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第一次到美國是在1984 年,由相聲大師侯寶林帶隊巡演。相聲在美國東部第一次以社團形式開始生長起來,是在2011年。幾名麻省理工學院的中國博士生發(fā)起成立了波士頓浮云相聲社,取自“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心”。社團目前有成員二十余人,逢端午、中秋、元旦在麻省理工學院里的一間小劇場舉辦演出,也在那里定期排練。浮云社成立至今,已經獨立舉辦演出40余場。
幫海外游子找到家鄉(xiāng)的感覺
熟悉的事情用自己熟悉的語言講出來,緬因大學博士后馮賀認為,相聲能幫助一個孤寂的人,尤其是漂泊海外的人找到家鄉(xiāng)的感覺。
馮賀本科畢業(yè)后出國求學。他是社團里少數(shù)有師承的演員,到美國之前,北京大小相聲舞臺他基本演了個遍。他在社團扮演著“藝術總監(jiān)”的角色。
王冠鵬從小就喜歡聽相聲、說相聲,他從美國華盛頓大學畢業(yè)后去了倫敦,做足球記者,后來因各種原因,留在國內兩年多。不過,留在國內那段時間,他跟相聲親近的時間多了,參與到相聲珍貴史料的收集工作中。有一次他得知有關人士在籌辦臺灣相聲名家吳兆南的紀念館,還捐贈了吳兆南與侯寶林、魏喜奎等人的通信手稿。他借此結識了不少名家,自己也拜了師父。
馮賀跟王冠鵬在2020 年初相識于網(wǎng)絡。2022 年,王冠鵬要到北美繼續(xù)學業(yè),之后正式加入浮云社。
是理想中純粹、真誠的樣子
除了浮云相聲社,王冠鵬跟馮賀另外常去的是多倫多相聲喜樂匯,那里有一位核心演員叫馬威。
馬威在1999 年出國,以化學家身份技術移民加拿大。2004 年,馬威進入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化學系讀碩士。2005年底快畢業(yè)時,他在多倫多的一場新年晚會上表演了一段相聲《八扇屏》。也是在這場演出中,馬威認識了幾位住在多倫多的相聲愛好者。2006年,他們成立了群樂茶社(多倫多相聲喜樂匯的前身)。
這些說相聲的人,有的在為身份發(fā)愁,有的在苦修學業(yè),社團里的勞動都是無償?shù)?,相聲也不是任何人生活的全部。但它會是生活中除了柴米油鹽、散碎銀兩以外最重要、最真摯的事?!凹兇狻薄罢嬲\”,王冠鵬這么總結海外相聲圈的氛圍,這是他理想中相聲應該有的樣子。
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載體
馮賀和王冠鵬有個想法,那就是讓浮云社的活動不只限于海外相聲愛好者的圈地自萌,而能和當?shù)匚幕诤系酶泳o密,進而讓相聲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載體。
曾經給王冠鵬繪聲繪色重現(xiàn)百年前相聲場面的、他的師爺楊寶璋,在2023 年冬天離世。但幸運的是,那些記憶,他沒有全帶到墳墓里去。
一個個午夜,王冠鵬會在海外的某個城市一次次穿越那些屬于相聲的時代。他還記得2022 年9 月臨出國,正準備著在浮云社的第一場演出,師爺楊寶璋神采奕奕地跟他說:“我年輕十歲的話,也想去外面看看。”(摘自《北京青年報》1.2 李一鳴/文)