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兒子擔心別人說他“渣”
Q:兒子今年16歲,跟前女友分手不到半個月,就有別的女孩向他表白??吹贸鰜硭蚕矚g人家,但又擔心被人說“渣”,我的建議是讓他跟隨自己的內心。我這樣做是不是很不好?
A:這個孩子體現了青春期孩子的兩大特點:
一是情感需求增加,渴望親密關系。大腦前額葉皮質和杏仁核(負責情緒、感覺)快速發(fā)育,而且杏仁核的發(fā)育速度快于前額葉皮質。青春期孩子的情緒狀態(tài)起伏較大,早上出門時亢奮得像條龍,晚上就可能頹廢得像條蟲。所以,這個階段,孩子戀愛也會像過家家一樣分分合合,這個走了那個又來……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在乎的其實不是特定的某個人,而是關系給他帶來的豐富情感體驗:開心、失落、受傷,甚至是煢煢孑立的存在感。
二是關注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渴望成為焦點。青春期孩子的自我發(fā)展很快,大腦的發(fā)育使得他們超級關注外界對自己的看法,自我中心又使他們認為自己是周圍的焦點。他們對自我評價以及自我價值感大部分都來自他人,所以,他們做事在意的都是“別人如何看我”。極端的可能會因為別人的一個動作,每天早上都要洗頭;也可能因為某人的一句話,發(fā)誓高考完就去割雙眼皮。所以,兒子才會“喜歡別人,卻又擔心被人說‘渣’”。
整個青春期都是孩子進行自我整合的階段,只有都經歷了,才會釋然。所以,父母無須過于焦慮,而應把精力放在關注孩子情緒狀態(tài)上,當真的出現了嚴重影響學習或生活等情況時,做好孩子的“樹洞”,陪伴他成長,與他共同經歷。
小姑子想把大女兒接回家照顧
Q:我剛生下雙胞胎,需要住院幾天。小姑子提出將我5歲的大女兒接過去照顧,在她任職的幼兒園上學。女兒非常開心很愿意去,但兩家相距100多公里,我舍不得,也擔心這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怎么辦呢?
A:如果家里實在無人能幫忙,這么做倒也不失為一種解決辦法。等你和雙胞胎身體恢復,生活步入正軌后,再把大女兒接回來。
至于這么做的影響,其實和時間長短相關。如果只是暫時把孩子放在姑姑家,度過這個艱難時期后就接回來,影響微乎其微;如果讓她一直跟姑姑住,待到幼兒園畢業(yè)甚至更久,那影響就大了。
首先是影響女兒和雙胞胎之間的親密手足關系的建立。任何關系都是在早期相處中更容易建立,尤其是有自己的付出,她就會更珍惜。女兒參與了媽媽懷胎十月的歷程,但雙胞胎出生后她就離開,等回家時,雙胞胎已經長大,這時女兒感受到的只有失去母愛的焦慮和競爭。到那個時候,父母會有很多預料之外的麻煩和難題。如果女兒一直在家里,和父母一起參與照顧雙胞胎,就會引發(fā)她作為姐姐的自豪感和責任感,親子關系和手足之情更容易建立。
其次,5~6歲是幼兒發(fā)展階段里很重要的時期,關系到很多良好習慣的建立、幼小銜接前的各方面準備。雖然姑姑是幼兒教師,具備這方面的意識和能力,但孩子遲早要回到父母身邊,很多責任需要父母親自參與并完成,這對孩子后續(xù)順利成長至關重要。
基于以上兩點,建議父母在度過短期艱難后就把女兒接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