次信步暢游呀。
編輯 周曉序 247549681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